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嬰幼兒的智力與潛能開發方案4
精細動作
蓋上杯子蓋
A:能夠蓋正杯子蓋(5分)。
B:能夠蓋上,但往往蓋不正(3分)。
C:亂放,蓋不到杯子上(0分)。
記分:5分為及格。
用手揭開紙包取食物
A:能夠用手指打開(10分)。B:用手指撕開(5分)。
C:要大人打開(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從大瓶中取糖果
A:用1隻手的食指摳出(10分)。
B:雙手抱著瓶子倒出(8分)。
C:打翻瓶子取出(4分)。
D:讓大人拿取(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從圖形板中
A:1次能摳出3個圖形塊(9分)。
B:1次能摳出2個圖形塊(6分)。
C:1次能摳出1個圖形塊(3分)。
D:把摳出的3個圖形塊放回去,恢複原狀(12分)。
記分:9分為及格。
語言能力
回答:“你幾歲啦?”
A:豎起食指表示“我1歲”(10分)。
B:亂豎指頭表示(8分)。
C:不表示(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稱呼別人
A:會稱呼4個人(18分)。B:會稱呼3個人(15分)。
C:會稱呼2個人(10分)。D:會稱呼1個人(6分)。
E:不會(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社交能力
依戀大人
A:母親或照料人抱別的孩子時拉扯著要抱自己(12分)。
B:靠在母親或照料人身邊不離開(10分)。
C:靠到父親或其他人身邊(8分)。
D:母親離開時不在乎(4分)。
記分:12分為及格。
自理能力
穿褲子
A:能自己把腿伸入褲筒內(9分)。
B:大人握住腿將其伸入褲筒內(3分)。
C:不肯穿褲子(0分)。
記分:9分為及格。
脫鞋襪
A:自己用腳瞪去鞋襪(10分)。B:蹬去鞋子(5分)。
C:讓大人幫助脫掉鞋襪(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大肌肉運動
學走
A:在大人之間放手走1~2步(15分)。
B:自己扶家具來回走(10分)。
C:大人一手牽著走(8分)。
D:在學步車內走(2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登高
A:自己用手足爬上高處或台階(5分)。
B:大人牽著手能上一級台階(3分)。
C:不敢登上高處(0分)。
記分:5分為及格。
結果分析:
總分在90~110分之間為正常,120分以上為優秀,70分以下為暫時落後。
331~365天的測試
認知能力
認識身體部位
A:能夠認識6個部位(12分)。
B:能夠認識5個部位(10分)。
C:能夠認識4個部位(8分)。
D:能夠認識3個部位(6分)。
E:能夠認識2個部位(4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指圖(動物、水果、用品、車輛等)
A:1次能夠指出8幅(14分)。
B:1次能夠指出6幅(12分)。
C:1次能夠指出4幅(8分)。
D:1次能夠指出2幅(4分)。
E:1次隻能指出1幅(2分)。
記分:12分為及格。
精細動作
配大小瓶蓋
A:正確配上大小瓶蓋(10分)。B:正確配上1個(5分)。
C:配上1個,放歪(3分)。D:未配上(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蠟筆畫
A:能在紙上畫出痕跡(10分)。
B:能在紙上點上小點兒(5分)。
C:空中亂畫(3分)。
D:不會握筆(0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1分鍾內投豆子(小丸)入瓶中
A:能夠投入6個(12分)。B:能夠投入5個(10分)。
C:能夠投入4個(8分)。D:能夠投入3個(6分)。
