第四章 急性胃炎2(2 / 3)

11點:心髒有節奏地繼續工作,此時幾乎感覺不到緊張的工作壓力。

12點: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被調動起來,此時不應吃大量食物,最好晚一小時吃飯。

13點:肝髒休息,白天第一階段的興奮期已過,感覺有些疲勞,最好適當休息一下。

14點:精力消退,此時處於24小時周期中的第二個低潮階段,反應遲緩。

15點:重新改善,感覺器官此時尤其敏感,特別是嗅覺和味覺,之後人體重新步入正軌。

16點:血液中糖的含量升高,一些醫生把這一過程稱為“飯後糖尿病”,但這並不是病,興奮期過後開始衰退。

17點:效率仍很高,運動員此時應加倍努力訓練。

18點:人的肉體疼痛感重新減弱,想多運動的願望上升,心理興奮感漸漸下降。

19點:血壓上升,心理穩定性降到最低點,人很容易激動,此時對過敏症患者來說不大好過,開始頭痛。

20點:此時人的體重最重,反應出奇地敏捷,司機處於最佳狀態。

21點:精神狀態一般,記憶力卻特別的好,善於記憶白天記不住的東西。

22點:白血球的數量增加一倍,體溫開始下降。

23點:準備休息,細胞修複工作開始。

24點:如果我們在此時休息,那麼無論是肌體還是大腦都將排除一切幹擾,人會很快進入夢鄉。

人體是怎樣排毒的

在正常生活中,人們所吃的食物經過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最後通過肛門排出體外,整個過程一般都可在12~24小時中完成。這樣可確保廢物不在腸中過久停留,避免體內中毒。但是,勞累、緊張或其他生理原因一旦導致人體出現代謝功能失調、內分泌紊亂等症狀,人體的廢物便會長期留在體內。這些殘餘的廢物滯留在結腸內開始腐壞,產生毒素。這些毒素經過結腸再吸收,又經血液循環進入不同的器官。

人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會導致人體內多係統的疾病,如記憶力減退、疲勞、麵色灰黃、便秘、痔瘡和內分泌失調等。這樣,就需要借助某種方式將這些長期滯留在體內的廢物清除掉,使精神舒暢、體力增加、麵色光潤,達到調節內分泌、恢複代謝功能的目的。

那麼應如何化解體內的毒素呢?靠藥物、洗腸、還是手術?其實,人體自有一套動態、立體、完善的排毒係統,隻要給予它們充分援助,是完全能解除這些毒素危機的。

大腦

大腦雖不是直接的排毒器官,但精神因素明顯影響著排毒器官的功能,尤其壓力和緊張會製約排毒係統運作,降低毒素排出的效率。

援助方案:保證充足的睡眠,放鬆心情,給大腦減壓。

胃的主要功能雖然是殺死食物中的病原體並消化食物,但偶爾也兼職排毒,通過嘔吐迫使體內毒素排出。

援助方案:不要空腹吃對胃刺激大的過酸、過辣的食物。盡量規律用餐,保證胃的健康。

淋巴係統

淋巴係統是除動脈、靜脈以外人體的第三套循環係統,充當著體內毒素回收站的角色。全身各處流動的淋巴液將體內毒素回收到淋巴結,毒素從淋巴結被過濾到血液,送往肺髒、皮膚、肝髒、腎髒等被排出體外。

援助方案:每天洗10~15分鍾溫熱水浴,以促進淋巴回流,天冷時可每天用熱水泡腳代替。

眼睛

對於女人,尤其是愛哭的女人,眼睛的排毒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醫學專家證實,流出的淚水中確實含有大量對健康不利的有毒物質。

援助方案:很少流淚的人不妨每月借助感人連續劇或切洋蔥讓你的淚腺運動一次。哭完後別忘了補充水分。

肺髒

肺髒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為人每天的呼吸,將約1000升空氣送入肺中,空氣中漂浮的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到肺髒;當然,肺髒也能通過呼氣排出部分入侵者和體內代謝的廢氣。

援助方案:空氣清新的地方或雨後空氣清新時練習深呼吸,或主動咳嗽幾聲幫助肺髒排毒。

肝髒

肝髒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它依靠奇特的解毒酶對食物進行加工處理,將食物轉換成對人體有用的物質,然後吸收,但食物中的某些毒素卻可能留存下來。

援助方案:練習瑜伽。瑜伽是頂級的排毒運動,通過把壓力施加到肝髒等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緊張狀態,加快其血液循環,促進排毒。

皮膚

皮膚受“內毒”影響最明顯,但也是排毒見效最明顯的地方,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除其他器官很難排出的毒素。

援助方案: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使身體多汗的有氧運動。

腎髒

腎髒是人體內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不僅過濾掉血液中的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還擔負著保持人體水分和鉀鈉平衡的作用,控製著和許多排毒過程相關的體液循環。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時排出,會被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充分飲水。不僅可稀釋毒素在體液中的濃度,還可促進腎髒新陳代謝,將更多毒素排出體外。特別建議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水。

大腸

食物殘渣停留在大腸內,部分水分被腸粘膜吸收,其餘在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下形成糞便,此過程會產生吲哚等有毒物質,再加上隨食物或空氣進入人體的有毒物質,糞便中也含有大量毒素。和尿液一樣,若不及時排出體外,毒素也會被身體重新吸收,危害全身健康。

