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不動產增值風險
證券投資的根本意義就是通過犧牲當前消費機會而獲得未來的更大的消費機會。但如果消費品的增值幅度高於證券的增值幅度,就帶來了投資的實際損失。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房產等不動產市場,從生產角度來看,雖然房產本身並不產生價值,但它的價格可能會在短期有極大的上漲,以其為參照進行證券投資,也會產生實際收益為負的風險。
8. 申購、贖回價格未知風險
對於基金單位資產淨值在自上一交易日至交易當日所發生的變化,投資人通常無法預知,在申購或贖回時無法知道會以什麼價格成交。
9. 投資風險
投資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投資風險。收益型基金投資風險最低,成長型基金投資風險最高,平衡型基金居中。投資人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的基金品種。
10. 機構運作風險
開放式基金除麵臨係統風險外,還會麵臨管理風險(如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決定基金的收益狀況、注冊登記機構的運作水平直接影響基金申購贖回效率等)、經營風險等。
不過也有一些風險相對較小的基金。如果從分類來看,平衡型基金、債券基金等屬於防禦性品種,風險相對較小。數據顯示,3年年化收益率最好的是混合基金,一般在29.39%~32.36%之間,而股票型基金3年年均收益率為24.32%。從長期來看,防禦品種的表現強於股票型基金。這是因為股票型基金受股市影響較大。一般來講,股票型、配置型基金受股市影響大。這兩種基金與股市的關聯度強,受股市波動的影響比較大。在牛市行情的帶動下,截至2006年7月12日,股票型基金的最高回報超過了100%;而當股市進行大幅調整時,同樣是這些表現優異的基金雖然可以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但仍然難以避免股市的係統性風險。2006年7月13日,股市以1736點開盤,下調80點,至1656點收盤,下調4.84%,當天所有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的淨值全麵下跌。那些把大額資金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投資者在股市調整當天,大抵是透心涼的感覺。如果你剛剛加入基民的行列,建議你還是先買一些風險性較小的基金。當你覺得對這個市場有一定的了解,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再轉向一些收益較高的基金。
忠告36:應對風險,我自有招數
■
索羅斯在高風險中獲取巨利,是由於他對風險自有他的應對方式。他可以做到見壞快閃,認賠出場求生存;可以做到在有效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斥巨資買入賣出。這是索羅斯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原則。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首先要學會怎樣衡量風險,適當地作點預測,然後學一些應對風險的招數。
我們如何衡量風險
投資對應的就是風險,風險不可避免,風險與收益共存,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對於風險就無所作為了,相反我們可以在該規避的時候規避,該利用的時候利用。大部分投資人充斥一種舍不得的情緒,上漲舍不得賣,下跌也舍不得賣。我們不能因為自己過於貪婪和恐懼而使自己陷入更大的風險中。當然,對於剛入市的普通投資者來講,首先需要了解基本的風險常識。
1. 根據投資風格衡量
投資者可根據基金投資風格,了解基金風險的大概水平。總的來說,大盤價值型基金的風險程度較低,而小盤成長型基金的風險較高。
2. 根據行業集中度衡量
基金是否集中投資在某個行業,還是分散在各個行業?基金的行業集中度決定了基金的表現會受到這個行業較大的影響。如果基金大量持有某個行業的股票,當這個行業的股票都大幅上漲或下跌時,基金的業績也隨之有較大幅度的變動。
3. 根據持股分散度衡量
分析基金持股分散度的道理,與行業集中度相同。大量持有某幾隻股票的基金的風險會比分散投資的基金高。基金十大重倉股占資產淨值的比例,是投資者了解持股分散度的一個有用指標。
4. 根據最差收益衡量
投資者通過了解基金過往的最差收益,可以清楚地回答自己,我究竟能否承受這個程度的虧損?如果投資者不能承受基金如此的虧損水平,就應遠離這隻基金。
5. 根據機構評級衡量
晨星(中國)等機構的星級評價衡量基金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它是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的濃縮體現,是投資者快速了解基金的有力工具。
一般投資者選擇基金雖然直接進入金融市場麵臨的風險小,但投資於基金仍然需要擔當風險,因此我們在選擇基金組合時,需要做一些整體市場環境的分析,作出適當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