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孕婦妊娠期的養護2
飲酒對胎兒的影響
酒精對胎兒的影響是很大的。曾有過這樣一件事,某孕婦生下一個渾身帶著酒味的孩子,這是由於父母過量飲酒,使孩子患了“胎兒酒精綜合征”。
當某個孕婦飲下一杯酒後,酒精就會通過母親的血液循環到達胎盤進入胎兒的血液。胎兒的血液循環代謝比母親的循環代謝慢50%,而且胎兒也具有吞咽功能,如果胎兒一直處於含酒精的羊水中,也就會飲人大量酒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胎兒酒精綜合征”。
酒精首要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到兒童或青少年期可以表現為身高、體重都低於正常人的狀態。罹患髒器畸形,麵部或其他身體畸形,如小頭、齶裂、扁平臉、鼻短上翹、聽力缺失等。還有臨床上常見的“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征”都與飲酒有關。
研究發現,妊娠3月內飲酒容易影響胎兒的內髒與大腦的發育;4~6月時,可造成孕婦流產;7~9月時飲酒仍然會影響胎兒的智力發育。
父親飲酒也可以在第二代身上產生持續行為,有規律飲酒的父親的後代比偶然飲酒的父親的後代體重平均低181克,有的還會影響以後孩子的情緒,造成人格障礙等。
飲濃茶對胎兒的影響
飲茶固然對身體有許多好處,但要適量,不要太濃。因為濃茶中含有咖啡堿及鞣酸物質,孕婦飲後鞣酸與鐵元素結合後導致孕婦的妊娠貧血和胎兒的先天性缺鐵性貧血。另外,濃茶咖啡堿有刺激子宮收縮作用,有引起流產的可能。
添加劑對胎兒的影響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食用熟食成品的機會越來越多,這些成品快餐既方便,又好吃。但是對孕婦來說,最好少用或不用。尤其是水果罐頭內含人工合成添加劑相對較高,如長期食用,化學成分將通過胎盤屏障到達胎兒體內,有致胎兒畸形、早產的可能。
電熱毯對胎兒的影響
有關專家對2000名孕婦進行流產原因回顧性的調查,結果發現懷孕早期使用電熱毯是形成流產的危險因素之一。在美國加州沙根博士也曾做過有關方麵研究的報道。
研究表明,電熱毯通電後便產生一種磁場的作用,胎兒的骨骼細胞發育對磁場很敏感,有致畸形的可能。孕婦如在懷孕初期受磁場的幹擾,就會造成胎兒腦細胞死亡,影響其大腦的發育,胎兒出生後會有智力低下。而且電熱毯溫度越高對胎兒的危害越大。
另外,電熱毯不但影響孕婦,對男性的精子形成也很有影響,會使精子變異或形成量降低,從而形成不孕的原因之一。請新婚夫婦特別注意。
電視對胎兒的影響
大家都知道X射線對胎兒的危害。但是,電視機、錄像機、電腦等長時間接觸也會對孕婦懷的胎兒,產生很大影響。
現代醫學認為,長期接觸小劑量的X射線和發射管的高壓電流,可使孕婦體內起生物化學方麵的變化。使細胞核內染色體受損,容易造成孕婦的流產、早產或使胎兒的中樞神經發育係統、骨骼、眼睛等發生畸形。尤其是彩色電視機發出的射線比黑白電視機高20倍左右。在這裏敬告孕婦在妊娠初6周內更要注意警惕熒光屏前的射線對胎兒的損害。每天要控製和熒光屏接觸的次數和時間。
電腦對胎兒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的普及率大大的提高了。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庭中,都可以看到電腦或者其他電子產品。這些高科技的產品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日本,“有關電腦工作與健康機構”做過專門調查,發現250名電腦工作者,在日常從事電腦操作期間懷孕,其中有18人患妊娠高血壓,35人發生流產和早產等情況。原因可能是電腦熒光屏中釋放的正離子影響到操作者的生理代謝過程,從而產生免疫抵抗力下降。如長時間處於缺乏負離子的環境中的孕婦,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如頭痛、氣悶、沮喪和食欲下降,有導致流產與胎兒畸形的可能。
為了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可以穿上防止磁波的工作服,注意工作間的空氣流通,最好約1個小時到戶外休息15分鍾。在飲食上多食用一些蛋白質、維生素與磷脂類食物,用以提高機體的抗磁波輻射能力。對於準備做媽媽的婦女可暫時離開電腦為好。