援助方案:養成每日清晨規律排便的習慣,縮短其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多吃粗纖維食物可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

人體是如何免疫的

人類生活在大千世界中,不斷受到細菌、病毒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受到來自各個方麵的不良刺激和幹擾。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吃進五穀雜糧,獲取各種營養的同時,也不斷產生大量的“垃圾”——有毒有害的物質,使人體內環境遭到嚴重汙染,人生活在這樣險象環生的內外環境中,為什麼總能基本上保持健康體態呢?這完全依賴於人體的特殊係統——免疫係統的功能和作用。

免疫係統是與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等一樣的獨立解剖係統。它與其他係統緊密配合,相互製約,保證機體在複雜多變的內外環境中處於總的生理平衡狀態,維持身體健康,它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麵:

防禦傳染

免疫係統能夠有效地防禦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產物的侵襲,並將它們消滅或中和。假如這種功能作用失調,“活性過高”則將發生不利的結局,形成變態反應;反之如“活性過低”,機體抵禦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薄弱,就會引起反複感染。

自身穩定

這一功能保證了體內細胞的均一性,它具有把體內衰老和破壞的細胞及細胞成份清除出體外的作用。例如將血液循環中包括衰老和被破壞的紅細胞或白細胞清除掉,如果這一功能失調,出現“過高”時,可將本身的某些組織細胞作為“非己”的東西加以清除處理,就會引起組織損傷,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監視

機體內經常產生突變細胞,這些細胞可能由某種病毒和化學藥品誘發產生,這種突變細胞因為有特性抗原標記,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夠識別它,並把它清除掉,這就是“免疫監視”作用。如這一功能低下,就有可能發生腫瘤。人體的修複能力

醫學專家認為,人體有強大的修複能力,然而,這往往為大多數人所忽視。

隨著細菌的發現,以及醫學對大多數疾病的克服,對於疾病人們往往有著“對抗觀念”。

換言之,人們一味地把健康寄托於藥物,甚至用一知半解的醫術來對抗疾病,許多治療的手段對身體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從而使人體的一些功能逐漸下降,更易受疾病的侵襲。

對此,醫學專家提醒:人體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機體,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低估了人體的智慧,高估了我們自己的知識。這樣說並不是否定醫學,而是要慎重地對待醫學,回複到正確的生活習慣,充分地運用身體的各種機能。

身體具有修複能力,而修複能力的充分發揮又有一定的前提——身體必須具有充足的能量。

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忙碌,連供應每天的能量都不足,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能量進行器官修複。一旦有了幾天假期,又急急忙忙安排旅程,這種休假,身體並沒有得到真正的休息。這種生活習慣,使身體的修複功能被抑製,身體沒有或較少有機會對五髒六腑進行清理和修複。

而正是由於上述原因,身體一旦有了休息的機會,身體能量上升,身體有機會開始進行各個器官的清理、修複工作,從而從肝髒、腎髒中排出許多廢物,使靜脈中的廢物大量增加。在臨床上表現為,三酸肝油脂的數據急據上升,尿中的尿蛋白大量增加,因此常被認定為“病態”。

事實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平時勞累,一旦連續休息幾天假,就會有不舒服、生病的感覺。

其實,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當我們勞累時,身體排泄垃圾的能力較差,一旦身體能量上升,人體排泄垃圾的能力也隨之上升,不但要排泄當天的垃圾,還要排泄以前被擱置的垃圾。這種超量的負荷以及平時不使用的功能,自然使身體感覺不舒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感覺不舒服時,應該想到的是讓自己多一些休息,增強身體自身的修複能力,而不是立刻懷疑自己生了病。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身體各種髒器的修複工作,都會造成人體各種不同的症狀,有些症狀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如腸胃修複會讓人覺得腹部脹氣和連續幾天大便異常,有時也會造成胸悶、心悸;腎髒修複則會使小便中出現許多泡泡,到醫院檢查會被認定為尿蛋白過多。事實上,這些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危害,而是身體正在修複的現象。”

綜上所述,身體修複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修複能力長期受到抑製,必然使體內垃圾堆積,造成疾病。反之,多休息,注意增強身體的修複能力,必會使體內通暢、身體健康。

人體的再生能力

人體具有再生能力,但人體的再生能力,並不是所有器官組織都能發生。一般來說,可分成三種情況:一種是再生能力很強,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可不斷再生;一種是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很少再生;還有一種是無再生能力或很弱。

易遭受損傷的組織或由於生理條件經常更新的組織再生能力最強。如皮膚、粘膜、纖維組織、小血管、骨髓、骨組織、肝細胞等。反之,再生能力較弱,如肌肉、軟骨、神經組織。中樞神經的神經細胞則缺乏再生能力,但外周神經則不然,在適當治療下,每晝夜可再生1~2毫米。

紅細胞的新陳代謝,不斷衰老死亡,又不斷再生補充,而且是在人們並不覺察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是人所皆知的。其再生能力十分驚人,因此即使獻血上千毫升,也能很快得到再生補充,絲毫不影響身體健康。

又如皮膚的再生,孩提時期擦破了皮,損傷些肌肉,這是常見的事。過不了多久,傷口愈合,新的皮膚生長了出來,隔一段時間,不論在結構和色澤方麵都與四周相吻合,使人覺察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