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薑夔(3)(2 / 3)

④嗬蕊:噓氣使暖曰嗬。蕊:梅蕊。

⑤鬲:隔。

⑥嶺頭:指大庚嶺。其上多植梅。

⑦影浮杯麵誤人吹:謂人誤以杯中梅影為墮物,故欲吹去之。

鷓鴣天

丁巳元日①

柏綠椒紅②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鍾③動西窗曉,詩鬢無端又一春。

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鬱壘神荼④寫未真。

【注釋】

①丁巳元日:宋寧宗慶元三年正月初一日。

②柏綠椒紅:《玉燭寶典》謂元日“進椒柏酒”。

③三茅鍾:鹹淳《臨安誌》,“寧壽觀在七寶山,本三茅堂。紹興中賜古器玩三種,……其二唐鍾,本唐澄清觀舊物……禁中每聽鍾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

④鬱壘神荼:《風俗通》,上古有神荼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鬼無道理者,神荼與鬱壘持以葦索,執以飼虎。是故縣官常以臘祭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以禦凶也。

月下笛

與客攜壺①,梅花過了,夜來風雨。幽禽自語。啄香心、度牆去。②春衣都是柔荑③剪,尚沾惹、殘茸④半縷。悵玉鈿似掃,朱門深閉,再見無路。

凝佇⑤。曾遊處。但係馬垂楊,認郎鸚鵡⑥。揚州夢覺⑦,彩雲飛過何許。多情須倩梁間燕。問吟袖、弓腰在否⑧。怎知道、誤了人,年少自恁⑨虛度。

【注釋】

①攜壺:壺:酒器。

②“幽禽”三句:說的是鳥兒啄花心飛過牆去。

③荑:茅始生,色白而柔,以喻女手。

④茸:茸線,用以刺繡。

⑤凝佇:佇立凝視。

⑥認郎鸚鵡:鸚鵡能學人言,亦能認人。

⑦揚州夢覺:杜牧《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⑧弓腰:《酉陽雜俎》,“有士人醉臥,見婦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渾忘即,……’問‘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見我作弓腰乎?’乃反首髻及地,腰勢如規焉。”

⑨恁:如此。

喜遷鶯慢

功父新第落成①

玉珂朱組②。又占了道人,林下真趣③。窗戶新成,青紅猶潤④,雙燕為君胥宇⑤。秦淮⑥貴人宅第,問誰記六朝⑦歌舞。總付與,在柳橋花館,玲瓏深處。

居士⑧,閑記取。高臥未成,且種鬆千樹⑨。覓句堂深,寫經窗靜⑩,他日任聽風雨。列仙更教誰做,一院雙成儔侶。世間住,且休將雞犬,雲中飛去。

【注釋】

①新第落成:白洋池一名南湖。

②玉珂:馬具。以貝為之,色白如玉,故名。朱組:貴顯者服飾。

③“道人”二句:白石號白石道人。林下:謂隱士。意謂功父乃張俊之孫,朱門貴族,而新弟“桂隱”,卻有山林野趣。

④青紅猶潤:謂門窗上青紅髹漆未幹。潤:濕。

⑤胥宇:居室曰宇。《詩經》:“爰及薑女,聿來胥宇。”注:“胥:相也。”相:視。

⑥秦淮:秦淮河源出江蘇溧水縣西北,流經南京城入長江。

⑦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相繼都建康(今南京),是為六朝。

⑧居士:功父自號約齋居士。

⑨種鬆千樹:功父桂隱北園有蒼寒堂。《南湖集》有詩雲:“最是今年多偉跡,萬叢蘭四百株鬆。”

⑩寫經窗靜:《武林舊事》載約齋桂隱百課,謂園中有“寫經寮”、“在亦庵”。

列仙:《列仙傳》,書名,紀古來仙人凡七十一人。

一院雙成儔侶:雙成,女仙名。《漢武內傳》:王母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笙。

休將雞犬,雲中飛去:《神仙傳》,淮南王(劉)安臨去時,餘藥器置在中庭,雞犬舐啄之,盡得升天,故雞鳴天上,犬吠雲中也。將:帶。

驀山溪

題錢氏溪月①

與鷗為客。綠野②留吟屐。兩行柳垂陰,是當日、仙翁③手植。

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苒苒④,展涼雲,橫臥虹千尺⑤。

才因老盡⑥,秀句君⑦休覓。方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⑧。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注釋】

①錢氏溪月:光緒《華亭縣誌》:“宋雲間洞天,錢參政良臣(字友魏)園。……園有東岩堂、巫山十二峰、觀音岩、桃花洞,……具見方嶽錢府百詠。”

②綠野:唐宰相裴度別墅綠野堂在洛陽午橋。

③仙翁:指錢良臣。

④苒苒:盛貌。

⑤橫臥虹千尺:謂長橋。

⑥才因老盡:南北朝梁江淹字文通,是年即以文章名世。晚年才思稍衰,人稱“江郎才盡”。

⑦君:指同遊者。

⑧山陽夜笛:向秀與嵇康、呂安友善。嵇、呂為司馬昭所殺,秀經其山陽舊居,聞鄰人笛聲,感懷亡友,於是作《思舊賦》。

漢宮春

次韻稼軒①

雲曰歸歟②,縱垂天曳曳③,終反衡廬④。揚州十年一夢,俯仰差殊⑤。秦碑越殿⑥,悔舊遊、作計全疏。分付與、高懷老尹⑦,管弦絲竹寧無。

知公愛山入剡,若南尋李白,問訊何如。年年雁飛波上,愁亦關予⑧。臨皋領客,向月邊、攜酒攜鱸⑨。今但借、秋風一榻⑩,公歌我亦能書。

【注釋】

①稼軒:辛棄疾號。南宋詞壇上豪放派代表作家。

②歸歟:《論語》,“子在陳曰:‘歸歟!歸歟!’”範成大詩:“追比良辰公事少,天恩倘許賦歸歟。”歟:語末詞。

③曳曳:牽引貌。

④衡廬:衡山、廬山。王勃《滕王閣序》:“地接衡廬。”亦可作衡宇解,即以衡木為門的簡陋屋宇。陶潛《歸去來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⑤差殊:約略不同。

⑥秦碑越殿:秦碑,《與地紀勝》卷十,紹興府古跡:“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裏。《與地紀》雲:‘在城南,為眾峰之傑。’《史記》雲:‘秦始皇登之以望東海。’《十道誌》雲:‘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越殿:當泛指越王勾踐、吳王夫差以及南宋臨安宮殿。

⑦老尹:指辛棄疾。時辛棄疾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尹:官名,如府尹、縣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