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賦
信水西來,鎮坐其北;水陸暢通,百貨集散。昔為“八省碼頭”,江南絲綢之路;今之海西開放前沿,贛東經濟重鎮。明珠耀眼,美女如雲①,乃鼎鼎大名河口鎮也。
聞昔之盛矣,信江要津,鉛山首場,水陸交彙,通達四方;曾為江西四大名鎮②之一,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聚千船業,興百日場,萬商雲集地,八省百貨集散區。土紙質優、茶葉暢銷。各路商賈,紛至遝來。晝裏千人拱手,夜來萬火流光。山陝之晉幫,皖南之徽幫,開號設莊,買賣行商,逐鹿河口。及至抗戰時期,三戰區駐紮鉛山,大批廠礦學校銀行商店相繼遷入,河口又成戰時重鎮,商業工業再度繁華。
古鎮河口,商貿發達;手工業異軍突起,資本主義最早萌芽。造紙、製茶、采銅、開店、經商、轉運,家家堆貨,戶戶陳倉。其茶葉興盛,有詩為證:“獅江婦女趁新茶,鬢影衣香笑語嘩。千盤茶繞代香熏,一日青蚨二百文。”“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是貢品,西伯利亞人亦青睞“河紅茶”。饒、品、郭、莊“四大金剛”茶莊,家家擁資百萬;“複源生”行內老大,杭州、天津、黑龍江設分行。商賈雲集,百貨風行,但見三山熙攘,四街繁忙。到明朝中葉,人口超十萬,棧店近兩千,碼頭有十個,船泊近千艘,素有“買不盡的河口,裝不完的漢口”之說,稱譽為江西“商埠之冠、繁華大市”。其時河口鎮,“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楫夜泊,燈火通明。大街小巷,十八座會館;九弄十三街,店鋪二千餘;“金利合”,百年老字號,一時河口鎮昌期景運,泰象高驤。人口列贛省前茅,繁榮直追蘇杭。
放眼古鎮,滿目遺蹤;俯瞰河口,形如巨弧,猶似關帝青龍偃月刀。潤偃內之百姓,聚天下之財氣。“入水口”,“天門開”,“出水口”,半島、樹木、崖亭,青山秀水,納鍾靈毓秀;水口築堤、建亭、崖刻,成宏偉氣勢。建築均衡,乃“障空補缺”;風水講究,有“街巷製”典範。河口古街,由東到西,依河而建,以一堡、二堡、棋盤街為序。長街以南,街亭密布,或縱或橫,隨宜變通,不拘輪廓,井然有序。街寬六米,全長五裏,青石麻石交錯,車轍條條深深。門店、作坊長街林立,棟棟相連,貨棧千廂。青磚空鬥築就“封火山牆”,幽深弄堂一字排開。客艇貨船“繞岸皆是”,碼埠河道一片繁忙。如此重鎮,這樣繁華,由信州知府佐官直接統轄,地位重要可見一斑。
古街北側,背向信江。吊腳樓依地勢而建,踏步曲折,門洞臨水,“門傍信江水,窗含九獅山”。登吊腳樓遠眺,舟楫自橫,九獅岩山,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商埠勝景,盡收眼底。古街古建,雖年長歲久,零落衰邁,仍古韻尚存,二堡街遺存完整,三堡街規模依舊。
古鎮民居,薈萃江南人居精華,不以規模宏大取勝,而以布局緊湊、裝飾華美見長。門樓氣派,石料琢磨,木雕拚鑲,磨磚雕鏤,宅內月梁、半拱等構件精雕細刻,舊謂“井邑之宅”,多為富商所建,布局自由,四通八達,形象多姿,鬧中取靜,曲幽含蓄,人文深厚,不愧贛省曆史文化名鎮。
歌曰:時雨來兮,與日俱進;政府領銜,民眾一心;千年古鎮,與時俱新。古鎮新韻,開放新姿;要知輝煌,還看今朝!