化妝品對胎兒的影響
女性化妝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時尚和文明的標誌。但是懷孕期的婦女使用化妝品要加以注意,最好不用。
1.染發劑:據有關文獻報道,染發劑對皮膚和胎兒都有影響,有導致皮膚癌、乳腺癌、胎兒畸形的可能。因此建議孕婦和月經不調的婦女最好不用染發劑。
2.燙發精:孕婦最好不用。由於燙發精是一種化學製劑,會經過頭皮侵入血液中,對胎兒的發育造成影響。同時,孕婦在產後半年內最好也不要燙發,因為此期發質比較脆弱,也極易脫發,燙發精有加重脫發的可能。
3.口紅:口紅是由各種油脂、顏料化合而成,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無明顯危害性,但在懷孕期最好不用。因為口紅中的羊毛脂能吸附空氣中各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微量元素,又能吸附能進入胎兒體內的大腸杆菌等微生物。同時還有一定的滲透作用。孕婦如經常塗口紅,一些有害的物質容易進入體內,從而影響到體內胎兒的健康。因此,孕婦最好不要塗口紅為宜。
孕期特殊情況的護理
孕婦患有病毒性肝炎怎麼辦
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的是甲、乙、丙三型。感染途徑主要由食入、注射輸血及其他密切接觸方式引起。甲肝起病急,症狀明顯,容易發現。乙肝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患病。
在妊娠早期得病引起新生兒畸形率無明顯增加,但在晚期患病時,可引起早產、死胎、死產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明顯增加。無症狀的乙型抗原攜帶者,新生兒抗原成陽性的約占5%~7%,可能是經胎盤傳播,如在妊娠後期患病,胎兒及新生兒的肝炎表麵抗原的陽性率為20%~30%,部分新生兒出生時抗原為陰性,以後再轉為陽性而發病。可能是由於胎兒吸入產道的血流或胎兒的皮膚受損裂口所致。
綜上特點,妊娠合並病毒性肝炎的孕婦,要積極預防向重症發展,在妊娠期一定要注意休息與營養。在妊娠早期最好做人工流產。妊娠中期及晚期發病者,均可加重肝髒的負擔,注意保肝治療。在分娩期最好到條件好的醫院配新鮮血預防產後出血過多。
甲亢患者懷孕怎麼辦
甲狀腺機能亢進俗稱甲亢,是屬於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多發於20~40歲。患病後由於新陳代謝係統發生紊亂,常出現心悸、心跳快、多汗、脾氣暴躁、愛餓、思飲、飯量增加、逐漸消瘦等現象。婦女可出現月經周期失調、月經量少甚至閉經的情況。因排卵減少,生育能力下降,即使懷孕也容易發生流產、早產等情況。男性可出現精子減少、陽痿等情況。但一般情況下也是可以懷孕的。但因甲狀腺病本身和抗甲狀腺的藥物都含有對胎兒不利的成分,所以在患病期盡量避免懷孕。最好等病情平穩後,藥用量較小時,再考慮懷孕。一旦懷孕請注意以下問題:
1.在治療中禁用放射碘治療,抗甲狀腺藥物以丙基硫氧嘧啶最合適。若同時用小劑量甲狀腺素片,則可減少呆小症和新生兒甲狀腺腫大的發生。由於抗甲狀腺藥物可以通過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引起胎兒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因此禁用大劑量藥物治療。
2.應盡量避免手術治療。
3.注意營養和休息,可多吃點高蛋白的食物和水果等維生素類食物。
4.盡量保持良好的情緒。家人要給予和創造良好溫馨的環境,以免由於負性情緒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的後果。
5.產後不宜母乳喂養。由於母親服用了抗甲狀腺藥物,這些藥物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癲癇病人懷孕怎麼辦
癲癇病人懷孕有引起疾病加重的可能。在疾病發病方麵會有所增加,如果用藥則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1.懷孕有使癲癇複發的可能。由於是懷孕前患有癲癇,病情未得到控製,孕後機體代謝係統改變,可使疾病發作次數增加。還有懷孕的惡心、嘔吐狀態也會防礙抗癲癇藥物吸收,這也會加重疾病過程。再有,抗癲癇的藥物會使胎兒產生畸形。因此,患有癲癇的婦女若想生育,最好是在連續規範服藥3~5年,待病情得到控製,無發作的情況下,檢查腦電圖正常後,逐漸將藥物減量致停藥(時間6~14個月)後,觀察病狀完全緩解後,再考慮懷孕為安全。
