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活之成長3(1 / 3)

第二章 生活之成長3

當行動的時機到來時

有些時候,除了思考和分析之外還需要點別的,此時隻有果敢、立即行動才派得上用場——當行動的時機來到時,不要猶豫。

1946年,加拿大尼亞加拉大瀑布鎮的一個叫C·W·卡斯特羅的年輕人,從軍隊中退役返鄉。他不久就找到了一份安大略水力發電公司機械工的工作。安穩、快樂地工作了18個月後,有一天老板告訴卡斯特羅一個好消息——他將升為擔任廠裏重柴油機械的領班。

“我當時就擔起心來,”卡斯特羅先生說,“原來我一直是個快樂的機械工,現在卻成了可憐的領班。責任壓得我透不過氣來。無論醒著或睡著、在家或在廠裏,焦慮總是伴隨著我。

“終於,我一直擔心、害怕的重大緊急事件發生了,當時我正走向一座應該有4部牽引機在牽引4部巨大的挖掘機的砂石場。一切似乎安靜得很不自然,很快的,我就找到了原因—— 4部巨大的牽引機全都壞了。

“過去的憂慮跟當時的擔憂比起來都算不上什麼了。我向上司報告4部牽引機都壞了的情況時,整個腦袋都快要炸開了。急促地報告過這個消息之後,我等著屋頂塌下來壓在我身上。

“然而屋頂並沒有塌下來。我的上司滿臉笑容地向我說了一句話。就是活到1000歲,我都不會忘記那句話。那句話是:‘把它們修好!’

“我的擔憂、恐懼和焦慮頓時煙消雲散了,上下顛倒的世界又恢複了原來的樣子!我走出去,拿起工具,開始修理機器。那句美妙的話——‘把它們修好’,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折點,改變了我對工作的處理方法。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都感謝那位上司,並熱心地工作。我抱定一個決心,那就是如果出了任何差錯,我就想辦法把它解決掉,而不僅僅是擔憂。”

由於那位上司超群的常識,G·W·卡斯特羅學會了成熟必須在必要時擁有行動的能力。做決定和執行決定是成熟的一環。當然,我們必須研究問題,我們必須從各個角度分析研究問題,但是我們不得不采取明確的行動解決問題的時候總會到來。

許多人不敢擔負起做決定、執行決定的責任。對他們而言,出了差錯受到責怪的恐懼,遠比成功的希望更具有影響力。因此他們盡可能避免要負責任的情況,甚至必須做決策時,他們反而會陷入擔憂、恐慌和遲疑的迷霧中。這拖延必要的行動所引起的內心衝突和緊張,很有可能造成身心的崩潰,而且往往真的造成這種惡果。

這要通過強迫自己去做所恐懼的事才能克服。年輕的時候就學會這一點的人是幸運的。

印第安納州波利斯市的西奧圖·C·斯坦坎普,就是那些幸運者之一。他有一個不僅知道明確行動的價值,而且還知道以他兒子永生難忘的方式來教導孩子的父親。事情是這樣的:

泰德·斯坦坎普12歲時挨了鄰居一個孩子王一頓打,因此決心留在家裏不出門比較保險。幾天之後,泰德的父親給他一些錢去看電影、買冰淇淋吃,用來獎勵他幫忙割草。泰德收下父親給他的錢,但是不去看電影——平常他是最喜歡看電影的——怕會遇見那個揍他的孩子。

“我父親問我是不是生病了,”泰德·斯坦坎普說,“我隻是支吾其言。第二天傍晚,我冒險到巷子裏去玩彈子。後來我看見我的敵人——這時候的他看起來簡直就像聖經裏那個被大衛王殺死的菲利斯丁大巨人一樣可怕——向我衝過來。我拚命地跑進我家的車庫裏,氣喘咻咻,嚇得全身發僵——然後卻發現我正跟我爸爸麵對麵。他問我究竟在幹什麼,我軟弱地解釋說我們在玩捉迷藏。這時候巷子裏冒出一個聲音說:‘出來,你這膽小鬼。’

“我爸爸拿了一條大約兩英尺長的厚厚的汽車皮帶走過來,然後平靜地告訴我說,要是不出去麵對巷子裏的那個男孩的話,就得躲在車庫裏挨皮帶。由於我猶豫得太久了點,所以皮帶落在我的屁股上,那種痛楚超過打架時挨過的拳頭。

“我像顆炮彈般衝出車庫,出其不意地攻擊那個孩子。第一拳打過去,他沒有心理準備,因此我又痛痛快快地揍了他一頓,我把他趕出了巷子。

“接下來的幾天是我童年記憶中最快樂的日子。我充分享受勇氣所帶來的報償,重新找回自尊。而且我學到了一個我長久以來一直珍藏的真理——不要逃避現實而是要勇敢地麵對它。我從一條汽車皮帶和一個明智的父親那裏學到這個真理。”

