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前夕,李正主動請纓,派出紅色尖兵部隊,深入敵後,搜集情報,為中美聯合空軍部隊襲擊鬼子運輸線和基地提供情報。
決戰終於開始!
日軍第三、第三十九師團,同時向石牌推進。
日軍第三師團從長陽高家堰進入宜昌縣境,向第十一師第一道防線南林坡陣地發起攻擊。
同時,南林破右鄰的十八師所在陣地也受到日軍的猛烈襲擊。
至此,一場爭奪石牌之戰在西陵峽展開。
戰鬥異常激烈。
南林坡陣地是日軍主攻目標。
第十一師三十一團三營官兵奮勇抵抗,抵住日軍5次猛烈的衝鋒。
麵對鬼子猛烈的進攻,九連陣地首先被敵攻占。
不久,八連陣地淪陷,連長陣亡。
七連是混編連,在重機槍排、迫擊炮排、步兵排等官兵的浴血奮戰下,保住陣地。鬼子在七連的猛烈打擊下,遭到重創,留下數百具屍體後,撤退。
七連官兵傷亡慘重。
第二天黎明十分,日軍又向七連左、中、右三方進行夾攻,但依然被七連打退。
日軍對南林坡正麵陣地屢攻不下,遂於出動5架轟炸機,對七連陣地進行狂轟濫炸。
七連陣地周圍的樹木、山堡都被沒了。七連二排排長陣亡,所有追擊炮炮手全部犧牲,重機槍排死亡慘重,所剩不多。
第三天,日軍一部在數架飛機的支援下,繼續向七連陣地猛攻。
七連陣地上的掩體和工事被破壞殆盡。
七連官兵所剩無多,但仍頑強堅持戰鬥。
第四天,七連奉命撤離南林坡。此時,全連僅剩下70多人。
李正坐在前線總指揮部裏,都坐不住了。但是,這裏是國軍的地盤不是八路的地盤,他必須服從國軍上峰的命令,人家沒有下令增援,不能擅自行動。這要是在八路那裏,李正早就不管不顧地帶隊出去把陣地奪回來了,哪還容許鬼子如此囂張?
李正主動請纓,要求出戰。
現場指揮官居然做不了主,上報大總統。
大總統本不想讓李正出兵,原因隻有他心裏明白。但是陣地失守,危機石牌安全,別的部隊都在戰鬥,即使留有後援,也都是為其他戰地準備的,不能妄動。隻有李正所部是他部署的預備部隊,伺機機動。他再不願意也不敢拿石牌做賭注。大總統考慮再三,才答應李正出兵。
李正當即派出所部一旅,兵分三路火速出擊。
此時,三個陣地已經完全被鬼子占領,早就失去了先機。
雙方爭奪異常激烈。
八路士氣無敵,奮勇殺敵。最終,三陣地被成功奪回。
李正唯恐三地再失,有意讓一旅原地鎮守。隻是,陣地收複之後,大總統下令,李正所部回城修整,另派國軍取而代之。
李正哪還不明白大總統用意?不過,他不以為意,如此更好,己方還能少犧牲點同誌。本來李正還怕大總統拿他的部隊當槍使呢?沒想到,想反了!
李正對大總統的小心眼很無語,幹脆下令全師官兵,除了必須執勤、防守的以外,全都回屋睡覺。
李正所部睡覺,牛場坡群嶺逶迤、樹木參天,是朱家坪的屏障;朱家坪峽穀深邃、層峰疊巒。兩地都是打山地戰的最佳地域。
日軍第三十九師團主力經餘家壩,進至曹家畈。分兵兩路向牛場坡、朱家坪展開進攻。
駐守在此地的國軍官兵,憑此有利的地形與鬼子展開激戰,打退日軍無數次衝鋒。日軍損失慘重,每一次衝鋒都會留下一地屍體。國軍官兵也有傷亡,但和鬼子比起來,損失較小。
日軍見屢攻不下,便改變策略,一路由彭家坡迂回牛場坡從後麵進攻。另一路從響鈴口、柏木枰向牛場坡發動正麵衝鋒。
堅守牛場坡的國軍官兵與數倍於自己的鬼子之敵激戰猛烈。
李正再次請纓,要求支援牛場破。
大總統沒有同意,說是要保存李正所部實力,好鋼用在刀刃上。
李正哭笑不得,這哪是為自己著想啊?存粹是怕自己搶去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