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歸順曹操1(1 / 3)

第一章 歸順曹操1

公元201年,當時正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災禍不斷。手中握有軍權的軍閥們各自割據一方,都自稱是真心保護漢朝皇帝的;實際上,卻各自懷有野心,都想稱王稱霸。要想達到稱霸的目的,光擁有一點軍事實力當然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占有人才,隻有把天下的文臣武將都收攏到自己的部下來,才有獲得勝利的可能。於是,在爭權奪利、互相攻擊的戰爭中,又多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爭奪人才的戰爭。

當時,在眾多的割據勢力中,曹操的勢力很大。曹操當時是漢朝皇帝正式任命的大司空,掌握著天下兵馬大權,他坐鎮首都,皇帝也懼怕他的實力,對他言聽計從。曹操所喜歡的人,一夜之間就能從一個窮漢變成耀武揚威的大人物,所以,一些想求得功名富貴的文武人才紛紛投靠曹操,對曹操拚命效忠;加上曹操確實有雄才大略,能夠識別人才、使用人才,所以,一時間在曹操部下集中了許多傑出的文臣武將。

當時,在京城有一個青年名叫司馬懿,字仲達。司馬懿出生在貴族家庭,祖上幾代都是漢朝的大官,直到東漢末年,他的父親、哥哥都還是朝廷重要的官員。司馬懿從小便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又和朝廷的一些大官來往,經常聽他們談論國家大事,對國家的政治、軍事情況便很有自己的主見。到他家來的人,都對司馬懿非常器重。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關係很好,也很佩服司馬朗的學識。自從見了司馬懿之後,崔琰大為驚訝,對司馬朗說:“您的弟弟司馬懿將來一定是個傑出的人才!您雖然很了不起,但和您的弟弟比起來,隻怕要差得太遠太遠!”南陽太守楊俊,是當時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他見了司馬懿,也認為這個年輕人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不是一般的王公大臣所能比得上的。

大家對司馬懿的評價,很快便傳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想:有這麼一個傑出的年輕人,一定要收歸自己的部下,讓他為自己服務。於是,曹操便寫了一封長信,派使者給司馬懿送去。信中寫道:當前,天下不安定,許多軍閥割據一方,我們身為漢朝大臣的後代,要當一個忠臣,這時候應該挺身而出,為國家的統一和安寧做出貢獻。信中還對司馬懿的才能大加讚賞,並說自己如何如何想見見司馬懿,隻要司馬懿答應與自己共同為朝廷效勞,他就會向朝廷保奏,讓司馬懿在重要崗位上為國家建功立業。

使者將曹操的信送到司馬懿家中。司馬懿看信後想:“當前,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在拚命擴充實力,沒有哪一個是真心保護皇帝的,都有著或大或小的野心,曹操自己恐怕也是一個大野心家,漢朝江山眼看就要不保,我去保他幹什麼?”司馬懿又想:“曹操手下有那麼多能幹的文武人才,要我去幹什麼?無非是想把我控製起來。再說,不用多久,曹操就有可能稱王稱霸,我何必去幫他打天下?弄不好,自己還要在曆史上落個不好的名聲。”司馬懿又想:“男子漢大丈夫生在這樣的亂世中,正是時勢造英雄,我要幹就自己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為什麼要去替曹操賣命?不去!不去!”

司馬懿考慮妥當後決定給曹操寫一封信,告訴他自己不想當官,隻想一輩子讀書寫作,過逍遙自在的日子。信中,他將曹操的雄才大略大大地讚揚了一番;對曹操聘請自己感到非常榮幸,申明自己一沒武藝、二沒天才,幹不了什麼大事,還是任著自己的性子過閑散的生活好。信寫得很客氣,但是卻硬邦邦地回絕了曹操。

曹操接到司馬懿的信後,對司馬懿拒絕合作感到有點生氣。本來,如果司馬懿一下就同意的話,可能曹操並不一定重視他;可這麼一拒絕後,曹操反而重視起來,一定要把司馬懿爭取過來。

