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妥協(3 / 3)

美國得到了好處,自然要吧主日本擺平目前的困境。

美國聯係了英國,聯係了蘇聯,當然,必須給人家好處。好處自然是日本付出。

三個大國向中國施壓。

已經是烽煙四起的中國自然不敢拂逆三個大國的意願,不是不想而是不敢,若果不答應,三個大國聯合起來,製裁中國,中國休矣。

但是,什麼事情都跟利益掛鉤,中國從中也得到了好處。

美國決定出兵支援中國抗戰,英國也同意出兵支援中國,蘇聯自然不在話下。蘇聯不是中國的老大哥嗎?那是話。在利益麵前,親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更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中國誰說了算?那時,世界公認是國軍大總統。在他們眼裏共軍還很渺小,不成氣候。

於是,國軍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國軍政府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國軍政府與美國達成協議後,卻發現,自己根本聯係不上橫行日本的凶兵和超能者。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兩人是誰?

百爪撓心的國軍想到了共軍。

共軍穩坐釣魚台,就知道結果會是這樣。

共軍心胸博大,高瞻遠矚,謀略的是國家安危,是人民的平安。可不像國軍那般自私自利。

共軍要求不高,國共精誠合作,共禦外敵。

國軍不答應也得答應,而且必須是真心的答應。再者,國軍也感覺到了危機,來自日軍的危機,日方一方麵與國軍和談,一方麵加快戰爭步伐,步步緊逼。讓住東北,日方不滿足,讓出華北,日方也不會滿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再軟弱下去,國軍失去的不僅僅是中國人民的民心,而是整個中國的土地。

國共合作達成,李正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國。李正毫無辦法,在國家利益麵前,他隻能做出犧牲。

其實在外人眼裏,李正站的便宜大了去了。失去愛人不假,但是你都把日本搞成什麼樣了?日本的損失大了去了,不說損失多是錢,單單後勤補給基地被毀,對中國的戰爭步伐不得不減緩,沒有物資支援,鬼子怎麼侵略?食物倒是可以去搶,但是武器彈藥是他們最緊缺的。

中國戰區作戰總司令還不知道日本國內發生的事,雖然他在日本國內有朋友,但是沒人敢告訴他,天皇已經下了封口令了。

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山本司令知道了,逼迫阪垣自殺,逼迫磯古下野。

山本司令又開始尋找外孫子和女婿。他還不知道自己的女婿是黑麵戰將,要是知道的話,估計連他都不知道該怎樣做了。可是知道日本投降,山本始終未找到女婿和外孫子的下落,後來被軍事法庭以戰爭罪論處,被判了終身監禁,在獄中鬱鬱而死。

這是後話!

李正回國了,他也不傻,他是在得到總部親自下令,不予追究他和張喜民的任何責任之後,才選擇回國的。政治,李正不懂,但是他的自保,得保護大姨夫。

李正把英子的骨灰安葬在了日本的大德寺,雖然英子不是佛門中人,但是,空海大師還是看在桑讚大師的麵子上,埋在寺院後山,安葬了山本英子。

李正抱著兒子回過。不是他不想帶著影子的骨灰回國,隻是國內戰火燎原,他不想善良的英子再遭受戰爭的襲擾。有朝一日,李正會把英子的骨灰,接回來的。

安之若和亨利的關係因為這次的合作,溫度飆升,看著兩個人眉來眼去的模樣,李正心裏放心了。這個時期,有一位英國公民在小丫頭身邊,絕對是最好的護身符。

回國不久,亨利把安之若的全家接到了英國。

李正對此深表同意,他不希望安之若一家遭到不測,誰敢保證別人會不會對他們出手?日本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把日本搞得亂七八糟的安之若,國軍也不會放棄這個戰爭寶貝。當然,英國也會覬覦,隻是,相對來說,由亨利在,安之若的危險係數很低。李正也相信,安之若一家不會利用超能力參與戰爭。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