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在非洲拉開了全麵反攻的序幕後,非洲這個貧窮而豐饒的大陸再次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雖然幾個大國都不滿中國獨自吞並非洲,但他們限於自身實力不濟,隻好眼睜睜看著中國一步步蠶食掉整個非洲大陸。
當然,中國在行動當中也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幾個和中國交好的盟國外,其他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是對中國介入非洲表示驚懼。再加上曆史上非洲長期受西方文化影響,使得一部分國家天然的對西方要比對中國友好。
15世紀中期起,歐洲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走到了“擴張時代”。歐洲人正是在這個時期,通過新航路的開辟,開始向世界大規模擴張和殖民。在其後的450年間,整個西半球和亞洲的重要部分都被置於歐洲的統治和控製之下。歐洲早期殖民擴張的確伴隨著*裸的掠奪與壓迫。
西方殖民擴張時代,實際也是西方文明擴張的過程,其方式是軍事與經濟和政治並舉,其他人類主要文明如儒家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在與西方文化的對撞和衝突中,不得不屈就於有著強大生命力的西方文明的影響,以至在100年之後,幾乎所有的國家或地區在相當廣度和深度上建立起了西方式的社會管理結構(包括共產製度也是西方文明的產物)。
西方贏得世界絕對不是僅僅通過暴力,而是通過其思想、價值和宗教的無比優越。
中國要想打破西方文化對非洲的影響還應該在傳統文化上做文章,必須依靠目前強橫的國力,強行將中國人奉行的一套行為準則引入到非洲,來代替非洲人所尊崇的西方文明。同時為了增加非洲人仇恨西方人情感,林峰開始命令文化和情報部門在已經收複的地區對西方的殖民曆史進行反攻清算。
結果西方人一樁樁罪行被揭露出來,其中最讓非洲人感到憤怒的就是大量的非洲人以不那麼舒服的方式進入美洲,在美洲開花結果,世代為奴;非洲的資源以接近於白送的代價輸入西方,他們的經濟命脈毫不爭議地受西方控製,甚至政治權力也掌握在西方人的手裏。
再加上現代乘著非洲的混亂和貧窮,殖民者重拾掠奪與壓榨的營生,它們拉一派打一派,以此維護其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控製;它們送去那裏無法生產的就算是最簡單的工業製成口,運走當地的源料,通過巨大的差價,賺取令人驚掉下巴的利潤,這種利潤究竟有多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非洲某窮國一卡車的咖啡豆,賣不倫敦出高級夜總會一壺咖啡的價錢。當然非洲人窮成那樣,一般的人自不會去喝那麼貴的咖啡,但一些日用品是要的,要就得給大價,誰讓你不會生產呢?有些時候,西方人也會做些‘好事’,比如給那些窮國一些糧食金元什麼的援助,但這種援助不是白給,得有條件的,這些條件說的時候一般都很冠冕堂煌,實際的結果就是使那些受助國更加混亂,或者是對援助國依賴更深。
隨著中國在非洲對西方人進行反攻清算,讓整個非洲的反西方情緒頓時高漲起來,再加上旁邊有中國為其搖旗呐喊,使得這股聲勢一下子席卷整個非洲大陸。而中國也乘機在非洲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中國對西方殖民體係的衝擊真正開始了,這是一條不見硝煙的戰爭,它的難度不亞於趕走外星人侵略者。中國利用其龐大的生產規模,其大量的中國製造使得非洲人慢慢接受了中國產品和文化。
其中更要命的是,中國人還幫助非洲人發展自己的工業,這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蘇丹的達爾富爾。蘇丹是一個自然資尤其是石油非常豐富的國家,但它自己不會煉油,甚至還不會采油,中國人到來之前,那裏的人是把油礦以極低的價錢賣給西方人開采,把石油運出去,然後換回自己需要的石油製品,中國人來之後,幫他們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教他們如何開采,如何提煉,經過不長的時期發展,有了自己的工業體係,它能自己開采了,也能自己煉了,不單是油,別的工業品很多自己也能做,再不用高價從國外進口了。
這裏是中國在非洲建立的一個樣板政府,以後所有的非洲國家都要以蘇丹為榜樣,這是他們接受中國文化和幫助第一步,相信不久之後,這裏就會變成中國的非洲。為了盡快讓蘇丹走上富強,中國向戰後的蘇丹提供近百億的經濟援助,包括公路、鐵路、機場等一係列基礎設施,同時還有各種工廠,蘇丹很快在中國的幫助下穩定了國內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