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本從心生,還是從心滅。
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
——吳承恩】
兩生緣
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巔。
一片桃花的玉瓣自枝上旋轉飄落,在空中打了幾個轉,落在了一隻猴子的手中。
這猴子用不十分靈活的手指撚起花瓣,湊到鼻前聞了聞,一股清香若有若無,猴子皺了皺眉,一雙大大的眼睛如閃亮的星星,孩童般清澈無邪。
他便盯著這花瓣,仿佛這花瓣是情人的紅唇,從正午,直到黃昏。
終於,這花瓣開始萎縮、幹癟,毫不掩飾的失望在猴子臉上呈現了出來,他抬頭看了看天,又低頭看了看地,終於站起身來,向山下奔去。
而那花瓣,自山頂緩緩飄落,墜入山間的潺潺溪水中,隨波逐流。
頭頂的是天,腳下的是地,這是樹木,這是叢林、溪水、鮮果、青草、荊棘、岩石……一群嬉笑打鬧的猴子,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可是許多個自己?
一隻猴子望著一群猴子,腳步放緩了下來。
一群猴子望著這隻從石頭裏蹦出來的猴子,指指點點,吱吱怪叫。
“石猴!石猴!石猴……”
猴子的腦袋裏轟然一聲巨響,他閉上眼睛,思緒穿越萬水千山,跨過無數往生歲月,回到了那曾經為人的一世……
時侯,是自己前世的名字。爸爸姓時,媽媽姓侯,這個有歧義的名字便自然而然地應運而生了。時侯是學表演專業的,母親一心想讓孩子進入影視圈,為爭奪新版《西遊記》中最重要的角色,不惜重金硬生生給他買了一個孫悟空的角色。《西遊記》這本書,時侯小時候便已翻了無數遍,裏麵的人物無論大小,他都如數家珍。這次為了準備角色,他又將這本經典巨著從頭到尾看了幾遍。
《西遊記》中無數明線暗線,隱語讖語,權力之爭,謀略的較量,想用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實在是難如登天。吳承恩,若真是憑一人之力作成的《西遊記》,稱他是神也不為過了。時侯想著想著,又拿起了《西遊記》,一會兒便入了神。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什麼?《西遊齊天傳》?明明是《西遊釋厄傳》。“釋厄”,原為化解磨難之意,怎麼自己手中這本,變成了“齊天”?時侯帶著巨大的疑惑繼續翻了下去,粗略看了幾頁,他唇角露出一絲發自內心的微笑,自語道:“這才是我的西遊……”
而就在這時,異象突生,時侯的兩隻眼睛,居然同時閃出星光來,時侯的身形化作一道白光,鑽入了這本厚厚的《西遊記》中……
一念間
現實與夢境的距離,其實隻是一念之間。
時侯,不,現在應該叫石猴了。石猴聽著身周眾猴“石猴,石猴”的呼喚,看著他們滴溜溜期待的眼神,點了點頭答應道:“對,我就是石猴!”
花果山的形狀就像一枚大桃,一條小溪自山中流淌,恰恰將這個大桃分成東西兩半。山下,成百上千隻猴子圍在溪水旁嬉鬧玩耍。四隻老猴端坐溪水中央,身軀比尋常猴子大上倍許,一副倨傲姿態,不知在相互說些什麼。每隻老猴身旁都有數隻猴子向他們身上捧水濯洗。其他猴子都離得遠遠的,看來是連捧水的資格都沒有。
石猴走到溪旁,手捧溪水而飲。
這時,一隻通臂猿猴忽然喝道:“你是哪裏來的猴子,竟敢在上遊飲水?”
石猴一怔,這花果山本就注定是我的地盤,我若連你都鬥不過,還在這裏混個什麼勁?
“你是哪裏來的猴子,敢這樣和我說話?”
通臂猿猴又驚又怒,厲聲道:“你這初生小猴聽好,花果山中,通靈異種隻有四隻,兩隻是通臂猿猴,另兩隻是赤尻馬猴,分管東西二山,而我便是東山之王,你可知道?”
石猴哈哈大笑,笑得眾猴茫然無措。終於笑夠了,才道:“我道有什麼稀奇,你且聽好,我乃花果山仙石中所生,多年來吸取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此番來到這裏,便是要做這花果山之王的!你敢違抗天意嗎?”
猴群一陣聒噪,隨即安靜了下來。
天意!
石猴喊出天意二字,自己都吃了一驚,天意如此,但我要行我意。
一切都是搶來的。
水簾洞在哪兒?我要采取主動。
石猴站在斷崖上,對麵的瀑布雖僅有丈許,一躍便可到達。但對麵山崖被瀑布飛流衝洗得如鏡麵一般光滑,並無可攀援之處,這要是跌落下去,恐怕九死一生。
石猴心裏不禁打起了鼓,思量著,西遊啊西遊,你可莫要負我。正作勢欲躍,隻聽後麵傳來一陣驚呼,不知是哪隻小猴亂叫一聲,自己嚇得一分神,腳下一滑,便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