2.癲癇可使妊娠並發症增加。癲癇未得到控製的孕婦比正常孕婦合並妊娠症的可高約2倍左右。
3.抗癲癇藥物藥物對胎兒的致畸作用。據文獻報道,抗癲癇引起胎兒畸形發生率約為2%~13%,尤其是3種藥合用者,危險性更大。胎兒常見的畸形有,齶裂、兔唇、先天性心髒病、胎兒脊柱裂等。致畸危險性較大的藥物有苯妥英鈉和三甲雙酮,丙戊酸納次之,卡馬西平最小。
4.抗癲癇藥可致新生兒出血。孕婦長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或三甲雙酮後可影響胎兒血液中的維生素K依賴的凝血因子濃度降低。這類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給予維生素K注射。
5.原發性癲癇有遺傳的可能。普通人群患癲癇病率為0.5%,有家族史的發病率為3%。因此如是原發性癲癇者(有明顯父母家族史)癲癇孕婦年齡在25歲以上,或者癲癇頻繁發作者等情況,對生育問題一定要慎重。
腎髒病人能否懷孕
患腎髒病變的婦女能不能懷孕?這一問題要取決於腎髒病變的程度及臨床四大症狀的輕重程度。如果臨床隻表現輕度的蛋白尿,偶見紅細胞,無浮腫,尤高血壓,無腎功能異常出現,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影響妊娠和生育。
反之,如患者有明顯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好的情況下,再加上蛋白尿、浮腫的症狀就不宦懷孕。主要根據腎功能及血壓的情況而定。
隨著科學的進展,對以前認為是不治之症的尿毒症(腎功能衰竭),采用“腎髒移植”治療後,也可獲得根治。那麼腎移植後的生育年齡婦女是否可以懷孕呢?現代有關醫學專家提出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腎移植後至少2年以上健康情況良好者;
(2)身體條件符合產科條件者;
(3)臨床腎功能無蛋白尿、高血壓者;
(4)無排異反應證據等,否則會給孕婦及胎兒造成不良後果。
妊娠的生物致畸因素
遺傳、物理、生物及化學物質因素,都可以導致胎兒先天性異常,後三個因素是可以預防和克服的。首先,應對這些因素有所認識。生物致畸,即病毒感染與胎兒畸形也有著重要關係。
風疹病毒、弓形體原蟲、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具體致畸作用的病原微生物。換句話說,孕婦在妊娠過程中,特別是早孕期間即懷孕三個月以內感染了這些病原體,則胎兒發生畸形的可能性要比沒感染的孕婦高得多。那麼,風疹病毒、弓形體原蟲、巨細胞病毒及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孕婦在妊娠過程中,病原體通過各種途徑(如呼吸道粘膜、口腔、生殖道以及破損皮膚)進入血液,造成病毒血症,並通過血液侵犯到胎盤及胎兒,形成宮內感染,最後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導致胎兒畸形。
風疹病毒感染:澳大利亞一位眼科醫生首先報道孕婦在早期感染風疹,會使胎兒畸形,稱為先天性風疹綜合征。包括:心血管異常(如肺動脈狹窄、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先天性耳聾,先天性白內障,小頭畸形,智力障礙,以及出生後遲發性損害,如糖尿病、中樞神經係統異常。
弓形體感染:弓形體是一種原蟲,常存在於貓的糞便內。隨著診斷方法的現代化,人們發現弓形體感染並非十分少見,國外調查孕婦有先天性弓形病的發病率為2%,國內尚未見到確切資料。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早期感染可造成流產及死胎;妊娠後期感染會導致胎兒全身感染,主要為視網膜脈絡膜炎、腦積水、腦鈣化。為了預防這種感染,孕婦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類;切生肉時不要用手觸口和眼,切後應徹底洗手;不要玩貓及接觸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