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憂慮並不可怕1(1 / 3)

第五章憂慮並不可怕1

樂觀地麵對困難

生活中,人們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和挫折,而這些困難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苦難也是我們無法控製的,應該說,困難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一個可以逃脫,所以當困難降臨到你身上,你該怎樣應對呢?我知道大多數人在遭遇困難和挫折後,就會過分地擔心憂慮,整日提心吊膽,鬱鬱寡歡,甚至萎靡不振,一撅不起。這裏我要告訴你,其實困難並不可怕,但可怕地是你因此而逃避現實,憤世嫉俗。如果你在遇到困難時,能夠鎮定自如,樂觀而勇敢地麵對,並保持你的理智和清醒的大腦想辦法去解決,這樣才是解除困難的良藥。

卡特發現自己最近在公司很難立住腳了,工作中出現在他麵前的困難也特別多,而自己跨出去的每一步都相當難,這種壓力和困難也自然而然帶給他憂慮煩躁的心情,悲觀消極的思想常常縈繞在他身邊。經人指導,他運用了一個征服憂慮的原則,有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他驅除困難所帶來的憂慮,使他能夠樂觀積極地麵對困難。

步驟一:問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是什麼?

“我怕陷於其中不得脫身,又怕萬一給開除了,全家人麵子上會不好看。我懊惱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有所成就了,我開始腸胃痛。醫生開了藥給我,但是沒有效。我隻有在周末不上班的時候腸胃才不痛,可是星期一開始上班,腸胃就又痛起來。”卡特說道。

步驟二:可能發生的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卡特想了想說:“我不可能被開除,大公司很少開除人的。但是我可能陷身在這無聊的工作中好幾年,不能夠脫身,這也夠折磨的了。”

步驟三:如果無計可施了,就準備接受最壞的情況。

“我首先想到,我要接納目前的工作,因為它安定可靠,但是我很快地就專注於思考‘如果無計可施了’這句話,冷靜地想辦法把最壞的情況做些改善。我可以請求調職來改善我目前的情況!在今天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是那時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哪位職員主動要求調職的,通常調職是高級管理人員的事。不過,我覺得自己再也不能這樣拖下去了,因此,第二天我就去請求公司裏的一個高級主管,結果我被調到南美去做一份比較有意思的工作。”卡特興奮地說著:“還有,我一調離那無聊的工作,我的腸胃就不痛了,而且一直沒再發作過。”這神奇的公式,在卡特身上已經產生了極好的效果。

在紐約市麵臨財政困難的時候,紐約市政府被迫解雇一部分公職人員,有些資深人員也在解雇之列,這些公職人員原本都以為吃政府飯是最有保障的,現在卻得麵臨失業,因此不免大為驚慌。

有一名消防隊員威廉·鮑傑士感到特別憂慮,矛盾重重。他處在不上不下的情況——弄不清楚自己的年資能不能保住工作,解雇與否是以年資來決定的,他的年資可能超過解雇標準,也可能低於標準。他擔心如果失去工作該怎麼辦,但是又推想自己可能不在解雇之列。

他應用了上麵神奇的公式,克服了他的憂慮。他想到最壞的情況是:他會失去他的工作。他可以接受這種情況,他還年輕,可以重建他的生活。那麼現在該采取什麼行動呢?他決定再去進修,準備開創新的事業。一旦下定了這個決心,憂慮就不再主宰他的生活。就是他能保住工作,他還是要去進修,這樣縱使紐約市政府要再進一步解雇人員,或者他退休了,或是他自己決定離開消防隊,都會對他很有幫助。

馬裏蘭州湯生市的瑪格麗特·柯妮,一天早上醒來,發現她剛剛裝修好的地下室被水淹了,她驚慌得不知所措。“我第一個反應,”她報告說,“是想坐下來為自己的災難大哭一場,但是我沒有這樣,我問自己,最壞的情形會怎樣?

答案很簡單:家具可能全泡壞了,嵌板可能被泡得彎曲不平,還留下了水漬,地毯也報廢了,而保險公司可能不會賠償這些。

第二,我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來減輕災情?我先叫孩子把所有可以拿得動的家具搬到沒有淹水的停車房裏去。我向保險公司經紀人報告,並且用電話請地毯清潔工帶吸塵器來清理地毯。我動手洗了所有能用洗衣機洗的東西,象沙發椅套這一類。然後我和孩子向鄰居多借些除濕機,使地下室能加速幹燥。等到我丈夫下班回家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整理就緒了。我考慮了可能發生的最壞情形,想出怎樣做些補救,然後動手忙起來,做了我必須做的事,我根本沒有時間憂慮。”馬格利特這樣說。這的確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她能如此鎮定地麵對困難,實在是佩服啊。

我們是不是常常聽到這句話:想想你自己的幸福。我們常常認為自己所有的好處和財產都是我們“應得”的。如果我們數數我們的幸福,享受幸福會使我們克服憂慮。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事還不錯,隻有百分之十不太好。如果我們要快樂,就要多想想百分之九十的好,而不要理會百分之十的不好,所以麵對困難,不要逃避,不要氣餒。讓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吧。

