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將軍,都退朝了,您怎麼還在這?”

淩照走近,陪他站在大正宮外的高階之上,許央目光悠遠,眺望著白雪皚皚的宮城遠方,銀裝素裹,雪花漫漫,安靜而祥和。

“是淩大統領。”許央朝他頷首。

淩照擺了擺手,“許將軍客氣。怎的一個人站在這?”

許央有些感歎地一笑,“看看這片江山遼域,有多麼壯闊和秀麗…”

“想當年,許大將軍跟著惠元帝和沈昭齊征戰天下,應該便能想到有今日的鼎盛景象。”淩照笑道。

“大統領說的是,惠元昭齊之時的盛世終究又回來了…”

淩照歎笑,“十年之前,鬆城之戰,皇上允諾許大將軍之事,終究做到了。”

許央讚歎般點了點頭,“是啊!他,做到了。”

“嗯。他做到了。”

淩照欣慰地看向遠方,笑意闌珊。

《大梁國策》:惠昭十一年六月,禁軍及巡防司統領淩照逝世,享年五十二,帝感其忠勇,封一等侯爵,由其獨子淩越承襲。帝傷,三日不早朝,令全城掛白七日,以示吊念。

《大梁國策》:惠昭十二年六月,帝賜封皇長子蕭灃為弈王,賜封皇二子蕭浴為祁王。

《大梁國策》:惠昭十四年五月,懷城饑荒,帝令內閣和戶部主理賑災事宜。

“你們看看!你們看看!兩個月過去了,懷城饑荒倒是好轉,可後續急備物資呢?去哪兒了?百姓都開始聯名上書了!朕問你們,京城派去壞城賑災的四十萬兩銀子到底去哪了?!啊?!”

大正宮,白玉琉璃杯傾然碎裂一地。

“皇上息怒!”

“息怒?!懷城百姓現在孩子啊水深火熱之中,你們還要讓朕怎麼息怒?!啊?!”

蕭珩怒不可遏,“查!給朕查!所有參與此次賑災的官員一律接受徹查!”

“是,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淩越留下。”

淩越一愣,一旁的明逸也是一愣。

“是。”

待眾人都退下,淩越頗有些不解,“皇上是想讓微臣徹查懷城賑災一事?”

蕭珩麵色沉肅,“你辦事,朕放心。”

“可懷城賑災一事一直是由明大人負責的,這樣…”淩越突然意識到什麼,不可置信地看向蕭珩。

“現在定論為之尚早。”蕭珩目光深沉不見底,“你去徹查此事,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微臣遵旨。”

**

“明大人,這可怎麼辦啊?”

“是啊!今日皇上將淩大人單獨留下來,怕是要讓他徹查此事了。”

“淩大人素來公事公辦,若是他來查,難免不會查處我們啊!”

“懷城那邊,關係複雜,怕是會有漏洞。”

“明大人,現在的情況確實對我們不利啊。”

明府中,眾位大人焦急地你一言我一語,唯獨明逸,依舊安然喝茶。

“好了,一點風吹草動就如同驚弓之鳥。”其中一人喝道,“明大人乃是堂堂內閣首輔,又是皇後親兄,即便皇上知道些什麼,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怎會輕易怪罪?”

一席話,讓躁動的眾人開始慢慢恢複平靜。

“說的也是。”

“對啊!皇上這般寵愛皇後,不看僧麵也會看佛麵。”

“是啊!應該不會有什麼事的。”

明逸將茶杯放下,不以為意地拍了拍衣衫,若無其事地走了出去。

**

“皇後娘娘萬安。”

明程正在禦花園曬太陽看書,鄭啟,鄭昂便走了過來。

“是兩位鄭大人啊。”明程笑道,“都午時了,兩位大人不回府用膳的嗎?”

“冬日陽光難得,出來曬曬太陽也是極好。”鄭昂拱手回道。

明程將書放到一邊,緩身坐起,目光清潤,“這宮裏能得冬日午陽的地方可不止這,兩位大人這般偶遇,可是找本宮有何事?”

鄭啟鄭昂兩人相視一看,沒想到她會一眼看破自己的來意。

“娘娘英明。”

明程笑而不語。

“娘娘可知懷城饑荒一事?”

“這個,本宮自然知曉。”明程眼神微變,但隻是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