E:能夠投入2個(4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模仿拿著細線使蠟丸搖晃(蠟丸被細線拴著)
A:可以搖成圓圈(9分)。B:隻能前後晃蕩(5分)。
C:不會搖動(0分)。
記分:9分為及格。
語言能力
模仿動物叫:描、狗、羊、鴨、雞、牛、虎等
A:能夠模仿6種動物的叫聲(12分)。
B:能夠模仿5種動物的叫聲(10分)。
C:能夠模仿4種動物的叫聲(8分)。
D:能夠模仿3種動物的叫聲(6分)。
E:能夠模仿2種動物的叫聲(4分)。
記分:10分為及格。
社交能力
用動作表演一首兒取
A:能夠做4種動作(12分)。B:能夠做3種動作(9分)。
C:能夠做2種動作(6分)。D:隻能夠做1種動作(3分)。
記分:12分為及格。自理能力
用勺子
A:能用勺子盛飯並送入嘴裏1一2勺(5分)。
B:能用勺子盛飯,但不能送入嘴裏(4分)。
C:勺子凸麵向上盛不到東西(2分)。
D:亂叫不盛飯(0分)。
記分:5分為及格。
戴帽子
A:能把帽子放到頭頂上拉正(8分)。
B:能把帽子在頭頂上放穩(6分)。
C:帽子在頭頂上放不穩掉下來(4分)。
D:不會(0分)。
記分:6分為及格。
大肌肉活動
學站
A:不扶物能站穩3秒(9分)。B:扶物站穩(5分)。
C:牽著站(3分)。
記分:9分為及格。
會走
A:自己獨立走10步(15分)。B:自己獨立走5步(12分)。
C:自己獨立走1~2步(9分)。D:需要大人牽著走(6分)。
記分:9分為及格。
結果分析:
總分在90~110分之間為正常。120分以上為優秀,70分以下為暫時落後。(四)感知覺訓練與潛能開發
運動能力的訓練與潛能開發
大運動
站
當寶寶會獨立坐、會爬行以後,就會主動要想學站,想自己站起來。如果訓練得好的話,9個月的寶寶就能夠自己扶著東西站起來了。
站立訓練
長到8~10個月時,寶寶要站起來了。一般寶寶在8個月左右,可以由大人扶著慢慢站立起來,9個月時能攀扶家具站起來,到了10個月大時就可獨自站立了。站立是走的前期,寶寶學會了站再學走,活動力會比直接學走增加幾倍。
訓練目的:通過站的訓練,鍛煉寶寶下肢的力量,為獨立站起來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具體方法:
媽媽將寶寶放在高度適中的桌子前或茶幾前,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上麵,讓寶寶站著玩玩具,借此訓練寶寶的耐力及穩定性。
仰臥起坐及蹬腿運動也非常適合此階段的寶寶。
·仰臥起坐:讓寶寶躺好,媽媽拉住寶寶的雙手讓寶寶依次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重複進行,可增強寶寶肌肉的力量。
·蹬腿運動: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媽媽身上彈跳,既讓寶寶高興,又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
·扶站練習:父母可攙扶著寶寶的腋下,給寶寶一點兒外力,讓寶寶獨立站起;或讓寶寶扶著安全合適的桌、掎、沙發、床欄等家具或物品,借助這些支撐物的力量站起來。可以用玩具或小食品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以延長站立的時間。
在以上練習的基礎上,訓練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扶著支撐物站起來。訓練方法是在孩子爬行前方的桌、椅、沙發、床上放上玩具或小食品之類寶寶喜歡的物品,寶寶就可以爬到最喜歡的地方,扶著任何一件支撐物,獨自站起來拿到自己喜歡的物品。也可以讓孩子扶著大人的腿獨立站起來,或者是在寶寶的爬行中讓寶寶抓住父母的手站起來。
非常提示:訓練寶寶站立時,要將寶寶的雙腿稍微分開一點兒,以使重心均勻地分布在寶寶的兩條腿上,這樣才能使寶寶站得更穩。剛開始訓練時,不要讓寶寶站立時間過長,以3~5分鍾為宜。父母是孩子學習站的“拐棍”,一定要充分發揮好這根“拐棍”的作用。
