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漏網之魚(1 / 2)

隨著歐洲人的潛艇接二連三的被中美兩國解決掉,籠罩在人類頭頂濃鬱的核大戰陰雲似乎開始消散。中美兩國領導人暫時鬆了一口氣,雖然到現在還有一艘核潛艇沒有被找到,但在兩國領導人看來,最嚴重的核危機已經過去了。

如今兩國軍方將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尋找最後一艘核潛艇上,衛星、飛機、軍艦、潛艇,所有能用上的手段以及超過30萬人的部隊在全麵搜索這艘失蹤的潛艇。那麼這艘潛艇到底在哪裏呢?

唯一的漏網之魚就是法國的凱旋級“猛烈號”彈道導彈核潛艇,這是法國第三代戰略核潛艇。該級艇采用了許多先進的降噪措施,包括采用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在中低速工況航行時不用主循環泵,采用浮筏減振,電力推進,不用減速齒輪,采用氣幕降噪,泵噴射推進器,艇體外形光順,減少流水孔,裝設消聲瓦。它采用新型合金鋼做艇殼材料使下潛深度達500米,並采用消磁、減小紅外特性等措施,以提高隱蔽性和生命力。

10月20日淩晨5時50分,猛烈號的法國核潛艇在距離夏威夷島50海裏處悄然浮上水麵,此時海麵上仍舊是風雨大作,而這也是艇長下令上浮最主要的原因——如此海況下潛望鏡的觀測距離實在有限,即便加上艇上的聲納係統,恐怕也難以發現數海裏之外經過的艦船。而一旦浮上水麵,艇上所搭載的型雷達就能將這艘潛艇的“視線”擴大數倍。

波濤起伏的海麵上冒出的“黑色巨鯨”並沒有在這空蕩的區域引起任何反應,上校身手敏捷的爬上指揮塔,他習慣性地舉起大號望遠鏡就對著海麵來了一次360度全方位觀察。不一會兒,前後甲板上的艇員們也都各就各位了。

潛艇上浮後不多時,上校就得到了來自指揮艙的報告:“雷達已開啟,運轉正常,探測範圍內未發現艦船!”

“保持觀測!”上校命令道。

在海浪的作用下,行駛在水麵的潛艇並不平穩,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依然沒有放棄對周圍的警戒。因為這裏距離美國珍珠港基地很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對方發現。上校接到的任務是潛伏在太平洋地區,伺機對美國發動核襲擊。

此時他還不知道其他行動小組已經完蛋了,隻剩下他最後一個。這主要還是靠他膽大心細的性格拯救這艘潛艇的命運,原來,從隱藏的基地出發之後,他並沒有按照最初設計的路線行動,而是橫穿整個大西洋,從南非好望角進入了太平洋。然後就一直潛伏起來,直到近日才開始冒出來。整整比原定計劃晚了十幾天的時間,但是卻讓他能夠安全的抵達目標海域。

此時,中美兩國多多少少都出現一絲懈怠,這麼長時間敵人都沒有露麵,大多數人覺得這第四艘核潛艇要麼是歐洲人編出來的一個騙局,要麼就是在某個未知角落裏出意外了。可是,美國人卻不知道,一場巨大的危險正悄悄降臨在他們身上。

上校抬手看了一下表,這時已經過了淩晨6時,他環視一下,正準備進行下一步動作,回到昏紅的指揮室內,上校滿臉興奮地盯著桌上的美國地圖,上麵標注了他們要襲擊的目標。上校的目光緩緩的在指揮室內的諸人身上掃過,沉聲道:“立刻進入發射準備。目標:美國紐約!”

隨著少校攻擊命令的下達,整個潛艇開始變得忙碌起來。首先是整個潛艇下潛至水下30米,以2節左右的速度航行,導彈置於發射筒內;接著,再由雷達兵將以測定的數據輸入潛艇所裝備的方位計算器,然後通過其一係列的三角函數的計算,得出最終導彈發射時所需要的數據。

片刻之後,“導彈發射準備完畢,是否發射?”片刻後,指揮室的傳聲管內傳來了軍士長的聲音。盡管傳送管的通話效果並不好,但指揮室內的諸人卻仍然能從其顫抖的聲音中聽出這位此刻心中的興奮之情。

目光再次在指揮室內的諸人身上環視一周後,艇長深呼吸了一口氣,強製按捺住心中的興奮,顫聲道。“發射!”

隨著上校的這聲命令,按動了控製台上的發射鈕,隨後,眾人隻感覺到潛艇上下一顫,火箭一下子躍出水麵,向美國紐約飛去。

一艘集裝箱貨輪在高大的自由女神像的注視下緩緩地駛入紐約港,這一天對紐約人來說和平常沒有什麼不同,風和日麗陽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