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林峰要結合他手中的資料好好規劃一下,首先要發展鋼鐵冶煉,鋼鐵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礎,後世中國就是因為冶煉不出合適的鋼材,導致各種工程項目要麼停頓,要麼高價購買外國鋼材,特別是特種鋼材這一塊。
台灣雖然沒有鐵礦資源,但是月球有啊,月球上的鐵不僅豐富而且易開采,這樣冶煉廠原料解決了。剩下就是設備和技術了,現在林峰最不缺的就是技術和設備,他缺工人,台灣沒有足夠的產業工人。
短期內隻能靠智能機器人解決了,還要想法外聘一些,不過外人終究不讓人放心,什麼時候台灣有了自己的產業工人才算徹底解決問題。
有了鋼材作為工業原料,那麼汽車工業就可以發展起來了。這各行業最重要的是發動機行業,雖然到了星際時代這種隻在陸地上跑得的車已被那種可以上天入地的車淘汰,各大汽車商已不再生產這種車。
但是還是有一些古董愛好者為自己專門保留一些作為娛樂享受一下,這些發動機設計資料林峰超級戰艦都有,都是一些發燒友沒事收集的,現在都便宜了林峰。
有了這些資料還不行,關鍵是機械加工能力,特別是精密加工能力,如果這兩方麵不達標的話,即使林峰有先進的技術資料依然無法轉化成實際成果。
想到這裏林峰開始整理一些資料,逐步完善台灣經濟發展綱要:一、十大建設1)核能發電廠實際上這是一個核聚變發電站,目前世界各國掌握的是不可控的核聚變反應如氫彈,隻有林峰這個來自星際時代的人的掌握著可控核聚變技術,這種技術在星際時代最為普遍,對於現代人來說則完全陌生。
當然了為了掩人耳目,還要建一座核裂變發電廠,同時為了安全,防止核泄漏林峰都要采用已經成熟的技術,材料設備都要由超級戰艦裏的小型工廠來製造。
2)大煉鋼廠這也是重中之重,為了防止依賴外國鋼品太深,並解除過去因鋼源不一,影響產品精度的缺點,決定在高雄的中國鋼鐵公司的基礎上引入新技術和設備,對其進行產業升級和改造,逐步將其打造成為世界頭號鋼鐵企業。
3)大造船廠將中國造船廠和台灣造船廠合並,將合並後總部遷往基隆,整合兩廠的資源結合林峰的技術和設備打造中國的造船業。
4)石油化工產業在高雄開發兩處石化工業區—“仁大(即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和“林園石化工業區”。興建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提升台灣的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及化學品工業之發展,減少國內工業對外的依存性,且將增加下遊加工產品在外銷上的競爭力。
5)汽車及發動機廠這個一定要建,中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汽車,一定要有自己的‘心髒’。台灣要舉行賽車比賽,要看著中國人的自己造的車超越歐美和日本的。
6)航空航天飛機廠7)半導體產業園8)計算機信息技術中心9)生物及醫藥科研基地10)全台灣鐵路及高速公路、港口、機場計劃包括南北高速公司、中正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北回鐵路工程、蘇澳港工程、台中港工程這些都是林峰結合蔣經國主政時提出的十大建設計劃,再加上自己後世一些經驗弄出來的,這些都是要在七十年代初的五年內完成。
事實上,由1950年到1970年大約二十年間,台灣已完成由農業生產到輕工業生產的初期累積,接下來勢必要進入重工業的發展階段,可以說林峰這個計劃對台灣經濟來說都是一場及時雨。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完美實施,台灣整體實力將上升一個台階。
這時蔣經國走了進來,看了林峰一眼,說:“父親已經同意我們的計劃,從今天起台灣的對外戰略將發生變化,他也將隱居幕後,台灣的未來將由我們來掌控”。林峰有些擔憂地說:“總統身體不要緊吧?”
“年齡大了,不過不要緊”
“你來看一下,我剛剛整理台灣近期的投資計劃,我們的財政可以支持嗎?”
“明天召開財政部會議我們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