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孕前的身體準備3
孕前防止高血壓
年輕人得高血壓被稱為“青年性高血壓”。年輕患者比例相當小。但是,高血壓患者一旦懷孕,血壓會更高,這種情況很容易演變為妊娠中毒症,那麼對孕婦而言就很危險了。
凡是準備生育的婦女,對自己的血壓值不大清楚,平時又有劇烈頭痛、肩酸、失眠、眩暈、浮腫等症狀的,一定要在妊娠前上醫院測量血壓。檢查後,發現血壓偏高的女性要注意平時飲食、起居,加強體育鍛煉,最好能在妊娠前保持正常的血壓。
患高血壓的孕婦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保持情緒穩定,少吃多餐,減少鹽分攝入,每天食鹽量控製在2克以內,少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些利尿劑、降壓劑等。
孕前治療慢性腎炎
妊娠前患有慢性腎炎的婦女一旦懷孕,會使腎髒功能進一步惡化,妊娠早期就會誘發妊娠中毒症。孕婦患者的胎盤血液循環發生變化,供養不足,胎兒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產後母體會留下後遺症。所以,慢性腎炎患者不能妊娠。盼子心切的婦女應積極接受治療,愈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妊娠。
如果得到醫生允許,還必須和產科、內科醫生取得密切聯係,才可保證順利妊娠、分娩。
慢性’腎炎主要症狀是渾身無力、容易疲勞、全身浮腫等,有的伴有尿蛋白和血壓升高症狀。妊娠前對腎髒疾病一定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以防轉為慢性腎炎。
妊娠時患有腎炎的孕婦,日常生活中應多休息,加強營養,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補充足量的維生素,飲食宜淡不宜鹹,增強身體抵抗力,避免各種病毒感染。慢性腎炎患者要嚴格節育,生第一胎後最好做絕育手術,因為多生一胎,就多冒一次生命危險。
孕前治愈肺結核
患過肺結核的婦女,妊娠後很容易複發。因此肺結核痊愈的婦女,在決定生育前最好上醫院複查原病灶有沒有複發傾向,然後由醫生決定是否妊娠。正常情況下,結核非活動期,已經趨於穩定或已經鈣化者,應該可以妊娠。但是,仍不能排除妊娠期和產後舊病灶複發的可能。肺結核患者應強調計劃生育,以病愈至少2年後再生育為宜。
結核菌一般不會經胎盤侵入胎兒體內,即母體不會把結核病傳染給腹中的胎兒。但是,如果母親患的是開放性肺結核,又隔離不嚴,就很容易傳染給剛出生的新生兒。因此,新生兒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嚴禁母乳喂養。
早期結核病往往不易發覺。如果出現持續數日低熱、容易疲勞、咳嗽、咳痰、盜汗等症狀,應懷疑是否患有結核病,並立即上醫院診治。
結核病患者在接受抗結核病菌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保持居室安靜、空氣流暢,戶外散步有利於病情好轉,多曬太陽有利於鈣吸收。孕婦患者還要每天定時測量體溫、檢查血液和做胸部透視,以掌握病情現狀。嚴重患者還需做手術。
孕前治療心髒病
糖尿病是遺傳性較強的疾病。即使母體在妊娠前沒有表現出特有的病症,但實際上,母體在出生時就已攜帶了糖尿病的發病基因,而在各種誘因下,發病基因就會表現出病症。妊娠就是誘因之一。因此,妊娠前必須追詢一下直係親屬中有沒有糖尿病患者。
孕婦患糖尿病,會引起流產、早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症和胎兒巨大等。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婦女妊娠前,應該到內科診斷,根據檢查結果來確定妊娠情況,對於不宜妊娠卻懷孕了的婦女,應盡早終止妊娠。
患糖尿病的孕婦,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嚴格的飲食控製。一般熱量為每天8.12千焦左右,主食每天350~400克,蛋白質每天每千克體重為1.5~2.0克,同時應注意攝入維生素、鈣和鐵等,多吃牛奶、蔬菜和豆製品,含糖多的根薯類和水果、糖果等則要少吃。
