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從生到生(2 / 2)

……

這一世,戴明的名字,還是戴明。

戴明還是和同齡小孩有著明顯的不同。他從不哭。不過,他不是啞巴。他會喊他爸爸叫爸爸,喊他媽媽叫媽媽,喊他妹妹叫妹妹。還有爺爺奶奶阿姨叔叔都會喊。老師和同學的名字他也都會說。不過不到非不說的地步,他不會去說。

他活著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獨自一人隨便做點什麼。他會摸摸樹皮,看看樹葉,打著赤腳走在下雨的天地裏。但為了不引人注目,他會打上傘,他更想沐浴在雨裏。他不和同齡人玩,同齡人久而久之也不和他玩。

他幾乎是一個沒有好奇心的小孩。因為他從不會問問題。他認為沒有什麼是需要去好奇,存在,就存在在那裏。用眼睛、耳朵、鼻子和舌頭去感覺就可以了。

這樣的性子也讓他的身體遭了不少的難。有人欺負他,他不會還手,因為他找不到自己要還手的理由。在老師同學的眼裏,他是個傻子,一個臉上會忽然冒出笑,但總是一副沒有表情的傻子。木偶,對,他就像一個木偶,太像了。有人給他送了個外號:死木偶

他的成績不好,老師罵他,他也總是一副沒有表情的表情,隻會說抱歉。但抱歉又沒有讓他下次學會老師教他的東西。

久而久之,老師也不管他了。他在課堂上喜歡看同學們的背影,看他們的臉,看他們的頭發。九年的上學時光讓他除了勉強學會識字和簡單的算術外,他什麼都沒有學到。這樣是考不上高中的。也沒有誰會拿錢給他上高中。

父親和母親在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離異了,母親帶走了妹妹,父親在外打工,戴明就生活在爺爺奶奶家。但爺爺也在戴明初一的時候過世了。所以家裏隻有他與奶奶兩人。

讀完初三,戴明正在家裏那棟老屋的院子裏看著奶奶養的貓兒發呆的時候,奶奶手裏提著一袋食物,顫巍巍的從她哥哥的葬禮中回來了。當看到自己唯一的孫兒蹲在地上看貓,她的老臉不由露出了一絲痛苦。

她早就想死了。在老伴離開自己之後,她就想死了。但自己死後,他怎麼辦?自己一去,他怎麼辦?

她再也忍受不住,坐在地上抽泣。戴明見到奶奶哭,抱起了貓,走到了奶奶身前。戴明就這樣看著奶奶哭。看了不久,戴明終於問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問題:“奶奶,你為什麼要痛苦?”

奶奶臉上帶淚,看著孫兒的臉,看了許久,她決定不哭了。她認為她的父母都死了,兄弟姐妹也走了,一生的老伴也走了,兒子又多年不回家,自己活著實在是沒有什麼意思。她擦幹眼淚,站起了身子,開始準備起了自己的後事。她拜托人通知了鮮有的幾個親戚,然後回到了床上開始了不吃不喝的最後時光。她在這最後的時光中回味了自己這一生最美好的畫麵。最後,她滿麵皺紋的臉上展著笑,走了。

棺材的問題得不到解決,親戚們就決定把她和戴明的爺爺葬在一起。這樣省了不少錢財。

其實也沒有幾個親戚來,隻有奶奶的一個表妹帶著她的家人來了。

奶奶的表妹看著戴明,犯了愁。

“送他到山上的道士院裏去吧,總不會餓死。”奶奶的表妹的兒子說。

戴明認為到哪裏都一樣,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