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愛與恨,生與死1(1 / 3)

第五章 愛與恨,生與死1

人生就像一家糖果店,貨物應有盡有,形形色色——卻全部都是用同樣的糖漿做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命運如何坎坷不平,我們都應該坦然麵對。人生不可能永遠幸福,也不可能長久地陷於不幸。正所謂“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態。”

性 欲

按語:

性欲是生存意誌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點。是一種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彙集。惟有借此才得以與其他現象結合,使人類綿延永續。

性的關係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任務。它是人類一切行為或舉動之不可見的中心點,戴著不同的麵具,到處出現,愛情事件,是戰爭的原因,也是和平的目的;是嚴肅正經事的基礎,亦是戲謔玩笑的目標;是智慧無盡的源泉,亦是解答一切暗示的鑰匙——男女間的眉目傳情、互遞暗號等這一切都因愛情所致。不但年輕人,有時連老人的日常舉動,都為它所左右。純潔的少年男女,經常沉湎於愛情的幻想,一旦與異性有了關係的人,更不時為性愛問題而煩惱。

戀愛,所以始終能成為最豐饒的閑談題材,在於它的根底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但這人人都關心的重大事項,為何總要避開他人耳目,偷偷地進行呢?頑固的人甚至裝出視若無睹的姿態。這顯示出這個世界是多麼奇妙可笑。不過,話說回來,性愛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世襲君主,它已意識到自己權力的偉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襲的寶座上,以輕蔑的眼神統治駕馭著戀愛,當人們盡一切手段想要限製它,隱藏它,或者認為它是人生的副產物,甚至當作毫不足取的邪道時,它便冷冷地嘲笑他們的徒勞無功。因為性欲是生存意誌的核心,是一切欲望的焦點。不獨如此,甚至人類也可說是性欲的化身,因為人類的起源是由於交接行為,同時兩性交合也是人類“欲望中的欲望”,並且,惟有借此才得以與其他現象結合,使人類綿延永續。誠然,求生意誌的最初表現僅為維持個體而努力,但那不過是維護種族的一個階段而已,它對種族的熱心,思慮的縝密深遠,以及所持續的時間長度,都遠遠超出對個人生存所做的努力。因此說,性欲是求生意誌最完全的表現和最明確的形態。

性欲是一種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彙集,而且,如獲得個人式性欲的滿足——針對特定的個體,就能讓人感覺到擁有一切,感覺置身於幸福的海洋或是獲得了幸福桂冠;反之,則感到一切都失敗了。

性 愛

按語:

性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無論時空、無論地域,有人存在的地域就有性愛,性愛是所有戲劇作品的主要題材,這裏既有悲劇,也有喜劇;既有浪漫劇,也有古典劇,世上沒有任何題材比性愛更能吸引人的興趣。

性愛是所有戲劇作品的主要題材,這裏既有悲劇,也有喜劇;既有浪漫劇,也有古典劇;既有出自印度的,也有產自歐洲的。性愛是絕大部分抒情詩和史詩作品的素材。

我們有過的經曆證實了我們對某一異性的熱烈,但可被控製的喜愛,在某些情形下,會演變成一種強烈無比的激情。到了這時候,人們就會不顧一切險阻,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難。為了滿足這一激情,人們甚至毫不猶豫地拿生命去冒險;倘使這一激情確定無法獲得,人們甚至甘願放棄生命。這樣的實例不勝枚舉,英文和法文報紙所登的警察報告就是對此學說最好的證明。不過因這一狂熱激情而進入瘋人院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當然,每年我們還會聽說一兩樁動情的殉情案例:當事人由於外在因素的阻撓而無法結合,最後選擇共赴黃泉。這樣淒絕的愛情讓人心靈顫抖,同時也讓人頗感費解:如此相愛至深的人,為何會采取這最極端的手段:脫離一切關係,忍受多種不便,把這對於他們來說至高無上的幸福,連同自己的生命拱手讓出。至於那些平淡的愛情,每天我們都有目共睹。