待產婦患者要提前3~4周住院待產。產褥期要注意防止感染,每天測體溫4次。重症糖尿病患者不宜哺乳,輕症糖尿病患者可以哺乳,但要加強乳房護理,保持清潔,防止感染。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缺陷性疾病,是由於代謝功能紊亂而造成的。自從采用了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以來,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率比過去有所增多,糖尿病孕婦的死亡率已極低。但是糖尿病孕婦的胎兒死亡率仍很高。
當孕婦生下一個“超大”的嬰兒時,醫生馬上會想到母親患有糖尿病。這巨大的胎兒不僅會造成孕婦分娩不順利和難產的危險,還會因為孕婦的血糖濃度高,促使胎兒的胰島素分泌增加,出現胎兒高胰島素血症,容易造成胎兒畸形,並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據統計,患糖尿病的孕婦所生的胎兒畸形率比正常孕婦所生的胎兒高出3倍。
糖尿病患者妊娠後會加重腎髒和血管病變,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導致胎兒在子宮內發育遲緩而造成出生時低體重。
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不能懷孕。如果患者血壓正常,心、腎功能未受損害,眼底檢查亦正常,患病較輕,還是可以妊娠的,但必須是在產科和內科醫生共同的密切觀察和治療下繼續妊娠,要積極控製患者的血糖濃度,以確保胎兒的健康和安全。
為了及早發現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婦女和孕婦要在不同時期做尿糖測定。值得注意的是,化驗呈陽性者,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妊娠期間可引起腎性糖尿,妊娠後期乳腺功能活躍,就會出現乳糖尿,而這些均屬生理性糖尿。因此,懷疑患糖尿病的孕婦要進行多次認真檢查才能確定。
孕前治療心髒病
妊娠後心髒必須負責向子宮輸送大量血液,而機體耗氧量的增多和體內水、鈉瀦留等,則會導致心髒負擔過重。到臨產分娩時及產後1~3天內,心髒負擔更重,這時很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因此,心髒病患者在妊娠中病情會進一步惡化。由於心髒承受不了供血負擔,會引起流產、早產,而且心髒病還是妊娠中毒症的起因。
有呼吸困難、身體易疲倦、心悸等症狀的婦女,懷孕前要做心髒檢查。心髒病Ⅲ級和Ⅳ級患者要嚴禁懷孕,最好做絕育手術,如果避孕失敗,要及早采取人工流產。冒著生命危險要孩子是不值得的。
Ⅰ級和Ⅱ級心髒病患者可以妊娠,妊娠後應盡可能請心髒病專科醫生、產科醫生進行定期會診。要隨時觀察、留意心髒功能情況,以防發生心力衰竭,危及母嬰生命。孕前治愈膀胱炎、腎盂腎炎
女性尿道短,並且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又很近,因此,細菌較容易侵犯到膀胱,引起膀胱炎。病情若沒有得到控製,感染還會延伸到腎盂,導致腎盂腎炎。
膀胱炎的主要症狀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燒灼感等。患者常可通過大量飲水而使症狀有所緩解。如有上述症狀,應盡快接受檢查、治療,不要耽誤。
膀胱炎容易複發,尤其是在妊娠期,陰道分泌物增多,稍不注意個人衛生,極易導致複發。因此,患過膀胱炎的婦女醫治要徹底,即使一般症狀消失,尿化驗正常,也必須持續服藥1周左右,以防複發。
孕婦要預防膀胱炎就得勤洗澡,勤換內褲,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平時多飲水,禁用香辛等飲料;避免過度勞累;勿受涼。如果發現得了膀胱炎要及時治療。如果症狀在妊娠36周前或分娩1周後出現,可用熱水坐浴,以減輕症狀。
孕前治愈陰道炎
陰道炎大多數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如果陰道炎未治愈,分娩時可在產道感染胎兒,引起新生兒患鵝口瘡病。
