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順勢反擊 第二百三十二章 彼此察覺(2 / 2)

王子獻聽見他的腳步聲,不由得略停了停,等他趕上之後才繼續緩步慢行。相較方才,兩人都顯得有些沉默,仿佛心中各有想法。當然,他們二人都並不知曉,彼此都在揣度著閻氏方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中解讀出不同的意味。

直到出了園子,踏入外院的時候,王子獻方道:“玄祺,日後我來濮王府不如以前方便,不若在藤園相約如何?”閻氏回到濮王府後,對內宅的約束定然比以前更強上幾分。即使張傅母以及服侍李徽的婢女們都保持沉默,不透露出任何事來,他們二人也絕不能輕易流露出蛛絲馬跡,否則定會讓閻氏有所猜疑。

“……”李徽皺了皺眉,“即使相約藤園,我也不可能每日都去。三五日裏,能去一天便算是不錯了。而且,你之前也曾多次在我寢殿中留宿,若是如今一次也不曾過來,更容易讓阿娘起疑罷?”

“也是,過猶不及,偶爾也該留在王府中。”王子獻笑著一歎,“不過,須得隨時克製著,不能與你親近,大約比不見麵還更痛苦幾分罷。”時時刻刻佯裝彼此還是摯友,不越雷池一步,無疑是磨礪著他們的耐性。指不定甚麼時候,便忍耐不住了。

李徽猶疑半晌,低聲道:“我會試著與阿娘說……你放心罷。”他堅持不納孺子不娶王妃,理由自然隻能是自己已有傾心之人。若想兩人相守,便絕無可能瞞住家人,他也不願意欺騙閻氏。隻有爭取家人的寬容與諒解,他們二人才能真正相守一生。

“我自然相信你。”王子獻凝視著他,見他難掩忐忑之色,也不忍心將自己的直覺告訴他:從他方才的觀察所得,閻氏並不像是對他們二人之事一無所知。或許她隻是假作不知情罷了,畢竟張傅母是她的親信,隔三岔五便會給洛陽送信,焉有不告知她之理?至於她為何沒有揭破,大概也是心有顧忌或者不忍心罷。

原本,李徽也應當能夠察覺她的異樣。但當局者迷,他今日多少有些緊張,隻顧著做出一派泰然自若之狀,許多細節都不曾注意到。也罷,既然這母子二人都想暫時維持現狀,他便隨他們的意便是。指不定甚麼時候,閻氏的態度便會漸漸轉變,能夠徹底接受他們呢?

王子獻素來並非衝動之人,在與李徽定情之前,便曾想過濮王府的問題:在他看來,隻要濮王妃閻氏能夠諒解他們二人,濮王李泰自然不足為慮。而嗣濮王李欣縱然心懷不滿,那時候也失去了反對的立場與力量。閻氏是真心疼愛幼子,大約也不忍心讓他痛苦度日。隻要他們應對得當,說不得便能獲取她的同情與理解。

“玄祺,不必急躁,徐徐圖之即可。”

“我省得。”

李徽將王子獻送到門前之後,便返回了正院內堂。他雖不曾注意到閻氏神情的細微變幻,卻明白她必定會有話想與他說。這時候,閻氏已經帶著壽娘回到了內堂。祖孫二人正一起擺弄著剛剪下來的柔嫩杏花,挑幾枝插在花瓶之中。

見他回來了,閻氏便道:“說起來,再過幾日便是上巳節了罷?已經有兩年不曾見到長安這些小娘子了,不知與洛陽的小娘子相比,有何不同之處。玄祺,到時候你便陪著我,在芙蓉園內走一走如何?”

“孩兒原本便是如此打算的。”李徽笑道,“而且,聽說臨川姑母與清河姑母想在芙蓉園內舉辦飲宴,悅娘與婉娘早便與孩兒說好了,一定要去湊熱鬧。”臨川長公主與清河長公主難得向聖人開口借芙蓉園,聖人自然滿口答應。而且,據說若是杜皇後身體好些,他也會帶著後妃們一同去瞧瞧。

“到時候,我會給杜家送個帖子。”閻氏又淡淡地道,“畢竟,自從定下婚約之後,我便不曾見過這位未來的兒媳了。已經這麼些年過去了,總該再見一見麵才是。”她也隻是在當初挑小娘子的時候,才見過杜氏一兩回,與她說過幾句話罷了。

李徽一怔,低聲道:“阿娘,如今杜家尚在孝中,恐怕並不合適……”

“並非熱孝,又怎會不合適?”閻氏道,“這次飲宴是難得的機會,她畢竟要嫁入咱們家來,能夠早日認一認宗室長輩與同輩,日後也有好處。”

“阿娘……”李徽隻覺得喉間一片澀意,本想明說自己的打算,轉念想到她今日剛回家中,杜娘子又命運多舛,便猶豫起來。到底還是須得想出兩全之策,否則太過貿然行事,隻會傷人傷己罷了。

閻氏見他神情黯淡,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便轉移了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