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清今天二/六年紀, 然他卻是跟在公子糾身邊的老人了, 公子糾是先公的二公子, 也是先公/眾多公子中最聰慧剔透的一個。
公子諸兒雖然居長, 但是行為粗鄙暴/虐, 通奸妹妹, 殘殺妹/夫魯公, 行徑簡直是惹人唾棄,完全沒有辦法和二公子糾相比。
而三公子也就是幼公子小白,年紀最輕, 是三個人裏最穩重的一個,別看他是最小的,比大公子諸兒小了許多, 比二公子糾小了幾歲, 但是他為人非常老成持重。
子清覺得,就算三公子老成持重, 但是也萬萬趕不上他家二公子, 因為三公子雖然持重, 但是仿佛一塊榆木疙瘩, 怎麼點也點不透。
就由三位師傅來說, 當年先公給三位公子撥師傅, 這三位師傅可是朝堂中的棟梁之臣,扛鼎巨擘,分別是鮑叔牙、管夷吾和召忽。
三人感情也非常好, 叔牙年紀最長, 是為大哥,管夷吾居中,召忽年紀最輕,活潑急躁,是為幼弟,三人一見如故,約為兄弟,而且還曾經立過盟誓,以後三個人一定要同時輔佐新君,壯/大齊國,否則死了也愧對齊國的列祖列宗。
當年先公給三位公子選師傅,這三人不愧是親如手足,同時看中了才華橫溢的公子糾,公子糾氣度不凡,麵如冠玉,而且才華過人,這三個人同時選定公子糾。
先公苦於大公子諸兒和三公子小白沒有師傅,這才強行使鮑叔牙去做三公子的師傅,召忽去做大公子的師傅,不過召忽得了便宜,大公子諸兒看不上召忽,畢竟召忽年輕,比大公子還小了許多,基本和他二弟同年,讓一個小自己的人做師傅,豈不是叫別人笑掉大牙。
大公子羞辱召忽,遣他回來,召忽反而不覺得恥辱,高高興興的同做了二公子糾的師傅,鮑叔牙就不樂意了,一向穩重的鮑叔牙還鬧了一通別扭,稱病不出,兩位兄弟百般勸導,怕他惹惱先公,鮑叔牙無奈之下,隻好輔佐三公子。
子清對這件事情是知道的,還是從召師傅那裏聽到的,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得出來,當今朝中巨擘都對二公子青睞有嘉,偏偏二公子的母親是魯女,不得先公寵幸,先公對二公子冷冷淡淡。
二公子最為聰明,子清可是萬分自豪的,不過這次二公子醒來之後,變得有些不同了,子清也說不上來怎麼不同,但是好像分外穩重了,說什麼話都淡淡的,說得話還很奇怪,讓子清摸不著頭腦。
就譬如方才,子清險些聽不懂二公子的話了,二公子吩咐他準備三樣東西,有了這三樣東西,就能陣前見齊侯。
子清以為這三樣東西可能是無價之寶,或者扛鼎之師,再有就是什麼能臣異士了,但卻不然。
這三樣東西是——一簞菽,一把胡麻,一塊石蜜。
這三樣東西,如此粗陋,從何說起呢?
子清當下就撓了撓頭,不隻是子清,就連一向料事如神的管師傅和召師傅,也是麵麵相覷,互相目詢,竟然不知道二公子是怎番意思。
吳糾見他們麵麵相覷,隻是輕笑一聲,說:“隻管準備。”
吳糾臉色不好,蒼白的厲害,子清去準備東西,召忽去叫醫官,隻是去了半天,醫官都不曾見到,魯公已經兵敗,顯然不像之前那麼殷勤的對待吳糾了。
吳糾伏/在榻上咳嗽,讓召忽取了水來,在水中照了照自己的樣子,還是原來的老樣子,但是太纖瘦了,滿臉憔悴,弱不禁風,怪不得說幾句話就喘的厲害,這幅病怏怏的樣子,還真是可怕。
召忽氣的踹翻了旁邊的小幾,管夷吾皺眉說:“三弟,不可在公子麵前造次。”
召忽這才收斂了一些,但是憤憤然,握著寶劍的手直打顫,顯然是被魯公的作為氣著了。
吳糾眯著眼睛,一點兒也不著急,因為他畢竟是死過一次的人,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這本是“偷”來的命,再不濟也能活一個月。
再有就是,吳糾也不生氣魯公的所作所為,魯公顯然欺軟怕硬,之前覺得公子糾居二公子,齊國無君二公子繼位名正言順,魯國怎麼也算是公子糾的姥姥家,沾親帶故,如果公子糾繼位,魯國就是大功一件,可以處處牽製齊國,這樣一來魯國才如此賣命,如今魯國大敗時水,魯公那性子,說句不客氣的,嚇得屁滾尿流,此時此刻怎麼還能護著公子糾,估摸/著就差衝過來斬下他的頭,親自送到齊侯麵前去了。
吳糾不在乎這些,畢竟魯公和他,隻是生舅關係,親父親尚且能殺了他,更別說這些虛無縹緲的關係了,吳糾已經領教過心灰意冷,這些並不算什麼。
吳糾躺在榻上,一派安詳的樣子,管夷吾看在眼裏,心裏卻波瀾萬千,若是公子能早些持重如此,也不至於落難。
子清很快準備好了這三樣東西,夾/著抱著就回來了,這三樣都是簡單的東西,而且特別粗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