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避風頭(2 / 2)

陸羽的話落下,符紙中的張寶又問了問他有什麼急用,不過都被陸羽含糊糊弄過去了,他總不能說,你們快要作死了,我為了救你們,所以才去搶東西的吧。

沒錯,

陸羽雖然加入了太平道,但卻不是為了推翻那大漢朝廷,他隻是想救出將來可能會麵臨身死之局的三位兄長而已,至於張角所說的那番話,隻不過是給了他一個加入的借口罷了。

張角的話雖然可信度很高,但仍然有許多疑點,比如大漢朝廷都幹了些什麼?能影響到龍脈??

又比如,九州能人那麼多,朝廷內更是藏龍臥虎,難道就隻有張角和那什麼南華仙人知道此事嗎?如果知道的話,他們難道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嗎??

所以說,推翻漢朝不是的主要目的,他隻是想救出張角三人罷了。至於說自己加入太平道,陸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一來黃巾起義已成定局,就算沒有自己,按照“曆史”的發展,也一定會爆發,並最終耗盡大漢的最後一絲力量。

二來嘛,自己加入黃巾之中,起碼能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什麼事情都不知道,兩眼一抹黑。

當然,黃巾內的某些教義和張角給自己的解釋,也是陸羽加入的一個原因,但就算沒有這些,他也會選擇加入。

隻不過如果沒有張角給自己解釋的話,自己就算是加入了,也會不清不願的。

至於說大漢朝廷,現在的大漢的確已經爛到了根子裏,先不說還有沒有救,就算有救,陸羽也沒那個能力救活。

他自覺自己隻是一個任性的莽夫而已,可沒有什麼治世的才能。心中那絲皇漢的想法也根本不足以舍下一切的去支持那些貪婪的昏君,更何況,來自地球現代的他本身也沒有什麼擁戴君主的意思,他隻不過是欽慕大漢的那種文明精神罷了。

而顯然,這個世界上,這個時代的漢朝,根本沒有什麼大氣磅礴的漢族精神,有的,隻不過是拚命壓榨百姓的那種貪婪勁頭。

所以他雖然對這個世界上的漢朝將要毀滅感覺有些可惜,但卻已經沒有了想要挽救的意思,而且他心中隱隱有著一個想法,讓他甚至有些期待起了朝廷的毀滅...

這個想法雖然暫時隻是一個想法,但未嚐不能實現,那就是,直接或間接的成立一個自己理想中的漢朝!

......

張寶最終給自己兩個選擇,一是前往蠻州發展那裏的太平道,不過陸羽對此可沒什麼興趣。

蠻州是南蠻族的地盤,遍地山林,而且南蠻族的人極度排外,異族們又普遍信仰天鬼,他可不會沒事去那裏找不自在。

據說現在在那裏的太平道地盤隻有一鎮之地,而且其中的人大多都是從其他州部跟隨前往蠻州的,異族中人根本就沒幾個,生活困難不說,還時常遭到蠻族的各種搗亂襲擊...

所以陸羽果斷的放棄了這個選擇。

第二個選擇比較和他的胃口,那就是前往中州,不過...想著張寶之前的話,陸羽不由皺了皺眉,

張寶告訴自己,如果選擇去中州的話,那他到了那裏後就必須聽命於一個人的命令,而且絕對不能做出什麼搗亂,或者惹眼的行為,也就是說,如果陸羽想要去中州的話,他的一切行動都會受到拘束...

對此,

陸羽雖然不情願,但還是答應了下來。也並沒有提出什麼無理取鬧的要求,二哥張寶讓自己這麼做,就一定有他的理由,可能那裏的事情比較重要,由不得他胡來。

當然,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選擇隨自己的意願,想去哪裏就去那裏,不會有人管他,但如果他這麼做的話,就失去了加入太平道的作用,而如果他真選擇這麼做的話,那還不如幹脆不加入太平道,潛伏在暗處來的好。

所以陸羽決定,等自己到了中州之後,一定按照張寶的要求去做。既然選擇了加入,就必須舍棄某些東西,或者收斂一下自己。

當然,

能不能收斂的住,他就無法保證了......

......

九州漢曆一二零三,癸亥年二月十五日,陸羽正式踏上了前往中州的海路之上,準備到達那裏後,聽命於一個名叫馬元義的家夥。

而此時,

距離甲子年一二零四年,隻有不足一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