但是,曹操也很明白,如果再寫信去邀請,司馬懿肯定還會拒絕的,不如過一段時間再說。在這一段時間裏,他暗中派人察看司馬懿在幹什麼,是不是真的在讀書逍遙。派出去察看的人不久便向曹操回報:“司馬懿讀書倒是真的,但讀的都是治理天下的書和行軍打仗的兵書,日常來往的都是當朝有名的能人,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往往一談就是幾天。”曹操聽了,心中冷笑:“你司馬懿胸有大誌,卻不願為國家出力,想幹什麼?”便又寫了一封信,這次可不像第一次那麼客氣了,已經帶有命令和責備的口氣,批評司馬懿不願為國家盡忠,用大道理來卡司馬懿。

司馬懿看了曹操的第二封信後,心中連連叫苦:想不到自己給曹操盯上了,這回再拒絕,恐怕不好辦了,隻好來個軟拖的辦法。司馬懿打定主意就是不想去,便回了一封信。信中說自己從小身體很弱,得了一種腿腳麻痹的病,沒有治徹底,經常發作,最近又發作起來;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厲害,成天睡在床上,不能行動。他說等自己病好了以後,立即來報到。

曹操接到回信後,明知司馬懿在說謊,非常生氣,便想察看司馬懿是不是真的生病了,派了一個武士夜晚潛入司馬懿家中,看司馬懿是不是真的生病睡在床上,如果沒有病,立即強行將他請出來。並交代這位武士說:“你可以采取一些辦法試試他,看他到底能不能動彈。”武士領了曹操的命令,笑著點頭而去。

司馬懿回複第二封信以後,立即臥床裝病。他知道曹操的性格,曹操想辦的事情,非辦成功不可,自己用生病的理由回絕了他,非得裝病不可。他便派幾個傭人成天服侍自己,自己睡在床上一動不動。

這天晚間,接受命令來刺探情況的武士身藏匕首,穿著一身緊身衣,用黑布蒙住麵孔,隻留兩隻眼睛在外麵,深夜從房上跳進司馬懿的家中。他偷偷地摸到司馬懿生病居住的臥室窗子底下,屏住呼吸靜聽室內的動靜,聽了半天也聽不出什麼來,便悄悄地將窗戶用匕首撥開一條縫向裏麵看:隻見屋裏燈火通明,司馬懿睡在床上,旁邊站著兩個傭人,時刻準備伺候司馬懿。司馬懿仰臥在床上,一條左腿伸得筆直,長久不動。這個武士心想:看他手也能動,右腿也能動,隻是左腿不動,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病,我何不試他一試?想到這裏,武士心生一計:他拿出匕首,縱身打破窗子,跳進房中,直向床上紮去!在這樣的形勢下,人出於求生的本能,一定會做出反應:如果司馬懿的腿能動的話,他一定會本能地跳起來保護自己,那就會暴露出裝病的真相來。可是,司馬懿卻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隻是口中大叫“救命!救命!”武士這一匕首故意紮在床邊上,離司馬懿的腿還有一點距離,見司馬懿一動不動,顯然是真的病得厲害。目的達到,武士也不多話,仍然一個縱身從窗子裏跳了出去,待到司馬懿家人來追時,武士早已翻過院牆,一溜煙地跑得無影無蹤了。

其實,司馬懿非常警覺,早知道有人在窗外偷看,估計是來察看自己“病情”的,故意一動不動。當武士的匕首向床上紮下時,他本能地想跳起來反攻,但腦子裏念頭一閃:“這是探我虛實,拚著吃一刀,也不能動!”於是,一動不動,幸好不是真紮,他卻嚇出了一身冷汗。待武士回去向曹操原原本本彙報以後,曹操這才打消了要司馬懿立即出來為自己服務的念頭。

幾年後,曹操基本上穩定了中原大局,當了丞相,便廣招天下賢能的人才,這時他又想到了司馬懿。這一回,曹操來硬的了,派出一位將軍,持自己的手書去“請”司馬懿,如果司馬懿同意則罷,如果再不同意,立即綁起來,下到監獄之中。

一行人來到司馬懿家門前,守門的向司馬懿通報,說曹操又派出一員大將,帶著許多軍馬來“請”他到丞相府去。司馬懿一聽,知道這回再也無法拒絕了,便親自出來迎接,拱手道謝,立即收拾了一下,跟隨來人客客氣氣地來到丞相府。曹操見司馬懿到底歸順了自己,很是高興,對司馬懿也非常友好。從此,司馬懿便開始了他一生治軍治國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