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一方案大家都讚同,闖王肯定會同意這一方案。
李來亨本來就是來勸說闖王改變策略的,但是,他聽說洪承疇已經出現在潼關,他改變主意了。既然洪承疇來到了潼關,一切都會在他的算計之中,折回去,也好不到哪裏去,況且,回商洛山的史實是李自成最不成功的結果。現在討論的方案,和史書上記載的大同小異,沒有本質出別,稍有不同那也可能是記錄時文字上的差異而已。所以,現在看到的應該就是正史。結局也就會完全一致。
李來亨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闖王,我有一個主意,闖王出東路,打闖字旗,選幾員大將往南折,這叫虛虛實實,讓洪承疇弄錯方向。”李來亨說。
又是一陣沉默。
這主意有道理,和洪承疇鬥智,必須反其道行之。但是,太凶、太險,衝過潼關,又沒有接任,數百裏才能進入伏牛山脈,即使突出重圍那也沒多少生機。不行,肯定不行。大部分人這麼想。
“然後呢?”
一直在聆聽的闖王問。顯然,他對這一建議有些動心。
“突出重圍後,直奔伏牛山脈。”李來享說。
“那可是八百多裏啊。誰來斷後?”劉宗敏問。
“我!”
李來享說。
“你?給你多少人馬?”
“兩百多。就我的本部人馬就行。”
再一次沉默。李來享近半年確實給人一個全新的印象,就連他父親李過也似乎對兒子有種陌生感。他這主意不錯,但有很大漏洞。漏洞在於誰能抗擊追兵?現在,即使所有兵力都交給李來亨,對於洪承疇的數萬精兵,那也是不堪一擊的。
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別胡鬧!”李過慍怒。
“闖王,我有三分把握。”李來亨說。
眾人駭然。
來亨這孩子,最近怎麼這麼英勇無比?半年前,他比李雙喜,張鼐差了一大截,現在反倒是他們兩個加起來也比不上他了。但是,戰場上,勇氣固然重要,不過,勇氣超出了一定限度,那麼,勇氣就是致命的東西了。
“如果今晚的計劃能夠成功,那我就有六分的把握了。”李來享再補充一句。
什麼計劃?眾人凝神細聽。
“刺殺洪承疇!”
“噢!”
“不行,這事絕對不行。來亨,你的計劃可以考慮,但是,刺殺洪承疇的計劃必須取消,這是不可能的事,白白的把命丟掉,還不如明天在戰場上多殺幾個敵人。好,明天我們按照來亨的想法,繼續東進。宗第,你南折,突出去後你就在商洛山打我的旗號發展武裝。老劉,具體的部署由你安排。”李自成最後下決心說。
劉宗敏略微想了想,隨即把明天的計劃說了遍。袁宗第是劉宗敏之後最有才華的將領,獨擋一麵在陝南開展遊擊非他莫屬,所以,他帶幾員偏將假裝是李闖王,往南衝,其他大部分就和闖王往東去。他計劃,一旦突出包圍圈,闖王輕騎前進,帶領小部分精兵,一路上絕不戀戰,直奔伏牛山。斷後部隊分三個梯隊,第一路,田見秀和李過領兵,堅守不住後再往後撤;第二路,李來享的兩百精銳,如果突圍時損失慘重,就加上張鼐的本部一百多人,至少可以阻緩一下敵人的進軍速度;第三路,就是他劉宗敏了。
這種布陣是典型的劉宗敏風格,敵人一般到了第三道防線基本上就成了強弩之末,沒有什麼銳氣了,這時,用上最強的一股力量一擊,往往就可以把敵人徹底打敗。
李自成很滿意這種安排。
但是,李來亨知道,明天不是一股兩股敵人,“三而竭”不會實現,麵對的是排山倒海的一波又一波攻勢,唯一可行的是,讓敵人的首腦指揮不靈,闖王才可能安然脫險。
李來亨暗中繼續按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