陰道炎患者最好是先治愈後生育,否則既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又影響妊娠。真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症狀是陰部發癢,嚴重時,癢得令人坐臥不安,陰道分泌物為豆腐渣狀,陰道口周圍發紅,似濕疹。如果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及時上醫院診治。
真菌性陰道炎的預防關鍵在於外陰的清潔和消毒隔離。患糖尿病的婦女要特別注意預防。
甲亢患者不宜懷孕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一種基礎代謝紊亂造成的疾病。患者可出現心慌、心跳過速、氣短、多汗、怕熱、食欲亢進、神經過敏等症狀。
患甲亢的婦女常常有月經異常和無排卵,因此不易懷孕。但不是所有患甲亢的婦女都不能懷孕。一旦甲亢患者妊娠,很容易發生流產、死胎、早產現象。這些現象明顯高於正常婦女。妊娠會加重甲亢患者的生理負擔,使其甲亢症狀加重,孕婦的病情惡化。
如果孕婦在妊娠期間必須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這樣會抑製胎兒的甲狀腺功能,因而造成胎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甲低),導致小兒出生後的呆小症。如果妊娠中采用了放射性碘來治療甲亢,則這個胎兒會因為接觸過多放射線,造成嚴重後果,應終止妊娠。
如果孕婦發生了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這對胎兒的影響比患甲亢更大,會使胎兒的流產率和圍生期死亡率增高。
甲亢患者懷孕是危險的,對母嬰均不利。從優生角度考慮,患甲亢時不要懷孕,待甲亢治愈,再懷孕也不遲。
哮喘患者懷孕的準備
哮喘是一種常見疾病,由於各種因素引起支氣管痙攣而反複發作,又稱支氣管哮喘。
哮喘對母嬰的影響取決於哮喘的嚴重程度。長期患慢性哮喘的患者,由於心肺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是不能承受妊娠的負擔的,因此不適合懷孕。
孕婦哮喘發作時呼吸困難,嚴重時會引起全身性缺氧,包括胎兒的缺氧,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和早產,或使胎兒及新生兒死亡。
嚴重的哮喘若未及時與適當的處理,對於母體與胎兒都有危險;然而獲得適當控製的哮喘孕婦,其懷孕的結果與沒有哮喘孕婦比較並無差異。就優生健康的觀念而言,懷孕期的哮喘防護重點應以預防為主,也呼籲有哮喘病史的女性在準備懷孕或正懷孕時,應加強認識本文所提的重要信息。
如果患哮喘的孕婦需要用藥,那麼應該注意:不宜長期服用碘化物化痰,否則會引起胎兒甲狀腺腫大。皮質激素類藥,如地塞米鬆、潑尼鬆,有造成胎兒畸形的可能,但一般影響不太大。在哮喘發作時根據醫生的意見,參考使用藥物。
患哮喘的婦女,如果心、肺功能正常,一般情況下可以懷孕和分娩。無並發症和心、肺功能病變的,造成胎兒病變的不太多,所以不必為此終止妊娠。在分娩時,隻要采取適當的手術助產,縮短產程,減輕產婦負擔,就會保證分娩安全。
女性還可以用以下指標來評估自己的哮喘是否獲得良好控製,作為準備懷孕的依據:
①活動時感覺不到哮喘症狀。
②夜間睡覺不會因為哮喘症狀而醒來。
③尖峰呼氣流量計測,能獲得個人最好的呼氣流量。
腫瘤患者不宜懷孕
腫瘤一般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如果不是生長在生殖係統上,一般不影響妊娠。但如果生長在生殖係統上,就要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考慮可否妊娠。
婦科生殖係統的良性腫瘤,一般以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卵巢囊腫、卵巢畸胎瘤等)為多見,當這類腫瘤體積小的時候並不影響妊娠,但應在醫生的監護和指導下按期進行產科檢查。
卵巢位於子宮體旁,隨著妊娠時子宮增大,卵巢腫瘤也隨之從盆腔上升到腹腔,由於活動空間的擴大,此時如果孕婦突然體位變化,易發生腫瘤扭轉,即發生急腹症。當腫瘤較大時,易發生流產和早產,臨產時還會影響正常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