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順勢反擊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得其所(1 / 3)

直至仲秋時節, 三司會審楊家謀逆一案方徹底結束。楊家之主楊士敬始終不承認罪行, 但從搜查的證據來看, 他很早之前便圖謀不軌卻是事實。於是, 落得斬首的下場自然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其子楊謙已死, 但屍首也並未逃過罪責, 依舊判了斬首之刑。至於韋夫人, 雖有謀害庶子之罪,但其愛女之情可憫,告發謀逆亦是大功, 判流放千裏。

在審案期間,小韋氏提出和離歸家,辯駁自己對謀逆毫不知情, 卻並未成功。最終, 她不得不帶著自己的兒子與韋夫人一同流放。不過,因著楊家還有以庶充嫡的罪名, 卻不知這對婆媳與祖孫之間是否能夠共渡患難了。畢竟, 她們如今的關係十分微妙, 似仇非仇, 似親非親。恐怕連她們自個兒, 心中都充滿了複雜的矛盾。

至於楊家那些未出嫁的小娘子, 自然須得隨著韋夫人流放。而已經定親卻尚未成婚者,則忙不迭地求了二房出麵,希望能夠立即完婚, 便是婚禮匆匆而就亦不在乎。然而, 事到如今,就連楊家的出嫁女們都無不如履薄冰,之前那些見楊家勢大便想聯姻的人家又如何敢頂著風頭娶楊家女?於是,所有小娘子無一例外被退了親,結局隻能是哭哭啼啼地隨著嫡母離京了。至於她們是否曾經後悔,當初不該那般挑剔,早些成婚,那便沒有多少人知曉了。

除了楊家之外,此案同樣牽連出了不少與其同謀的大小世家。畢竟,楊士敬經營多年,焉能沒有同謀?不過,這些同謀多數是他的屬下,分別被安插在朝廷或外州之中,甚至有些武官已經升至了折衝都尉。這意味著楊家開始染指兵權,令聖人深感震怒,幾乎想給這些附逆從犯也都判定死罪。

不過,禦史台與門下省一群言官據理進諫,到底仍是打消了他的念頭。尤其這一回,連他的心腹愛將們都不站在他身邊,王子獻與李徽均認為該依照律法與先例判罰。先前越王一案、彭王一案便是實例,不曾真正謀逆者,判流放三千裏即可。於是,聖人大筆一揮,將這些人及其家人都流放去了最南端的振州。

除此之外,令聖人最為震驚的,便是燕家亦牽連其中。雖說看似燕家與三皇子之死沒有幹係,隻是後來與楊謙共商如何說服杜皇後養育四皇子的大計,但他們與楊家來往緊密卻是不爭的事實。按照律法,燕家同樣應該判處闔家流放。然而,聖人顧忌到愛女長寧公主,卻遲遲未能拿定主意。

就在楊家之案判罰陸續公布的某一天夜裏,帶著弟子楊慎前來拜見長寧公主的王子獻與李徽剛坐下不久,便聽見寢殿之外傳來一陣陣喧嘩聲。長寧公主並不理會,隻是示意宮婢趕緊將鬧事者趕出去。

然而,下一刻,便聽外頭響起了喊聲:“貴主!是我錯了!是我利欲熏心!!是我行事不擇手段!!這麼些年來,貴主對我警示了許多次,我竟然一時糊塗,都不曾往心裏去!滿心隻想著天賜良機不能錯過,竟與謀逆之輩攪合在了一起!!”

“貴主!我還錯在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分明知道貴主與郡王不過是堂兄妹,與王補闕也僅僅隻是君子之交……但當年曾聽說過的流言,卻讓我心中暗存了偏見與芥蒂!所以,我始終無法與郡王殿下以及王補闕安然相處。因為我嫉妒他們能夠得到貴主的信任,嫉妒他們能夠成為貴主所依靠之人!!”

“貴主!隻要給我一個機會,我定然會改過自新,再也不會胡亂行事!所有一切,我都會聽從貴主的安排!!隻要貴主還願意,讓我做貴主的駙馬……隻要貴主還願意,讓我與貴主相守一生……”

“嘖嘖,可真是酸得很。”李徽吃了一顆王子獻剝的葡萄,評論道,“悅娘,你怎麼還能容他留在公主府當中?連續讓他告假數個月,恐怕連叔父都以為你隻是在保護他而已,更遑論其他人。你瞧瞧,讓他誤會你對他有情,他便立即抓住機會過來求情。隻要你稍稍心軟,燕家便仍然有翻身的機會。”

“燕家人可真是不折不扣的牆頭草。”王子獻慢條斯理地剝著葡萄皮,隨手投喂身邊人,並不忘記示意自家弟子時不時也孝順幾顆,“自從楊家案發之後,燕太妃便不顧勸阻,與楊太妃留在別宮之中,死活都不願去行宮避暑。若不是皇後殿下不耐煩見她,恐怕她不是隔三差五,而是每天都入宮向皇後殿下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