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空有南山桂花落,飛來飛去襲人裾。”
辛妍三歲時開始長居鳳凰山雲崖洞的無雙閣,一直過著天高雲淡的出世生活。除了每日完成師父定下的功課,大部分時間是在山中漫步。
她最愛鳳凰山的四季分明,水秀山明——
夏日,鳳凰山脫去了華豔的盛裝,著上翠青的素衣。漫山遍野清新靚麗,萬物生機盎然。小鳥清脆的在叢林歌唱,歌聲清麗誘人。間或有蝴蝶在泉邊飛舞。待要伸手去抓,蝴蝶卻又伸展著腰枝飛舞著升了高處,急忙跳腳追趕幾步,蝴蝶還是在嬉戲裏逃走了。
秋日,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大大小小的楓樹翻飛著斑斕的葉子,有的綠中帶紅,有的紅中帶黃,有的呈紫紅色,更加嬌豔迷人的是金黃色的葉子,好像金箔一般,閃閃發光,遠遠望去雲蒸霞蔚,燦爛如錦繡。
冬日,山麓一帶總是薄霧輕鎖,卻依然如夏日般滿目蒼翠。月亮頂上則進入了雪域世界。晶瑩剔透的冰枝,銀光閃爍的樹掛,超凡入勝的山峰,仿佛瓊樓玉宇,仙境一般。冰雪覆蓋在不同的植物上,千姿百態。此時的辛妍基本上都是圍爐而坐,醉心於一支動人心弦的簫曲。偶爾燒一隻在林中獵得的肥美野兔,與師父月下把盞。
春日,氤氳成一幀水墨,在山間行走,有鳥在枝頭,小爪子緊攥鬆枝,叫一聲,抖一下子,抖落一串山嵐凝露。抬頭望,幽靜山穀綠森森的,咳一聲,四周回響。正是:“空山晨露裏,黎明唱新曲。一啼悠然歌,自然諧靜美。”
六歲時,辛妍正式行拜師禮,隨辛藍孆開始修煉《陰符經》,學那“辨天人合變之機,演陰陽動靜之妙”。
辛藍孆是重華門下百年難逾的修道奇才,辛妍更是靜謐安恬、空靈澄澈。她生長在鳳凰山壯闊秀美的山水間,經常寄情山水,溝通天地,與萬物融合,聆聽大自然的韻律,浩浩乎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不同於別派武功的包羅萬象,重華門的《陰符經》通篇隻有內功心法,辛妍習之日久,內力自生速度奇快,源源不絕,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禦力超強,自動護體功能反彈外力攻擊,幾可與其它門派絕技相抗衡。《陰符經》之外,辛藍孆有時也傳授一些製符畫咒,移魂招魄,點穴,解穴,縮骨等多種實用性極高的輔助類功法,其次又重輕功、身法、步法及武功招式一類的劍法……除此之外還有閉氣秘訣。
十二歲時,辛妍的《陰符經》已至第三層境界,辛藍孆開始教她研習《無上媚》。
媚術,世人皆稱狐媚術,是一個古老而傳奇的功法,其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時代。本是由軒轅黃帝的其中的一位老師“素女”所創。曆代修此術之女子,多如過江之鯽,成之者卻寥寥。媚術可分為“內媚”和“外媚”兩種修行方式。內媚之術,以精氣神三寶為主修,即《淺媚》,外媚之術,以修煉身體為主修,即《常媚》。無論哪種,最主要練氣,以氣引得陰脈充任百脈,以氣修身、修神,努力讓自己的身體和肌膚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辛藍孆告訴辛妍,她所修習的這本《無上媚》之書,集《淺媚》和《常媚》之大成,是開山祖師宇文倩畢生所學的精髓,上冊包羅萬象,既有服藥、沐浴、按摩、咽津、長嘯等外形修練,還包括清靜恬淡、胎息練氣、導引吐納等凝神之術,更多則宇文倩自創的陰陽雙修之術。下冊自唐以後就已失傳,據曆代重華掌門所傳,下冊實為圖譜,融合了漢以前的大家所著陰陽雙修術的名篇,如《墉城集仙錄》、《養性延命錄》、《雲笈七簽》以及漢以後即失傳的《素女經》全冊。上冊固本,下冊清源,是一套十分係統、完善、而神秘的男女雙修術,在男歡女愛的同時還能延年益壽、祛病強身,最終達到長生不死,飛升成仙的目的。
天氣晴朗之時,辛妍每日靜坐於月亮頂一塊光潔的圓石之下,采集日精月華,以乳溪穴為鼎,吞吐三十次,最後閉住呼吸,慢慢咽下,用意念引致丹田,做完之後,靜坐存思半小時。再睜眼時,已是心思澄明,白水鑒心。
辛妍所修的道家術法中,《陰符經》側重道教北宗的清淨功夫,旨在通過打坐修煉,把精氣神歸於丹田之中,久而久之,無中生有,丹田顯現,煉成圓陀陀光灼灼的金丹,此丹在周身經絡中運行,最後由泥丸宮出胎,飛升成仙。《無上媚》則側重道教南宗的修煉功法,主要內容是男女兩人共同修煉,通過一係列特殊的方式,使陰陽之氣互補,並生永年,最後也是飛升成仙。
