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9點,英國倫敦。
數萬名英國民眾31日在首都倫敦遊行,要求政府從亞太和遠東地區撤軍。
示威者在首相府不遠的詹姆士公園集會後開始向首相府這裏行進。一些人舉著標語,要求起訴當局發動對四川軍政府侵略戰爭的首相喬治,一些人抬著硬紙板做的模擬棺材,極力諷刺著喬治內閣政府。
遊行隊伍經過首相府門前時,示威者當眾搗毀了首相喬治的“模擬像”。
組織者說,越來越多英國民眾對現首相喬治感到失望,因為我們不知道四千五百多萬人民的納稅被當局用在哪裏去了,政府至今也沒有公開透明在遠東地區用掉了多少軍費,納稅人支付的稅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福利未給市民們兌現。
英國司法部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為順應民意,不久司法部將對萬縣衝突引發戰爭的英國官員展開調查。
英國財政部在10月1日公布的樣本陳述書顯示:政府在1919年的GDP相比去年同期-7.9%,人均減少118英鎊,美元520元。政府23%的稅收用於福利,19%用於醫療,15%用於養老金,教育占13%,償還國債利息占7%,國防和司法占5%,交通運輸占3%,政府行政開支、文化、環境、住房等分別占2%,但軍費開支,實際上達到了9%左右,多出來的四個指數,就在民眾福利上削減了。
“反戰父親”卡爾在示威者中宣稱,是喬治首相這個老混蛋害死了他兒子,浪費了納稅人的錢,他是毒柴者。他呼籲示威者在倫敦首相府門口安營紮寨,持續抗議。卡爾的兒子在遠東艦隊“牙買加”號巡洋艦上服役,今年8月份失去聯絡,至今沒收到政府的死亡通知書。卡爾一樣的示威者有6人,他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家屬。
卡爾和其他6名示威者隨後遭警察逮捕。
1日這天,在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等城市,數萬名示威者喊著反戰口號,抬著模擬墓碑走上街頭,要求英國政府撤回在海外的所有部隊。
在倫敦,數百人聚集在詹姆士公園一處征兵點外舉行反戰抗議活動。一名示威者對《泰晤士報》記者說:“目前參加示威活動的人不多,但很快會有更多的人聲援我們的。大家對海外戰爭已經厭透了,特別是不透明的毒柴政府!”
英國首相喬治正在與張伯倫會談期間,迫於民眾壓力,由喬治出麵,於1日下午兩點,喬治再次在宴會廳進行新聞發布會,首相喬治表示:英軍將在1919年底前將停止在亞太四川地區的一切軍事活動。
當地時間1日晚喬治與張伯倫會談,計劃於10月中旬趕赴遠東視察駐紮在印度的英軍官兵,隨後返回倫敦,正式與張伯倫完成政務交接。
1日上午,喬治首相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英國計劃在1919年後將亞太軍事基地減少到4個,但沒有透露剩餘士兵的數量。
目前,英國在印度有約5900名士兵。自今年英軍開始在亞太地區實施軍事行動以來,英方死亡、失蹤人數已達2850、450人。喬治首相表示,今年年底前完成撤軍後,英國將隻保留少量“後勤和培訓人員”。
美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資本家乘機發了橫財。美國戰時推行的“調節經濟生活”的政策,保證了資本家獲得比戰前更多的利潤,可是給“工人(和一部分農民)造成了軍事苦役營”,使工人階級的處境進一步惡化。
今年9月,在共產黨人福斯特領導下,美國鋼鐵工人大罷工,總共有36.5萬鋼鐵工人的罷工鬥爭席卷了賓夕法尼亞、印第安納等10個州50個城市,參加這次罷工的工人達400多萬,出現了美國工人運動史上空前未有的罷工高潮。
美國總統威爾遜最近根本顧不上亞太局勢,政府麵對國內罷工的形勢,威爾遜采取了這樣的對策:先摧毀礦工罷工,然後全力鎮壓鋼鐵工人。
的確這樣做了,效果不錯,威爾遜開始了第二階段行動。
首先對罷工的礦工進行威脅,一麵利用右派工會領袖從內部進行破壞,終於使礦工的罷工被瓦解。
接下來的第三個階段:當礦工鬥爭一平息,當局就又立即出動大批軍警,用血腥鎮壓的方法來對付鋼鐵工人,大批工人遭到殺害,幾千人被捕。
威爾遜政府現在的精力主要用在對付工人身上,暫時沒有時間介入亞太地區的軍事政治事物,這一次的工人運動高潮必須鎮壓下去,哪怕是用血腥手段也在所不惜。
法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是戰勝國,通過《凡爾賽和約》收複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奪取德國一些殖民地,但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嚴重困難,政局不穩。在1919年,法國在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建立了馬奇諾防線,並且與東歐的各新興小國結成"小協約國"聯盟,防止德國和奧地利的複興,暫時無法顧及到亞太地區爭端。
法國總統克裏孟梭在總統府強烈譴責了四川軍政府襲擊中立國船隻,造成法國遠東艦隊損失6艘艦船,1艘3200噸巡洋艦,4艘炮艦,1艘補給船,陣亡士兵1581人,失蹤477人,要求四川軍政府給予解釋,並賠償法國損失3000萬法郎。否則法國有采取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權利!
俄國。
1917年11月7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這次革命導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革命擴展到俄國各地。由於俄國長期在法國貸款,經濟發展受法國限製,俄國國內有一千多萬人男子被拉去當兵,內戰期間傷亡數百萬人。前線很多士兵沒有鞋子,甚至幾個人共用一枝槍。國內大片耕地荒蕪,工廠倒閉,物價飛漲,食物極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連一個麵包都買不到。同時國內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俄國民眾簡單地為了“麵包”而戰。
幾乎兩個政府先後發表聲明。
布爾什維克黨派發言人稱:“四川軍政府的武裝很像俄國革命,為民族解放,抵抗西方帝國主義做出了重大貢獻,俄國遠東艦隊司令彼得洛夫斯基擅自指揮艦隊入侵四川,得到了應有懲罰,當局希望與軍政府高層展開對話並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