維萊瑞·史璜生從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鎮來到紐約市,想開創一番演藝事業。她高中時是戲劇團的明星,三年級的時候更被校友會選為校花,四年級的時候再度當選。她在當地的大學讀了兩年,成績優異,並且在年度戲劇演出中擔任主角,因此她決定到紐約來讀美國演藝學院。

在演藝學院裏,她得和更有天分的同學們競爭,可結果並不很好。她對卡耐基班上的同學說,“我過去算是長得還不錯,又有一些天分和經驗。但是和其他年輕人相比,我並不是個演藝界的好苗子。我煩惱了好幾個星期,晚上睡不好,在學院的表現就更糟糕。最後,就在幾個月以前,我退學了。我不敢告訴父母,但是我認為自己既然不上學了,就不能接受他們寄來的錢,因此開始找工作,但是我能做什麼呢?我沒有一技之長可轉行去坐辦公室或做其他任何工作,因為我過去的一切夢想和計劃,都是以演藝為終身職業。

“遭到多次挫折後,一個就業輔導單位的女士注意到我,她建議我看看自己的長處。她說:‘幾年前有一首流行歌曲,你要記住其中的兩句歌詞——加強優點,消除缺點。’我回顧自己走過的路,看看自己有什麼長處。我記起過去在舞台上得到的快樂,我有很強的交際能力,我也有相當的智慧——至少我在學校裏的成績還不錯。後來我不再為沒有真正的演藝天分而懊惱傷心了,我開始想怎樣加強我的長處,我決定回學校讀書,取得教師資格。為了學費和生活費,我重新去學打字,現在得到一份接待員的工作。我重視我所有的長處,希望在未來能發揮這些長處,創造一番滿意的事業。”

所以不要在困難麵前跌倒,要勇敢地站起來,去審視困難。“加強優點,消除缺點。”多好的一句話啊。

其實,我們可能會成功——我們成功的機會總比較多。當然,就算沒有成功,我們試著把壞的變成好的時,也會使我們往前看。這樣可以使我們用積極的想法代替消極的想法,使我們激起創造的活力,使我們忙碌,使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去哀傷那已經永遠消逝的過去。

人有時也會為一些並不算大的困難而憂慮,他們過分強調在生活中受到的一些傷害,並且經常因此而憤世嫉俗。

我的一位在新澤西州的學員姍德拉·莫菲說到她過去為她的“大鼻子”而傷神的事。

“我過去常用膠布把鼻子拉起來,以為這樣它就會挺起來,但是沒有,我不讓人從側麵看我。學生時代的我,一直為我的鼻子煩心。

畢業後我進入商界,還一直為我的鼻子煩心。我想如果我有一個漂亮的鼻子,別人就會喜歡我。最後我去作了美容手術,在醫院裏,他們割開我的鼻子,把我的鼻子墊高。手術之後我的眼睛有黑圈,麵頰腫大,過了幾個星期才消失。由於第一次手術不好,六個月以後我又動了一次手術。再過了六個月,我在車禍中撞壞了鼻子,因此又做了第三次手術。

為了美麗,我的鼻子動了三次手術,你相信嗎?當我回家的時候,母親和朋友們根本沒有一個人注意到我鼻子的改變。

那些喜歡我的人仍然喜歡我,那些人不注意我的人還是不注意我。我學到的一課是:人們因為你的為人而喜歡你,而不是因為你的樣子。不幸的是,我已經為我的鼻子憂慮了很多年。”

請避免這種不幸的事情發生吧,我說過困難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可怕,可怕地是你因為困難而蜷縮自己,過分憂慮可能導致更大的困難,這樣始終解決不了問題。你應該正視困難,用你那顆堅強的心去積極樂觀地麵對困難,消除困難!

憂慮導致健康下降

憂慮引發的疾病要比生理上的疾病還多。有些醫生指出,醫院裏一半以上病人都是憂慮引起的,或者因憂慮而加重了病情。但是在事情過後,我們會發現,過去所憂慮的事情真是小題大作、荒謬可笑。很多憂慮隻是為了瑣碎小事,幾個小時氣消後,我們就會奇怪當時怎麼會那樣不痛快。一句廣為人知的法律事務上的格言說:“法律不管瑣碎小事。”我們如果要心平氣和,就不該為瑣碎小事煩憂。

我曾經跟郭伯爾博士一起坐車經過德州和新墨西哥州去度假。郭柏爾博士是聖塔菲鐵路的醫務處長,他的正式頭銜是海灣科羅拉多和聖塔菲聯合醫院的主治醫師。他正談到憂慮對人的影響,郭伯爾說,“找醫生看病的病人中,有百分之七十隻要能夠消除他們的恐懼和憂慮的心理,病就會自然地好起來。有不少人都是自以為生了病,”他說,“他們的病都象你有一顆蛀牙一樣存在,有時候還嚴重一百倍。我說的這幾種病就比如神經性的消化不良,某些胃潰瘍,心髒不舒服,失眠症,一些頭痛症和某幾種麻痹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