既然修煉清淨功夫即可飛升成仙,為什麼還要修煉陰陽功夫呢?對此,《無上媚》中宇文倩一開始就作了解釋:“一身之陰陽,見效甚緩而力薄,但易於實行;彼我之陰陽,見效甚捷而力厚,但難於實行。”辛藍孆更是說過,“雖然依靠清靜功夫也能成仙,但是想單靠清淨功夫修煉成仙卻極為困難,陰陽功夫雖然實行起來比較困難,但煉時見效卻很快,實有有事半功倍之效。”以辛藍孆為例,她是從小修煉清淨功夫的典範,練了兩百多年,麵如少女,身輕如燕,如今已得金丹,隻差出胎,也算難能可貴了,但如果她也同時修煉陰陽功夫,則至少節省一半的時間。
但正如宇文倩所說,陰陽功夫並不好練,主要還是伴侶難擇。陰陽雙修,男女二人必須誌同道合,程度相等,一心一德,此為前提,修煉時更不僅不能損害對方的健康,還要有助於對方的健康,最後雙方同時成仙。是故宇文倩一世芳華,追求愛慕者無數,誌同道合者卻寥寥,在《無上媚》上冊中感歎道:“陰陽雙修,因俗人少所見而多怪,且非生有夙慧者不能行,必擇道同心合,仁慈勤儉,不貪富貴,素有德行,得以護衛助力,彼此進道,行無阻礙,方能成就以全至真。非夫婦二人程度相等者,則必遭對方之掣肘,而亦不能實行。故必遇上上根器,而且夫婦二人一心一德者,方許傳授。又須經過一種規定之儀式,及嚴厲之誓辭,否則不準隨便輕傳。故曰道心非難,久常為難。”實是一種無奈和感慨。
因此,陰陽雙修雖然是正宗功法,但其法極為隱秘,且與之心意相通的男道士極為難尋。尤其是楊玉環之後,下冊遺失,呂宋淑接任重華掌門,當即約束門人:“世人徒聞雙修之名,罕能了徹其內容與實際。故讚美者等於隔靴搔癢,而毀謗者亦是李戴張冠,都嫌墮於捕風捉影之病。今後凡我門人習《無上媚》者,必得上智之士,方許問津,非普通人所能勝任。”
是以五百年來,對於重華門的普通弟子來說,除非有極佳的條件,一般都是先習清淨功夫的《陰符經》,因為清淨功夫雖然見效緩慢,但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而且,如果修煉得法,效力並不差於陰陽。且因為下冊遺失之故,那《無上媚》上冊中所述的雙修丹經中,經常出現“黃芽”、“白雪”、“丹頭”、“打破虛空”等層出不窮的概念,沒有下冊的圖譜為輔導,真是另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些醉心於清淨功夫的師叔們更斥之為荒誕、無稽之談,但辛妍修習之時,還是免不了發出這樣的感慨:若它們真是無稽之談,古往今來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呢?連它們所說的實質內容是什麼都未搞懂,又怎麼能武斷地斥之為荒謬呢?
十六歲時,辛妍終於將那本《無上媚》修習完畢,將開山祖師手書的古冊送回到了辛藍孆的麵前。
辛藍孆沉默片刻,語調不冷不熱,“有何感悟?”
小姑娘平日慵懶慣了,一幅恬靜大氣的樣子遞過手書,隨便說了句:“還可以,師父覺得呢?”
“為師自己並沒有練過。”
辛妍想了一想,方開口說道,“陰陽雙修的關鍵,在於男女合體,於無思無欲中,用女子身上的陰中之陽補益男子身上的所缺之陽,反之亦然。雙方在丹田中養成真胎,慢慢結出金丹,飛脫成仙。”
辛藍孆點頭稱讚,“你在山上修煉十三年,已到了人仙的築基之期,今後還是以《陰符經》為主修,雖然心意相通的男道士極為難尋,但也並不是沒有,且看造化吧。你在下山前將此書全部摘抄一份。”
小姑娘眼角都是詫異,“為何要抄一份?師父這麼急著趕我下山?”
那時辛藍孆仍舊一身玄袍,雙臂交叉抱於胸前,後背慢慢靠上了書房的檀木書架,側過臉來,頷首作答時,眸子裏少有的幾分戲虐。
“你一身媚術,天香國色,不想下山尋找有緣之人麼?”
約摸半個月後,白冼風在蘇圩鎮的客棧見到了闊別十三年的小師妹。
看到她,白冼風隻想到那首詩:“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如果說當年的她還是一個小小的花骨朵,那現在的辛妍就是即將含苞欲放的花蕊,根本無法想象盛開時嬌豔!
接下來辛妍說的話,白冼風卻是差點把剛喝下去的茶水全噴出來。
“師兄你不要像色中厲鬼一樣看著我!”那聲音嬌中帶著幾分妖,柔中夾著幾分媚,隻覺天闊雲舒,海平浪靜,令人心胸開闊卻又欲罷不能。
“師妹……”
“叫我妍兒吧”,她的大眼睛含笑含俏含妖,小巧的嘴角微微翹起,紅唇微張,欲引人一親豐澤,這是一個從骨子裏散發著妖媚的女人,她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引誘著男人,牽動著男人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