注釋
①美女如雲:傳說宋時皇帝乘船路過鉛山,曾在河口卸下一批美女。這些美女在此安家,繁衍後人,從而有“鉛山女子不用揀”之俗稱。
②江西四大名鎮:景德鎮——江西四大名鎮之首,中國四大名鎮之一,中國瓷都;樟樹鎮——江西四大名鎮第二,中國藥都、江西酒鄉、現代鹽城;吳城鎮——贛江入鄱陽湖之間的重要物資轉運地;河口鎮——信江流域的主要商業、文化中心。
古鎮石塘賦
蓋古代名鎮,或以水興,或以貿繁,或以物旺,或處要道。古鎮石塘,四者皆俱。“鉛山唯紙利天下”,石塘造紙美名揚。明代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中國最早資本主義萌芽地,史學名家翦伯讚①高度評價。
石塘古鎮,始於五代,因村北有方塘十口諧音十塘。武夷山下,桐木江畔,石塘人築槽建廠,大興手工造紙業,自之代始。明防倭寇,實行海禁,桐木江運河成國內紙業黃金水道。石塘造紙,亦入黃金時期。陸路水路,轉運江南。造紙中心,盛極一時。“紙廠槽戶不下三十餘槽,各槽幫工不下一二千人。”每年產紙四千五百多石,官府大量收購為奏木紙。“上關”、“毛邊”、毛六”、“毛八”件件精品。連史(四)紙,潔白如玉,譽滿華夏。商船滿街,巨賈雲集。遺風猶在,古韻依存。商業老街,精心布局。街弄五十二條,大弄套小弄。依行設市,商鋪林立。招牌標誌,琳琅滿目;招徠顧客,各顯神通。如浙淮商人,租屋賃舍。口音太重,腔調難辨。但凡交易,總是抓耳撓腮,渾身使勁。而石塘土腔,吳音儂儂,語音款款,溫存動人,暖人心腸。南腔北調,一聲問候;南來北往,石塘為家。武夷茶商,獨輪車,推過青石古道;蘇杭紙商,一條船,穿越信江兩岸。石塘造紙,那可是坐地生財。當時貨聚八地,驛路轉運,碼頭下水,通江達海。堆貨積倉於門前;掬水撈雲於紙槽。無冬無夏,寒來暑往,戶戶聚財,家家殷實。紙號茶鋪,絡繹於道;錢莊會館,甲第煌煌。人來人往,繁華勝於蘇州;氣度雍容,居然蓋過洛陽。彩霞丹霧,照官商之走馬;樓閣亭台,歇江南之富商。街門謁拜,俱為富賈大商。“複生源”、“羅盛春”、“查聲家”,店資均在三十萬銀元以上;紙行宅院,青磚紫瓦,封火亮牆,假山花園,風雅情趣。富而好禮,仁義為上。石塘古鎮,名重一方。
千年石塘,綻放異彩。方誌敏開辟閩北根據地,在此駐軍;閩贛各路遊擊隊,整編於斯。閩北特委,指揮遊擊隊勇敢抗戰;皖南事變,見證頑固派野蠻暴行。革命精神,至今傳遍;先輩事跡,佳笑美談。道不盡萬千風物,述不完古今人文。今之古鎮,依舊城牆,青石小路,小店林立,悠然居民,樂意忘情,一派海晏河清。
注釋
①翦伯讚(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曾參與北伐戰爭。中國著名曆史學家、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讚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兼係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
翦伯讚治學嚴謹,著作宏富,至今仍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他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讚、呂振羽、侯外廬)之一,運用馬列理論研究中國的社會和曆史問題,功獻卓著。特別是在中國古史分期的研究上,主張的西周封建論,獨樹一幟。
城東賦
信美之郡,富饒之城。東西為經,南北為緯。城南雨露新,城北花兒鮮,城西月亮灣,城東旭日升。
可愛家園,錦繡城東。靈山雲碧畫屏開,山青水秀詩意來,木成林而低碳,花草美而多氧。紫陽公園翰墨飄香,稼軒故居大儒風采,古岩禪寺香火旺盛,火車新站人流不息。更喜城東宜業宜居:網格狀主幹道,連接滬瑞高速;江商商貿城,年銷售額三十多億;萬福廣場,市區零售航母;全市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凸顯城區繁榮;現代城、國際公館、紫陽名邸、中央公園、永隆廣場、綠景家園,堪稱社區楷模。
環視城東,新興商圈。樓宇櫛比,白雲繞而天低;商鋪林立,人氣旺而財聚。大道直行,縱橫於南北;車水馬龍,馳騁於東西。百業百工,輻輳四省之客;寸土寸金,貿易五洲之金。晨曦韶光,日照昌榮之景;霓虹溢彩,暮聞歌舞之聲。酒水節、美食節、服裝節、農博會,贏得商機無限;書法展、美術展、觀音畫展,名家精品迭出。物質與精神並重,文化和經濟比翼。新興商貿市場,氣呈淩雲之勢;未來城市成長,將圓強市之夢。時值政通,改革改堅克難;勢逢人和,開放縱深發展。
秉先行先試之膽識,揚敢為天下先之精神,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個體經濟,活躍異常。新開店鋪,金光閃光;社區廣場,璀璨奪目。城鄉聯動,工商益強。農產豐富,金融繁榮。
創業方顯真英雄,跨越矚目大城東。700萬市民心意同,做強做旺四省交界區域中心,“下一個發展春天”借東風。試看明日城東,定當錦繡輝煌!
