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鬆下的用人技巧4
留意應付得當的領導人才
一個領導者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冷靜沉著的態度,才能安渡難關。
在平時就應該磨練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勇氣,不管麵臨什麼危機都能冷靜沉著,妥善處理,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
公開自己的構想和計劃,才能使大家為達到這種目標而共同努力。
真田幸宏在十三歲時就擔任鬆代藩的藩主,年薪約十萬石,到了十六歲,開始親理政事。為了重建非常困難的財政,他提拔了精明的思田木工來負責財務改革的工作。
理解絕對是養育一切友誼之果的土壤。
——[英]威爾遜思田木工在就任前,把親戚朋友都集合起來,說:“這次蒙受藩主的器重,要我負責整頓鬆代藩的財政,所以我決心要以身作則,力行勤儉樸素的生活。可像象我們這種已經奢侈慣了的大家族,我又不能強迫大家和我一樣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所以,我現在宣布要和妻子離婚,和孩子們斷絕關係,同時也和所有的親戚朋友斷絕往來,好專心負起改革的重任”。
親戚朋友聽了這段話後,都非常驚慌,再三尋求說:“隻要你提出要求,全家族都會改變生活方式,和你配合的,所以希望你不要作斷絕情義的決定。”由於他們言詞誠懇,恩田木工也隻好接受了。
接著思田先生又召集藩內各階層的領導人,在藩內官吏和長老的麵前,請求大家協助推動改革財政的工作。他希望鬆代藩積欠民間的債務,在財政沒穩定以前,大家暫時不要催討,同時,他也承諾政府絕不會為了解決財政困難而加稅。他希望先從藩主日常的開銷上節省,逐漸形成正常的財務結構。大家見思田木工那麼誠懇,又知道他向來清正廉潔,所以都相信他的保證,並讚成他的政策,也答應全力幫助他推動穩定的財政工作以及不再提起債務的問題。結果,在這種官民同心的情況下,鬆代藩的財政發生了根本變化。
所以,身為領導者,要推行某項工作時,重要的是要公開自己的設想和計劃。一個國家的施政如此,公司的經營也是如此。不管方針如何、目標如何,都必須清清楚楚地,讓大家知道,千萬不能一味地蠻幹,因為大家若弄不清楚你的意圖,就根本不會支持你。而一般人在遭遇大事故或困難時,往往會信心動搖,這時惟有領導者開誠布公,向大家說出構想和計劃,大家才能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一個領導者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冷靜沉著的態度,才能安渡難關。
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小牧對壘的時候,秀吉決定撥出兩萬精兵去攻打德川的後方根據地三河。德川家康得到了秀吉攻打三河的情報,立即作了準備。所以秀吉的軍隊在往三河前進的途中,受到德川家康軍隊的伏擊。由於來得太突然了,秀吉的軍隊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全部人馬陷入極度的混亂中。
這時,隻有堀秀政臨危不亂,不斷地安撫他的部下,保持旺盛的鬥誌,並親自策馬在前,冷靜地調度軍隊,安排好步兵陣勢,然後命令:“等敵人進入六十公尺以內的距離時,才一齊開槍,誰能打倒一個騎馬的將官,就賞他一百石。”部下從他的沉著中,受到鼓舞,每個人都精神抖擻起來。所以當德川家康的軍隊乘勝追擊時,遭到堀秀政的頑強抵抗,氣勢衰竭,隻好倉惶退兵,留下幾百具的屍體。這時,堀秀政的部下預備追擊,但堀秀政卻說:“敗兵莫追,以免敵軍有詐。”所以就安然收兵,回到秀吉的軍營。
像堀秀政這種臨危不亂、沉著冷靜的思想,可以說是每一個領導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鬆下先生以為,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會因恐懼而心亂無章,身為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能發揮安定的力量,反而自己先恐慌,他的部屬必然會更加不安,最後將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麵。相反的,如果領導者冷靜沉著,部屬也會感受到安全感,而勇氣倍增,危機就能安然排除。
但話又說回來,領導者也是人,所以難免在危機時也會因壓力而惶恐不安。在這種緊要的關頭,領導者心裏不安,千萬不能表現在行為上,因為部屬對領導者的表情往往會非常敏感,他的情緒會很快地影響到每個人,影響到士氣。
所以領導得在平時就應該磨練有變不驚、臨危不亂的勇氣,不管麵臨什麼危機都能冷靜沉著,妥善處理,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
在最後的關頭,惟有抱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才能絕處逢生。
有時候一個人隻有在他死後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讀一本好書一樣,隻有讀完了最後一行,才能理解。
——[蘇]高爾基織由信長的愛將柴田勝家在近江和佐佐木承禎交戰時,節節失利,陷入重圍中,士兵的鬥誌低落,城裏的水源也被敵軍切斷,眼看著就要城破人亡了。這時,佐佐木又派了一位使者,偽稱和談,其實是來查看城內的守備情形,這時城中已經沒有多少存水了。
柴田知道使者來探虛實的目的,於是就叫部下毫不節約地大量用水。使者以為城裏存水還很多,戰局可能還要拖延一段日子,所以就悻然地回去報告。
當使者回去以後,柴田勝家把官兵集合起來,叫他們每一個人先用少量的水潤一潤喉,然後把水缸全部打破,並慷慨激昂地說:“身為武士,寧可戰死沙場,也不可坐以待斃,所以,我們要設法殺出一條血路,就算是失敗了也要死得轟轟烈烈。”第二天破曉時分,他率領城內所有的官兵一齊衝殺出去,由於他們不顧生死地拚命突圍,使得佐佐木的軍隊抵擋不住,最後崩潰逃散。於是,柴田勝家贏得了一次輝煌的勝利。後來有人稱勝家為“破缸柴田”或“鬼柴田”就是誇讚他在這次戰役中背水一戰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