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方麵俘虜了一艘英國的戰略導彈潛艇,但是可惜的是並沒有從他們口中獲得其他襲擊分隊的任何信息。原來在行動開始之前,歐洲人一共組織了5艘戰略潛艇擔當此次任務,每艘潛艇的官兵隻知道自己要執行的路線和行進路線。這樣可以避免出現被俘一艘導致全軍覆滅的情況出現。
此時,林峰麵色嚴峻的站在地下指揮中心,聽著參謀人員向他彙報海軍將士是如何俘虜敵人核潛艇,初戰告捷確實是很振奮人心的一件事。
“上報軍委,為此次行動中所有將士請功”
中國目前隻找到了一個目標,還剩下四艘核潛艇不知所蹤。從俘虜的複仇號可以看出,敵人每艘潛艇上攜帶的核彈頭數量不是很多,大概在2-4枚之間,都是當量在百萬噸級的戰略核彈。
要知道當年美國在日本投放的核彈當量還不到2萬噸,由此可知,一旦這四艘核潛艇成功躲過了中美兩國的搜索,並向美國或者中國發射了數枚核彈,將會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正是因為傷害太大了,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希望悲劇發生,兩國領導人如今都在焦急的等待前線部隊的消息。林峰作為坐鎮第一線指揮的領導,他內心深處比別人更加的焦慮。
“其他部隊還沒有消息嗎?巴倫支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峽,難道還沒有發現敵人的任何蹤跡?”
正當林峰在指揮部焦急的等待消息的時候,在白令海峽出現了一個不速之客。白令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它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
北連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中國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
白令海峽正中間有代奧米德群島,西麵是中國的西伯利亞,東端是美國的阿拉斯加州。
而此時的白令海底是如此的精彩,那麼的令人迷戀:在寒冷刺骨的海底,到處是海蛇尾(一種無脊椎棘皮動物)、大蜘蛛蟹、海星、海膽、海參、海百合……等動、植物在活動,到處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9日淩晨2:48分,活動在北冰洋波弗特海的俄羅斯戰略核潛艇開始有了動靜,一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裏?多爾戈魯基”號正悄無聲息的向巴羅角方向前進,準備經白令海峽到西太平洋去。
“北風之神”級潛艇長170米,艇寬13米,艇高10.5米,排水量1.7萬噸,最高航速26節。艇上裝有16個導彈發射筒、12枚洲際導彈(射程1.5萬公裏)以及其它潛對空導彈和魚雷。
與此同時,潛伏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長達數十日的中國北海艦隊海軍的一艘帝皇級核潛艇已接到上級的作戰命令。
此刻,艇長正召集全潛艇指戰員們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同誌們,剛才接到我總參林總親自下達的指示:核戰危機問題已進入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希望我們能夠想方設法俘虜或者擊毀歐洲人戰略潛艇,以防止對方經白令海峽到西太平洋去為非作歹。”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立即啟動第一套作戰方案:派遣我們反潛機作戰分隊馬上進入空中值勤位置,收集白令海峽情況,搜索並監敵戰略潛艇的動向。”
“同時釋放電子魚,把活動在白令海底的所有潛艇數據拍攝傳輸回來,為我們進一步製訂作戰計劃提供詳細情報。潛艇各戰鬥人員要處於一級戰鬥準備,隨時進入攻擊狀態。”
突然,海底警報四起、魚兒亂竄,惟有一條一尺餘長的蛇形遊魚鎮定自若,若無其事地遊來遊去,它就是中國潛艇部隊釋放的電子魚。
原來,在白令海峽水深46米處出現了一艘身軀龐大的核潛艇,正急衝衝地向白令海方向駛去。“尤裏?多爾戈魯基”號一出現就被中國的電子魚發現了。
正當俄羅斯那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旁若無人、不可一世地向前急駛時,潛艇的警報係統突然同時響了起來,潛艇指揮官和情報搜集員萬分緊張地注視著艇載監視顯示屏幕,發現兩枚‘魚雷’正從右側向他們射來,他們大驚失色後迅速采取應變措施,急忙發出了兩枚誘餌彈進行誤導‘魚雷’,同時停止各種噪音機器,以減少遭受攻擊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