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死魂靈》(1)(1 / 3)

短語概括名著

作者:果戈理

國別:俄國

入選理由

《死魂靈》是俄國“自然派”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俄羅斯文學史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成為俄羅斯文學走向獨創性和民族性的裏程碑。它如萬裏長空中響起的一聲霹靂,“震撼了整個俄羅斯”。

背景搜索

尼柯萊·瓦西利維茲·果戈理出生在烏克蘭索羅津尼茲村的一個哥薩克家庭。19歲正是敏感浪漫的年齡,他前往聖彼得堡,在政府機關當一個卑微的抄寫員。他任職期間很短,卻對當時牢牢掌握俄國的官僚統治深惡痛絕,於是決心到美洲找出路。他辭掉工作,向母親借錢出發了,到了魯貝克卻又中途折返,因為他相信自己有才華,可以變成大演員;接下來6個月他在聖彼得堡的許多劇場裏東飄西蕩,卻沒什麼結果。

大多數俄國人喝茶聊天就能醉倒,果戈理也不例外。他夜夜跟同伴們討論俄國龐大腐化的文官製度是多麼不公平,最後竟相信自己有義務揭發其中的罪惡。他仍然迷戀戲劇,就寫了一部才華橫溢的喜劇《欽差大臣》,用以針砭時政。詩人祖科夫斯基當時正擔任皇儲的家教,把它拿給沙皇尼古拉一世看。沒想到嚴厲的沙皇竟非常喜歡,下令該劇1836年3月19日在皇家劇院演出。沙皇坐在皇家包廂裏,從頭大聲笑到尾,落幕時還宣布:“人人得到了該得的褒貶,我尤其如此。”

說這部戲轟動,還不足以說明它所得到的重視。盡管評論者大肆讚美,大眾更包圍了票房,權利很大的文官首腦們卻召開了秘密會議,決定要除掉怪人果戈理。他們知道沙皇對他有興趣,隻得偷偷行動。

在他們無情的迫害下,敏感的果戈理在一年內逃到羅馬,靠一小筆津貼度日,他以為是朋友在資助他,其實津貼是尼古拉一世提供的。

1830年初期,果戈理已完成一部浩大的長篇小說初稿,命名為《死魂靈》。雖然故事詼諧有趣,充滿諷刺,題材卻很悲慘,他朗讀給普希金聽,普希金聽完大叫說:“上帝啊,俄國是多麼可悲的國家!”後來又告訴朋友們:“果戈理沒有捏造什麼,這是單純的事實,可怕的事實。”果戈理在羅巴著手修改草稿,但進度緩慢。1837年普希金在決鬥中死亡,對他打擊很大。流亡異域給他帶來的傷害也不小,他患了憂鬱症,每次發作期都很長。第一冊直到1842年才出版,盡管敘事有好幾處脫漏,這本書卻一舉揚名,成為俄國偉大的非韻文經典名作。可惜幾年後果戈理一時灰心,把未完成的續集手稿燒毀,所以第二冊始終未能出版。

作品快讀

《死魂靈》辛辣諷寓是果戈理感受最深的題材,就是官僚統治所助長出來的行為。主角是一個名叫乞乞科夫的惡棍,他在政府海關當官員,因為做了不名譽的事而下台。他為了要補回失落的財富,想了一條妙計。當時每一位俄國地主都擁有農奴,又名“魂靈”,每年必須為他們繳人頭稅。政府每隔10年或20年才統計一次人口,而魂靈的死亡率很高,地主往往得為已死的魂靈繳稅,覺得很不公平。乞丐科夫計劃旅遊全國,廉價買下死魂靈,然後將購買的名單交給地方官,地方官以為他們是活的農奴(頭腦清楚的人誰也不會買死的),就會簽發讓渡契約。乞乞科夫有了這份文件,可以到任何一家銀行,用名下的魂靈抵押借大額款項。他要用這筆錢在偏遠的省份買一小塊地和幾個真正的活魂靈來耕種。

乞乞科夫帶著夫賽裏芬和仆人培楚許卡,乘一輛三匹馬拉的輕便馬車,興高采烈抵達N鎮。他在客棧向侍者打聽鎮上顯貴們的事,然後把臉頰刮得光溜溜的,穿一件橘色的絲綢雙排鈕扣的禮服,戴一條灑過古龍香水的手帕一一去拜訪他們。他最善於抬出顯貴來自漲身價,常用漫不經心的口吻提到大人物,加上對鎮上政務讚譽有加,又愛叫每一一個人“大人”,聽者都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來了還不到一天,地方官就已邀請他次日晚上參加一個大型招待會,他的日記本上寫滿了未來一周的午宴和晚宴期約。

人人都被這位客人給迷住了,當他宣布要離開一段日子的時候,鎮民抗議聲四起,可是乞乞科夫堅持要走,他神秘兮兮地說有個使命要去完成,就搭車離去,鎮上紛紛謠傳他是政府高官,正從事重大的秘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