做出決定並據以行動的能力是保護自己的要素之一。雖然生活對多數人來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循著常規前進,但誰也無法預知什麼時候會發生緊急狀況,因此迅速采取行動,衡量可行的辦法,並選擇最好的一項付諸實施的習性,可能有一天會成為左右我們自己以及依靠我們的人的生死關鍵。

這種情況就在艾爾·拜瑟普的生命裏發生過,他家住在俄亥俄州春田鎮。拜瑟普夫婦帶著3歲的小女兒開車去度聖誕節時遇到了大風雪。高速公路上的車子都被迫停了下來,他們想要調回頭,但是後麵的道路也被風雪阻斷了。

“我們憂心忡忡地等了一個小時,”拜瑟普先生回憶說,“黑夜逐漸降臨,天氣越來越冷,風一陣陣地將雪吹到我們的車子上,越積越高。我看看妻子和女兒,我知道如果我們想活命就必須想個辦法。

“我想起了我們曾在不遠處經過一幢農舍,如果到達那裏就得救了。我抱起小女兒,開始穿越雪地,那是一段非常艱苦的路程。我陷入齊腰深的積雪裏,艱難跋涉。但是我們做到了!

“接下去的24小時,我們一直在農舍裏度過,那是我們以及另外33個同樣受困於風雪的人的避風港。如果我們陷入困境後不敢及時采取行動,都將會悲慘地死在冰冷的雪堆裏。”

是的,有些情況除了思考和分析之外還需要點別的,這時隻有果敢、立即的行動才派得上用場。

而當行動的時機來到時,不要擔憂,不要拖延時間,不要找任何借口。讓我們振作起來投入行動中!

信念是行動的基礎

一旦我們擁有堅定的信念,就必須根據那些信念行事。信念是不會讓人失望的,我們常常因拒絕排除困難而出賣了信念。

如果我問你是否相信美國是個充滿機會、可以讓人盡情發揮才能和毅力的國家,你很可能會大聲地回答說“是的”。然而,你有多大的程度確信這一點?如果你失業、破產、沒有找到工作的希望,你還會相信這個美好的看法嗎?你會對這個信念矢誌不渝嗎?

有一個對此信念矢誌不渝的人,他的名叫裏奧納德·A·崔加,住在密蘇裏州。1928年崔加先生從他父親那裏繼承了價值10萬美元的財產。1938年,他破產了。事情是這樣的:

“我父親既有錢又慷慨,”崔加先生寫道,“我上高中時,他讓我想用錢就隨時開他銀行戶頭的支票。到大學時,我開支票已相當隨便了。大學畢業後,我既不知道金錢的價值、也不知道如何自己去賺錢。我隻知道開父親賬戶的支票。

“這就是父親去世時,我自己為生活所作的準備。在密蘇裏河下遊靠近密蘇裏州裏辛頓的地方他給我留一些廣闊、肥沃的土地,我開始從事農業。後來經濟大蕭條席卷了整個美國,第一年我陷入了嚴重的赤字,於是我拿一塊土地去抵押貸款清償債務,重新補充我的存款。接著又發生了不景氣,我把那塊抵押的土地賣掉,剛好抵消貸款。我的日子就是這樣度過的,需要錢時,就再抵押或是賣掉土地。

“終於,報應到了,我了解到自己不再有錢,也不再有任何財產。如果想要活下去,我就得找份工作去上班——我一輩子從沒做過事。我很惶恐不安,睡不著覺。原先的支柱——支票——已經沒有了;我不知道該到哪裏去求助。

“一天晚上,我從惡夢中驚醒,我開始麵對現實。‘一帆風順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反了,老兄,’我告訴自己,‘你現在已經是個成人了,因此開始表現得像一個成人吧。做一個成熟的人,上班去吧!’

“我開始思考,不隻是思考我的處境,也在思考一些信念。我一向對‘對所有願意努力向上的人來說,美國是個機會均等的國家’這個看法光說不練。雖然時機不好,工作機會少之又少,但我有一些長處:我有健康的身體,受過大學教育和一些事業上的訓練,加上我從失敗和錯誤中得到的經驗和知識。我現在需要的隻是停止把時間浪費在自怨自艾上,出外采取行動。

“我重新整理生活和思想。我要找到一份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任何工作都一樣。然而當頹喪阻礙我的努力時,我逼迫自己將懷疑、恐懼的想法換成信念——深信美國是一個有決心的人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我一直堅守著這個信念不放棄。

“我的信念得到了印證,我真的在堪薩斯城的聯合財務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裏愉快地工作了四年之後,我辭職回到我的初戀情人——農業——身旁。這一次,情況相對好些。慢慢的,我建立起信譽,擴展事業。我從事農場買賣,還兼顧些其他事業。我的努力使我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成功。不過,這要感謝我原先的失敗,它們給我的一些教訓,使我準備好邁向成功。

“我得回了繼承的財產,不過這次是靠自己的努力賺回來的。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可以留給兩個兒子的偉大的真理,這是比金錢更好的遺產。

“我學會了我們必須應有的信念,但是如果我們無法切實奉行的話,這信念是沒有用的。沒有實踐的信念一無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