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煉就領導能力2
承認下屬的勞動價值並給予合理的報酬,即財富分享。
人的一切行為都源於對利益的追求。下屬也是社會現實生活中的人,有各種需要,當然包括物質需要。當下屬運用智慧為決策者作出貢獻時,領導者對其成績要充分肯定和讚揚,同時給予物質報酬。
企業像個家庭,百名員工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他們對家庭做的貢獻理應有所取得,而這種取得必須是按貢獻的大小而定。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感謝他們,雖然老板壓力較大,但其賺錢已高於員工許多,也應考慮員工的利益。
由此可見領導者要有種新觀念,即:不是你在養活下屬而是下屬通過工作來養活你,為你創造財富!一位現代領導者應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給予其合理的報酬,做到財富分享。五運用幽默的語言
訓練談話技巧,善於運用幽默詼諧的談吐,融洽與下屬間的關係。
人際交往中,詼諧,幽默的談吐常是討人喜歡並使別人樂意與之交往的要素。作為領導者若注意自己談吐的技巧,就可以使下屬在輕鬆和諧中完成工作。領導者同下屬關係融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影響力。此外,還能減少摩擦,“化幹戈為玉帛”。六要樂於接受監督
日本“最佳”電器株式會社的社長北田先生,為了更好地使員工自我約束,創立了一套“金魚缸”式的管理方法。他在解釋這種管理時說:“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一舉二動,員工都會看在眼裏,你若以權謀私,員工便會瞧不起你。這種情形下,你還能要求他們努力工作,操守清廉嗎?”金魚缸是玻璃的,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麵的東西都一清二楚。因此,所謂“金魚缸”實際上是管理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透明度讓自己的行為置於眾目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管理特權的發生。麥當勞公司曾一度出現財物虧損,公司總裁克羅親自到各公司各部門檢查工作。他發現各部門的經理都喜歡坐在椅子上指手劃腳。於是向麥當勞快餐店發出指示,必須把所有經理的椅背鋸掉,以此促使他們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招竟使經營狀況獲得了巨大的轉機,老板與員工同舟共濟、甘苦與共。七要保持清廉儉樸
發財致富,理店持家,既要開源又要節流。節儉不僅是種美德而且更是致富的途徑。凡是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人都有此特點。在分析洛克菲勒致富之道時發現,他特別偏平於精打細算。19世紀石油巨子成千成萬,最後隻剩下洛克菲勒一家,可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節儉行為用在現代管理上同樣具有導向價值——誘導員工增收節支,不斷降低各項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領導的言行舉止是下屬關心的焦點和效仿的榜樣。
領導者個人素質和表率作用,使雇員自覺地、自願地、心悅誠服地接受影響。領導者隻有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才會使下屬對你產生敬愛、欽佩的心理。使之與你共謀大業。八善於網羅人才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理解協作精神,即集體智慧的巨大效應,請觀察一下候鳥吧。它們的“v”字形飛行,是合理利用群體力量,減少空氣衝撞壓力。生物學家指出:“領航員”承受壓力最大,因此它們輪流領航,一隻累了,另一隻跟上。團體飛行,可比單獨飛行遠72%以上。
卡耐基便是一位出色的“領航員”。他那龐大的財富,就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他擁有世人稱道的財富,卻非孤獨、獨裁式的“財閥”;相反,他喜歡與人共同討論,共同創造財富——他是“智囊團”這一觀念的現身說法者。
他原本是一個對鋼鐵生產知之甚少的小工,但當曆史將他推入鋼鐵業時,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他堅信世上那些有專門知識的人才並任用他們,利用他們的優勢,把他們集中到自己的旗下。於是他四處網羅人才,用近50名專家組成“智囊團”。他創業過程中有無數專家出謀劃策,幫他解決了經營中的無數難題。正是這股無與倫比的心靈力量造就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財團”。