不要讓寶寶獨自站在桌子旁邊,以免寶寶動手去拉桌布或桌上的東西,從而發生危險。建議寶寶學站時,最好不要在桌子上鋪設垂落至桌腳的桌布。家裏的冰箱門對剛剛學會站立的寶寶來說是個隱患,媽媽最好能在冰、箱上加個安全裝置,防止寶寶隨意開啟而發生危險。
走出第一步
訓練目的:走是嬰兒生長發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通過教嬰兒學“走”,促使寶寶全身綜合運動能力的協調發展,以及對時間、空間的感覺統合能力。
具體方法:
·扶物站立、邁步。
準備呼啦圈一個或紙箱子一個。
·扶物行走:在寶寶能獨自站立的基礎上,可以讓寶寶扶著椅子、小桌、床欄杆、沙發扶手,由大人保護著就可以練習扶物行走了。一開始,可以讓寶寶站在有扶手的家具一端,父母站在另一端並拿著玩具吸引、鼓勵寶寶扶著家具挪步,移動身體。
·牽引行走:父母可以在寶寶的前麵,拉著寶寶的雙手,父母往後退,引著寶寶向前走;也可以用一條長圍巾,從寶寶的胸前、腋下穿過,父母在寶寶的後方,拉緊圍巾,牽著寶寶往前行走;或者讓寶寶扶著小童車,父母慢慢移動童車,讓寶寶練習邁步行走。
·獨立行走:在孩子能夠扶物行走、牽引行走的基礎上,讓寶寶練習獨立行走。訓練方法是在孩子站起來後,父母在前方用寶寶喜歡的玩具進行吸引,鼓勵寶寶邁步向前走,當寶寶獨立走出第一步時,父母要親吻寶寶,讚揚寶寶;然後再繼續鼓勵寶寶走出第二步、第三步……
非常提示:
1.寶寶剛開始練習走時,大人應注意保護,盡量不要讓寶寶跌倒,當即將跌倒時,大人應立即把寶寶抱起來,以減少寶寶的恐懼心理,促使寶寶樂於行走。
2.讓寶寶練習行走最好是在吃飽、排完大小便後,撤去尿布,以減輕寶寶的身體負擔。
3.行走訓練要在比較柔軟的地方如地毯上、草地上或床上進行,寶寶行走的兩頭都要有人進行保護。
4.訓練要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對寶寶的勇敢邁步表示讚揚,進行鼓勵,讓寶寶建立足夠的信心。
5.最好不用學步車。學步車的使用並不能促進嬰兒運動能力的發育,相反與多方麵的嬰兒運動能力發育遲緩有關。使用過學步車的嬰兒與未使用者相比,學會爬行、獨自站立和獨自行走的時間都比較晚,用學步車的時間越長,運動能力延遲越明顯。使用學步車的時間每增加24小時,獨自站立和獨立行走的時間就延遲3天多。
6.掌握學步的最佳時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請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有的媽媽會說,同樣年齡的寶寶,有的已經會走路了,可我家的寶寶還不能走,隻會在地上爬,是不是孩子的發育不好?有的媽媽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很焦急。要知道,過早地學會走路對孩子其實並不好。如果孩子的腿腳還沒有發育到可以支撐整個身體的時候,就過早地讓孩子下地走路,會給身體發育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如八字腳的形成就與過早學走路有關。
一般情況下,嬰幼兒應在10~12個月開始學走路,有的寶寶8個月時就開始學走路,也屬於正常現象。在這個時間範圍內,如果寶寶想借助某個東西邁步、行走時,預示著寶寶要下地行走了,那麼媽媽要積極地予以支持、輔助。
當孩子剛剛能夠離開支撐物獨自站立時,媽媽切忌急於求成。這時應當讓寶寶在支撐物的幫助下,繼續練習,當孩子能夠離開支撐物,能夠獨立地蹲下、站起來並能夠保持身體平衡時,才真正到了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完成這些蹲和站的動作,還需要寶寶十分有力的腿部肌肉,媽媽應在學步前適當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以增強腿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