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學七十二變(1)(2 / 3)

就在石猴驚恐時,那瀑布之中似乎傳來一股吸力,將他直接收了進去。

道可道

石猴站在一座橋上,驚魂未定。身後嘩嘩的水聲提醒他,他依然活著,在這個西遊的世界裏。橋長三丈,石猴一步一步走過。每走一步,石猴的心靈都經受著巨大的衝擊。

道!

誰的道?

一字一句刻在了石猴的心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時間似快似慢。那念經聲並不快,石猴走得也不慢,但《道德經》《過現因果經》《莊子》三部經書聽完,石猴恰好走過了僅三丈長的鐵板橋。

那誦經人歎了一口氣道:“三卷經文,生出造化良多,福兮禍兮?且自珍重吧。”

造化!那又是什麼東西?石猴神思飛揚,正在馳騁九天,被這聲音一下子喚了回來,立刻發問道:“你是誰?”

千丈方圓的水簾洞,空蕩蕩的,哪裏有人。

石猴帶眾猴進了水簾洞,眾猴依前約拜他為王。石猴將群猴分成四隊,分別由四隻老猴管轄,叫他們將水簾洞內布置得花團錦簇,五彩繽紛。

安置好了群猴,石猴自己尋得一間石室,關上房門,開始思索這水簾洞的奧秘。

水簾洞內有碑文有家當,石猴適才指揮小猴清理洞府時,發現石灶內居然有未滅的火灰!這一切都說明,水簾洞不是一個天然的洞府,而是有人住過的,便在石猴跳入的前一刻人去洞空,顯然,這是送給石猴的一份大禮。

送禮這人究竟是誰?

無支祁

轉瞬便是一年時光,石猴還在等。他要走,離開花果山,自從他被吸入水簾洞,便知這《西遊記》背後隱藏著大秘密,美麗的花果山不過剛剛掀開幕布的一角。

終於,石猴朝思暮想的那一天到了。

一隻老猴突然倒斃。

眾猴驚恐,石猴立即沉吟道:“今日我族類又少一員,想想你我將來也必有這般遭遇,墮入輪回之中,此時之歡樂,不知還有多少日子?”

話音剛落,那通臂猿猴忙上前道:“大王若真有此心,真乃我族類萬千之喜!”

“喜從何來?”石猴沒想到那通臂猿猴比自己還迫不及待。

“大王豈不知這天地間有三等人不受閻王所管,分別是神聖、仙、佛,若能尋得大神通之人,學些法術本領,就可躲過輪回,永生不滅了。”

石猴假裝驚訝道:“竟有這樣的事,你可知他們居於何所?”

通臂猿猴竊喜道:“便在古洞仙山之中,這四大部洲皆有仙蹤。”

石猴一拍石椅的扶手,喜道:“好好好,我明日便下山去,尋一個長生不老,叫你們也跳出輪回,永享天倫之樂。”

通臂猿猴大喜,連連拍手道:“明日我等大擺宴席,遍尋鮮果,與大王餞行!”

石猴怎能不知通臂猿猴的心思,心道,你巴不得我不回來,你自己便重為東山之王才好吧,可惜啊可惜,你在這猴群中也算有些心機了,憑借你的眼界能力,如何能知曉這世界的規則?

第二日,眾猴折鬆編筏,歡飲一場,石猴便撐著一根竹篙,帶了些瓜果,漂洋入海。空中浮雲朵朵,陽光和煦溫暖,一隻胸懷大誌的猴子懷揣著求知若渴的心,踏上了征途!

海上漂泊十餘日,終於到了南贍部洲。偷了兩個饃饃填飽肚子後,石猴不禁自問,自己現在該往哪裏去?

按照《西遊記》中的情節,石猴在南贍部洲尋訪仙人八九年沒有結果,又去了西牛賀洲,然後才遇見須菩提祖師。但是石猴知道,須菩提祖師這個人在《西遊記》中是一個另類的存在:正所謂不知自何處來,不知往何處去,似乎他的存在僅僅隻是為了教一教孫悟空而已。自己現在若直奔西牛賀洲而去,十有八九須菩提祖師是不在的。

前思後想了許久,石猴也沒個主意,便在這地界閑逛起來。他滿身毛發,尋常人見了他避得遠遠,眼見與凡人難以相容,心裏甚是鬱悶。石猴徑直向北,隻想找一處荒山,挨過這八九年時間再作打算。

一路走著,不知不覺中寒暑交替,已過了一年半光景。石猴隻覺越走越冷,已進入了一片不毛之地,此處高山聳立,攔住了去路,周圍一個人家也不見。

這一日,天空中飄起了鵝毛大的雪花,頃刻間世界一片銀白。石猴無心欣賞雪景,隻想找一處山坳,避風躲雪。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山窩窩躲了起來,石猴已是凍得哆哆嗦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