知人善任,是卡耐基成就事業的第一要訣。他在談及成功原因時說:“我們的工作就是激發他們(智囊團)提供最佳服務的願望。”他把人才視為企業的最寶貴的財富,他曾經說過:“將我所有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隻要保留我的組織成員,4年後,我仍是鋼鐵大王。”智囊團的合理機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有力地推動了卡耐基事業的發展。
煉鋼專家比利·瓊斯,是卡耐基鋼鐵王國裏的一個得力的幹才,兢兢業業地為他做事。
希爾也曾是智囊團內的人物。卡耐基慧眼識珠,相中了希爾這位年及弱冠、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卡耐基引薦他去研究全美國500多位富豪的曆史,造就了一代奇才——“成功學”第一代祖師拿破侖·希爾,他認為“成功學”是一個“經濟的哲學”,它異於傳統的西方哲學——不僅是一個助人脫貧、實現經濟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門幫助人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人生的學問。
樂於分享致富,是卡耐基博愛精神的體現。他曾說:“最重要的,成功者要明白分享之道——千萬不能一味貪得無厭地予取予求,而不懂幫助他人。我們明白財富的增大是因為大家肯互惠互利,我們知道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交流的重要性——那將自己封在‘自我心中硬殼’的人,是自私而不能自利的。”
他既是這樣說的又是這樣做的。20世紀初麵對同行不利的竟爭,卡耐基氣憤之極決定報複。雖然他當時對金屬線、導管、鐵箍、鐵皮等失去了興趣,但還決定將生鐵賣給企圖損害自己的公司,要他的得力助手查爾斯·施瓦布將敵人趕到絕路上去。
施瓦布不負眾望,以個人獨具的演說魅力,從未來世界對鋼鐵的需求到專業化,從關閉效益差的廠子到機構重組,還談到了礦石運輸體係、一般管理費用和行政部門開源節流,捕捉國際市場信息等大家關心的話題,說服了銀行大王摩根。
依據摩根建議,卡耐基把自己公司低價出售,聯合7家鋼鐵公司成立了工業史上最龐大的鋼鐵托拉斯。從此美國鋼鐵公司不斷壯大,成為資產最大、實力最雄厚、擁有25萬名員工的超極大型企業。施瓦布也因其出色的才能而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到1930年他仍掌管這個聯合體。
卡耐基的不忌才、不疑才、啟導人、栽培人、仁人愛物,使其變成了“商賈中之王者”。於是智者為其竭慮,能者為其盡才——卡氏仰賴他的智囊團的“集體智慧”,點“鋼”成金,成為當代巨富。
他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幾行字:
這裏安葬著一個人
他最擅長的能力是
把那些強過己的人
組織到他的管理機構中
如何成功培養領導能力
成功的人必須得到他人的配合,而要想得到他人的合作,則必須有領導能力。領導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培養。
成功與領導能力(讓別人做出他無法做的事)如影隨形,不可分割。
在培養領導能力方麵,我們來談談使人樂於與我們合作的4項領導原則。這些原則適用於管理上,工作上,社交上,家庭生活上,甚至於任何有人的地方。
這4個領導方法是:
1.跟那些你想去影響的人交換意見。
2.考慮周到。
3.盡可能追求進步。
4.撥出點時間和自己交談,商量或從事有益的思考。
隻要熟練地應用這些原則,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果,還可抓住“領導術”的奧秘。
讓我們看看應怎樣做吧。
(1)領導原則:跟那些你想去影響的人交換意見。這是使別人(朋友、同事、員工)依照“你希望的方式”去做的秘方。
請看這樣的實例:
伍茲先生在一家廣告公司任撰稿員兼主任,他接到一個新顧客(一家皮鞋廠)的合約,並負責製作了電視廣告。
但該廣告推出後一個月,就發現它效用有限或說根本沒用。大家都把精力轉到對廣告的檢討上。因為大部分都市裏,電視廣告是惟一的選擇。
經過觀眾調查後發現4%的人以為它很好,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節目。”
其餘96%不置可否,或認為毫無價值。有幾百人甚至說:“這節目好怪,它的節奏像新奧爾良樂隊清晨3點鍾演奏的聲音。”“我的小孩均喜歡看電視,但這個節目一開始,他們就到浴室或冰箱那邊去了。”“我認為這個節目太做作。”“也許有人想試試‘精神過敏’的滋味。”
分析了所有意見後他們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那4%的人在收入、教育、社會經驗與個人興趣方麵與伍茲先生非常相似;其餘96%的人來自不同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