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喧嘩與騷動(2)(3 / 3)

帕特生先生在綠花叢裏砍東西。他停下了手裏的活,對著我瞧。帕特生太太飛跑著穿過花園。我一看見她的眼睛我就哭了起來。你這白癡,帕特生太太說,我早就告訴過他,別再差你一個人來了。把信給我。快,帕特生先生手裏拿著鋤頭飛快地跑過來。帕特生太太傴身在柵欄上,手伸了過來。她想爬過來。把信給我,她說,把信給我。帕特生先生翻過柵欄。他把信奪了過去。帕特生太太的裙子讓柵欄掛住了。我又看見了她的眼睛。就朝山下跑去。

“那邊除了房子別的什麼也沒有了。”勒斯特說。“咱們到小河溝那邊去吧。”

人們在小河溝裏洗東西,其中有一個人在唱歌。我聞到衣服在空中飄動的氣味,青煙從小河溝那邊飄了過來。

河溝裏玩水的小孩。你怎麼就不能像別人那樣規規矩矩呢。“我在河邊上坐了下來,人們在那兒洗衣服,青煙在往空中冒去。

妙語擷萃

鍾聲又鳴響了……一聲又一聲,靜謐而安詳,即使在女人做新娘的那個好月份裏,鍾聲裏也總帶有秋天的味道。

鏈接

黑奴製度

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創建之初,急需大批勞力,歐洲殖民者便從非洲拐騙、劫掠黑人到新大陸作為奴隸役使。1619年荷蘭人首先把20名黑奴運到弗吉尼亞的詹姆斯城,賣給英國殖民者。最初,黑人數量較少,到17世紀中葉不過300人,其法律身分也不確定。17世紀下半葉,各殖民地先後製定法律,確定了黑人的奴隸身分。黑奴製度繼承了古代奴隸製的野蠻傳統。黑人是會說話的工具,是主人活的財產。1709年,紐約華爾街出現了大規模拍賣黑奴的市場。北美獨立戰爭前夕,黑奴總數已近50萬,約占各殖民地人口的1/7。在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都有黑奴,但主要集中在南部種植園,生產棉花、煙草、稻米和靛青,供應世界市場需要。黑奴的勞動奠定了南部經濟生活的基礎,是美國資本原始積累的源泉之一。同時殘酷的奴隸貿易也使北部新英格蘭的航海業和商業等部門得到發展。

在奴隸製度下,黑人受到極為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繁重的勞動,非人的生活待遇,監工的摧殘和虐待,使一個健壯的黑人隻消在種植園裏勞動6、7年,就耗盡了體力,成為殘廢,很快死去。黑人奴隸,不斷奮起反抗,獨立戰爭以前,單是有文字記載的起義至少有50次以上,黑人的鬥爭給美國黑奴製度以沉重打擊。

哈佛大學

15世紀末,由歐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倫布開辟出來以後,歐洲人紛紛遠涉重洋來到美洲。17世紀初,首批英國移民到達北美,在那裏開拓自己的”伊甸園“。新英格蘭。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受過古典式的高等教育,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在新的家園也能夠受到這種教育,他們於1636年在馬薩諸塞州的查爾斯河畔建立了美國曆史上第一所學府。學院最初定名為”劍橋學院“。1639年,為了紀念學院的創辦者和建校費用的主要捐獻者約翰·哈佛,馬薩諸塞議會通過決議,將學院改名為”哈佛學院“。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部分遺產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1639年3月13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哈佛學院。

在建校的最初一個半世紀中,學校體製主要仿照歐洲大學。1721年正式設立神學教授職位,1727年設立數學和自然科學教授職位,1780年設立醫學教授職位。同年擴建成哈佛大學;1816年成立神學院,1817年成立法學院,以後各學院相繼在19世紀成立。教育學院成立於199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學院(1966年命名為J.F.肯尼迪政治學院).1966年以來,哈佛大學共設10個研究生院,即文理、商業管理、設計、牙科醫學、神學、教育、法學、醫學、公共衛生和肯尼迪政治學院;2個招收大學本科生的學院,即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設繼續教育辦公室,專門負責暑期學校、附設課程和終身學習中心。牙科醫學、醫學、公共衛生等3個研究生院設立在波士頓,其餘各學院均集中於劍橋。各學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由哈佛學院時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學校徽上麵,用拉丁文寫著VERITAS字樣,意為”真理“。哈佛大學校訓的原文,也是用拉丁文寫的,意為”以柏拉圖為友,以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以真理為友“。校徽和校訓的文字,都昭示著哈佛大學立校興學的宗旨。求是崇真。

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長達20年(1933~1953)之久的美國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曾經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一代人的質量”。

曆史上,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共有六位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們是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屆)和約翰·肯尼迪。哈佛大學的教授團中總共產生了34名諾貝爾獎得主。

正是在擇師和育人上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哈佛大學才得以成為群英薈萃、人才輩出的第一流著名學府,對美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科學和高等教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世界各國的求知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