所有的愛欲激情,無論它擺出一副如何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都隻是植根於性欲之中,它的確就是一種更清楚明確、具體特定、在最嚴格意義上個人化了的性欲。牢記這一事實以後,我們現在來考察一下性愛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僅在戲劇和浪漫小說裏,同時也在這世界的現實生活當中——在這裏,性愛表現為至為強勁、活躍的推動力,它僅次於對生命的愛;它持續不斷地占去人類中年輕一輩的一半精力和思想;性愛是幾乎所有願望和努力的最終目標;至關重要的人類事務受到它的不利左右,每過一小時人們就會因為它而中斷正在嚴肅、認真進行的事情,甚至最偉大的精神,頭腦也間或因為它而陷入迷惘和混亂之中,它無所顧忌地以那些毫無價值的東西幹擾政治家的談判、協商和學者們的探索、研究;它會無師自通地把傳達愛意的小紙條和卷發束偷偷地夾進甚至傳道的夾包、哲學的手稿裏。每天它都挑起或煽動野蠻者之間的爭執鬥毆,解除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聯係,破壞最牢不可破的團結,它要求我們時而為它獻出健康或生命,時而又得奉上財富、地位和幸福;它可以使先前誠實可靠的人變得失去良心、肆無忌憚,把一直忠心耿耿的人淪為叛徒。總之,性愛就似一個充滿敵意的魔鬼——它執意要把一切都顛倒過來,弄成一團糟。

古往今來,文學家樂此不疲地通過無數事例把愛情的這些心醉神迷和傷心欲絕表現出來,因為沒有任何其他題材能比性愛更加吸引人們的興趣。由於這一題材涉及種屬的喜怒哀樂,而其他各類題材隻關乎個性的事情。所以,它與其他題材的關係就像一個實體與這一實體的某一表白的關係一樣。正因為這樣,一部戲劇如果缺少了愛情情節,那它就很難吸引觀眾的興趣;並且,無論人們如何周而複始地重彈這一老調,它也永遠不會有窮盡的時候。

愛欲所帶來的渴望和思慕——這同樣是各個時代的文學家運用難以勝數的方式沒完沒了地抒發,但又永難窮盡的主題;他們甚至做得還遠遠不夠。這種渴望和思慕把得到某一特定的好與享受無盡快樂的想法緊緊地聯結了起來,一旦想到不可能占有這個女子就會感受到無以名狀的痛楚。愛欲的這種渴望和痛苦不可能出自一個匆匆而逝的個體所能有的需求;這些渴望和痛苦其實是種屬精靈發生的歎息——這種屬精靈在此看到了能夠達至其目的的無可替代的手段;它要麼得償所屬,要麼眼巴巴看著機會失之交臂;它因此發出沉重的呻吟聲。惟獨種屬才會有無盡的生命,並因此具備能力擁有無盡的渴望、無盡的滿足和無盡的痛苦。這些東西現在都被囚困在一個凡夫的狹窄胸膛之內,這也就難怪他的心胸似乎都要爆裂了;並且,盡管胸中充滿了無盡的酸、甜、苦、辣,但卻又無法找到言語直抒胸臆。因此,這些也就成為所有偉大情愛詩篇的素材——這些詩篇據此采用了超驗的、翱翔於塵世之上的形象比喻。一般來說,激情都是在看到對方的第一眼燃起。馬迪奧?阿勒曼在《皆大歡喜》時這樣寫道:深愛的戀人,有誰不是一見就鍾情的呢?在頗負盛名的浪漫愛情小說《阿爾法拉契的古花曼》裏,有這樣一段在描寫愛情方麵引人注目的言論:“人們真要相愛的話,是無需花費很長時間的,也不需要煞費心思和做出某種選擇的,就在初次的惟一的眼裏,男女雙方都已有了某種投契和一致,或者,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習慣說的;他們本身氣味相投,而星宿的某種特殊影響促成了這一件事情。”據此,失去所愛的人,對於熱戀中的人來說,甚於任何其他的痛苦,它不僅涉及個人,而且還涉及個人所具有的長久、永恒的本性和種屬的生命。因此,出於愛情的嫉妒是那樣的厲害和折磨人,而放棄我們的戀人則是所能做出的最大犧牲。一個英雄以慟哭、悲傷為恥,但源自愛情的除外。因為在這裏,慟哭流涕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的整個種屬。在此之前一直壓倒了多種利害得失的榮譽和尊嚴,一旦在性愛,亦即種屬的利益加入戰團,並看到了更大的利益所在以後,就馬上夾著尾巴潰滅了。這是因為性愛相對純粹體的利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不管後者有多重要。

因此,榮譽、責任、忠誠能夠抵擋住其他的誘惑,卻無法抵擋性愛的招喚。同樣,在私人生活裏,沒有哪些方麵比性愛問題更讓人缺乏認真態度的了。那些在其他方麵相當忠誠、老實和公正的人,一旦強烈的性愛,亦即種屬的利益,俘虜了他們,有時會變得輕率和隨便,無所顧忌地做出通奸行為。