上饒西郊公園賦
繞城西南,信水之濱,有一西郊公園,毗靈山風景區,鄰櫻花公園。山環水繞,崗高嶂嵬,為森林旅遊好去處,休閑娛樂歡樂園,探險科研新景區,林業改革試驗田。上饒中心城區,四麵綠色屏障,城東之雲碧峰森林公園,城南之茅家嶺主題公園,城北之靈山風景區,城西之西郊公園,乃森林包圍城市、市民走近森林之生態之都,“山水、園林、文化”集為一體之宜居幸福城市。
西郊公園,層巒疊翠,生物多樣,雲煙飄渺,天然的氧吧,人間的仙境。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數公裏天然闊葉林帶伸向遠方。林木森森,白鷺翩翩;數萬白鷺,棲息於此;乃綠之海洋,人之樂園,鳥之天堂!
丹霞地貌,山巒綿亙,層次分明,峻秀多姿。仰望峰頂,峰林聳立。仙姑山橫空出世,群峰高低錯落,山水參差有致;山間怪石林立,懸崖峭壁,各具形態;老虎岩等大小岩洞,曲徑通幽,千姿百態。苗圃五彩繽紛,山花彙聚海洋。沐浴改革開放春風,林業民企華麗轉身。遠泉創業起落多,咬定青山不放鬆;十年磨一劍,二十年綠山林。當年小苗圃,今日大公園,體製顯活力。
走進西郊公園,讓人神清氣爽,千嬌百媚,楚楚動人。草甸奇花異草賞心悅目,高山流水泉鳴妙趣橫生。兩大水庫,天造兩泓碧玉。仙姑山峭壁,遺留戰場風雲。鏽跡斑斑槍枝猶在,不屈苦戰紅軍遺骨猶存。遊西郊公園,享生態之愜意,受紅色之教育,紅綠相益彰,旅遊好線路。
歎鍾靈毓秀,昔日藏於深閨;喜歲月更替,今朝老樹逢春。林木基地,科普樹林,喬灌樹種,應有盡有。掛牌介紹,科普探幽。生態茶園,遊客參與;采茶品茶,其樂無窮。稻花香裏話豐年,田園牧歌入詩畫。農家樂笑迎朋友,鄉風民俗真樸素,賓客八方而至,遊人四時皆歡。林木蔽乎日月,茶花幔其溪穀;明珠綴乎綠菌,錦屏繡乎翠竹;群山紛起爭勝,公園止步西郊。
今日西郊公園,八方客慕名而至。攝影人捕捉美麗,避暑客尋蔭處幽,旅遊者密林穿行,城市人複歸自然。采茶踏青,觀白鷺於園內;舒心潤肺,攬勝於西郊。
上饒新變化賦
歲在庚寅,福虎報春;辭舊迎新,感慨萬千。己醜已逝,風雨曆曆;滄桑巨變,叫人歡顏。
曾記否,金融海嘯席卷來,發展大計遇寒冬。世情國情市情,上饒黨政常分析;過去現在未來,龜峰務虛會商謀略。四方“隆中對”,民主出良策。
發展對策“服水土”,攻堅克難保增長。科學發展觀來統領,“三保一弘揚”綱舉目張。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打造“一個樞紐”,建設“四個基地”,發展目標既定,宏偉藍圖繪就。“雙千工程、雙輪驅動”,爭先進位好抓手。綠色崛起、生態興市,“三個轉變、兩個跨越、三個提升”,形勢變了思路變,與時俱進敢為先。控製老城區、做熱開發區、做靚三江口、做旺中心區、連接城東區,城市建設大手筆;“繁榮看信州區、實力看開發區、發展看上饒縣”,中心城區大布局。經濟健康發展,幹部健康成長,“兩個健康”齊比翼;愛國、創造、清貧、奉獻,方誌敏精神塑靈魂。戰略轉變促發展,思想一變天地寬。