一個處於熱戀狀態的人常會有滑稽性的,時而又是悲劇性的表現,這兩種情形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一旦被種屬精靈所占據,個人也就任之擺布,再也不是屬於自己了,這樣他的行為與他的個人就不相一致了。處於強烈的愛欲狀態時,一個人的思想會沾上某種詩意的,崇高的色彩,甚至帶有一種超驗的和超越肉體的傾向;所以,他再也無法看清自己真正的、屬於自然和肉體的目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時此刻的他正受到種屬精靈的鼓勵。

那麼,為何戀愛著的男人把全部身心交付出去,誠惶誠恐地看著對方的眼角,隨時準備著為她做出種種犧牲?因為渴求他的是他身上的不朽部分,而渴求其他任何別的都永遠隻是他身上的可朽部分而已。那種目標指向某一特定好的迫切、甚或熾熱的渴望,就是證實我們那不可消滅的本質內核以及它在種屬延續著生存的直接憑據。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在窮於應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折磨,竭盡全力去滿足沒完沒了的需求和躲避花樣繁多的苦難;人們所能希望的不外乎就是把這一充滿煩惱的個體生存保存和維持一段短暫的時間,在這一片喧嚷、騷動之中,我們都看到兩個戀人百忙當中,互相投向對方充滿渴望的一眼;何以這樣秘密,膽怯、躲躲閃閃?因為這些戀人是叛變者——他(她)們在暗中爭取那要不是這樣很快就會終結的全部困苦和煩惱;他們打算阻止這一結局的到來,就像其他像他們那樣的人在這之前所成功做了的一樣。

戀愛的激情

按語:

戀愛的激情達到一定高度,便會產生新個體。至於新個體開端怎樣?其人生的要點如何?就要看他父母在互相愛戀的瞬間是何種情況而定。

戀人之間愛情的增進,不外乎是希望產生新個體的生存意誌而已。不但如此,在情侶們充滿愛慕的眼神相互交接的一瞬間,便開始燃燒著新生命的火焰,像是告訴他們;這個新生命是個很調和並且結構良好的個體。為此,他們產生需要融合為一體而繼續共同生存的熱望,這種熱望在他們所生育的子女中得到實現,倆人的遺傳性質融合為一,在子女身上繼續生存。反之,男女間若難以激起情愫,甚或互相憎惡怨恨,即使可以生育,其子女的內在體質,亦必是不健全、不調和的。所以,在加多特重筆下,盡管先把莎密拉密絲稱為“空氣女郎”,但後來仍把她描寫成謀殺親夫的恐怖女人,這裏實在隱含著深刻的意義。

因此,兩性之間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緊密的聯結,就是由於各種生物的種族意誌之表現。這時的意誌,已預見到他們所產生的個體,很適合意誌本身的目的和它本質的客觀化。這個新個體,意誌(即性格)是遺傳自父親,智慧遺傳自母親,而同時兼容兩者的體質,但大致來說,姿容方麵比較近於父親,身材大小方麵則多半類似母親。這是根據試驗動物的變種所產生的法則,這個法則的主要言論基礎是:胎兒的大小依據子宮大小而定。至於各人特有的個性究竟如何形成,我們還無法說明,正如我們亦無法解釋熱戀男女那種特殊的激情一般。至於新個體開端怎樣?其人生的要點如何?就要看他父母在互相愛戀的瞬間是何等情況而定了。就像世人所常說的,當男女以憧憬的眼神,互相交會的那一瞬間,便已產生新個體的最初萌芽。當然,這時的幼芽也像一般植物的新芽,脆弱而且易折。這個新個體即所謂的新觀念。一切理念都是非常貪婪激烈的獵取分配予他們的材料,努力著登上現象界。同樣,人類個性的特殊理念,亦以最大的貪欲和最激烈的態度,以便在觀念界中能實現他的目標。這種貪欲的激烈程度,決定於戀人之間的熱情。男女之間的熱情有很多等級,我們姑且將它的兩極端稱為“平凡的愛情”及“天上的愛情”。從它的本質來看,本來是相同的,無所謂等級的差別,隻是若熱情愈趨個人化——換言之,被愛者的一切條件和性質,愈能適應滿足愛者的願望要求——則愈能增加力量而已。那麼,問題的關鍵何在呢?吸引異性的首要條件是健康、力和美,也就是說,戀愛的本錢是青春;其次,當戀情進入下一個階段後,即出現若幹特別的要求,有了這些要求,同時彼此估計能滿足自己的貪心時,感情就能逐漸升溫。但要想產生最高度的激情,則隻有兩個人都覺得非常合適的時候才行,因為,這時父親的意誌(性格)和母親的智慧合而為一,於是,新個體宣告形成。

女 人

按語:

聰明女子是這樣一種女性,和她在一起,你想要她多蠢,就可以多蠢。一個不能使男人感到輕鬆的女人,即使她是聰明的,至少她做得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