三大產業發展快,經濟建設成果豐。經濟總量上台階,主要指標大跨越。招商引資,內外市場任我闖;工業園區,八仙過海顯神通;全民創業,一夜春風吹滿園。這邊廂,江晨實業香港成功上市;那邊廂,晶科能源蓄勢紐約亦待發。兩條高鐵開工,出海揚帆無水港。三清機場在籌建,三條高速通八方。廣信大道貫南北,鳳凰大道已打通。慶豐路麵貌新,誌敏大道換新顏。步行天橋人車分流,信江兩岸車水馬龍。家具城、汽車城、電腦城,拔地而起;步行街、創業街、服裝街,應運而生;億升廣場、加貝廣場、洪客隆超市,脫穎而出;酒水文化節、服裝文化節、美食文化節,先後亮相。看中心城區,街變寬,燈變亮,樓變高,城變大,舊貌換新顏;盼三城合一,天變藍、山變青、水變綠,景變美,城市更靚麗。市民看城市、評創建,城市建設為人民。公園新景,城市添色;文明創建,城市增光。人民廣場,休閑樂園;市民廣場,放鳶佳地。“萬名創業者”工程,凝聚民心;“萬戶農家樂”工程,樂了農民。告別陋習,樹立新風,“錦繡上饒,文化城市,綠色家園,生態之都”,古老上饒塑造新形象。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饒發展湧良機。開展十大行動,推進環境保護。治汙萬年事,點滴把關口。綠浪騰千裏,新興產業遇良機。磚瓦屋,記錄老村昨日事;小洋樓,展現新村新生活。改水、改廁、改廚房,舊習俗退出新農村;通路、通車、通寬帶,新生活開啟好未來。“一大四小”綠屏障,農村城市風光好。四條精品旅遊線,紅綠古色相輝映。世界遺產三清山,今朝更好看。最美鄉村婺源,獨特風韻,八方爭瞻。
社會建設固基礎,各項事業齊推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人才,百年大計。興辦特殊學校,一呼百應;籌辦上饒中學,眾人拾柴火焰高。“六心”主題活動,“六色”花瓣綻放校園,教育讓素質更全麵。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場館建設富底蘊;創意園、產業園、文教園,文化產業壯根基。逐步破解看病難題,不斷推開醫療保障。傳承精髓,弋陽腔越唱越響;挖掘底蘊,文化牌越擦越亮。高雅藝術進上饒,歡歌灑滿信江岸。上饒與三清山進“開心辭典”,央視與上饒人民“心連心”。手機、3G、互聯網,世界縮小;股票、基金、理財卡,夢想放大。發展經濟,不隻是讓錢袋鼓起來;鵝湖講壇,更因為觀念發生變化。提倡行動學習,打造學習型城市。先進典型電視宣講,市民素質今非昔比。各縣經濟大比拚,經濟巡查見分曉。民生工程六十件,件件辦在心坎上。
嗟夫!辭牛迎虎道發展,牛年成績不勝數。發展果實一串串,拾得一粒亦發光。福虎臨門,迎來撤地設市十周年。金融危機餘威在,“三保”仍是大課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攻堅克難,更有佳話。心若在,夢就在。信心鑄就,實幹興邦。爭先進位謀崛起,上饒明天更燦爛!九萬裏風鵬正舉,展宏圖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