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戴笠往事(2 / 3)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一種輕量化的槍榴彈版本-M9被製造生產,雖然發射問題解決,但是步兵還是缺少一個真正強大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於是,軍方開始著手采購一種威力更加強大的單兵反坦克裝備反坦克步槍,而這直接導出了經典武器bazooka的誕生.

1940年,中尉愛德華建議將M10的彈頭安放在爆破火箭中,通過他們研發的火箭發射器發射組成一種強有力的火箭反坦克武器。

計劃得到了批準,於是bazooka原型號-M1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學院誕生了。

bazooka的發射器是一個裝有簡易木製手柄,木製握把,木製觀瞄器於量產品中改為金屬 的金屬發射筒,60.07毫米火箭彈為了避免與60毫米迫擊炮相混淆官方定型為M6 2.36inch,由尾部裝填,當扣下扳機時位於木製墊肩的2單元幹電池激發發射。

雖然M1有部分準確和可靠性的問題,但是在其100毫米的強大穿甲威力下,一切缺點對於軍方來說,都不值一提。

伺候,美國國防部取消了所有其他單兵反坦克武器的研發。

正式接收M1發射器和M6火箭彈作為標準製式武器,並裝備全軍。

至此,M1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同類製式武器.

M1僅重5.8公斤,1.37米長,攜帶方便。

李正將M1的前握把進行了大量的簡化,使得其更加輕巧,更加適應單兵行動。與此同時,李正又將因經常自爆走火而傷害“主人”的可靠性奇差,聲名狼藉的M6火箭彈,也進行了大量改進。

瞄準具,前部護板,火焰導流器以及發射支架,都被李正改良,使其可靠性更佳。李正將其稱為M6A。

但由於原有的M6A1是尖狀頭部,在打擊傾斜裝甲時經常偏離目標產生彈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李正研製出了新的49.2厘米1.53公斤重的M6A4火箭彈,以及全新設計的M9發射器。

新設計的彈頭使得其在對付傾斜裝甲時,能夠給予更加有效的打擊。與此同時,新的尾部魚鰭環行裝置,可以保證飛行的穩定性和準確讀。相比於M6A,M6A4有著更高的破甲能力150MM。

隻是,這種反坦克槍說白了跟火箭筒差不多,但又絕對不一樣。

李正很期望這樣的武器早日裝備八路部隊,那對以後的八路發展,好處多多。

李正不知道的是,他在戰場上使用了大玩具,被曝光了,肯定不是少帥說的,因為少帥還沒離開李正的視野之內。

唯一曝光者就是小鬼子了。

德軍在二戰中使用過這種大玩具,鬼子也見識過。

這一曝光可了不得了。何克師德軍的高度軍事機密。

首先德軍調查團,來調查此事。

李正“熱情”接待!

查唄,這破玩意,他還不是很滿意,肯定要多多改良的。你們德國人自己看看和你們的一不一樣?

調查結果,令德軍大驚失色,李正的大玩具要比他們的小甲殼蟲先進多了,威力也大多了。最後,調查團草草收尾,雖然他們還是懷疑泄密,但是,沒有證據證明。現在也隻能說,是雷同。不過,看過李正設計的大玩具,德國專家受益匪淺。

李正可不怕機密外露,反正這玩意也是德國發明的,自己隻是高仿者而已。

大玩具曝光,引來了無數國家的關注,有國家就要出高價夠買。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

八路高層此事才知道,熊孩子鼓搗出這麼高檔玩意兒?大佬們無不驚喜。

大佬們給李正下了死令,不準賣大玩具。

李正都要哭了,說實話,他還真想把大玩具高價賣出一些,說賣不恰當,應該說換,他要換其他國家的先進武器。

有些武器李正能研究出來,但是造不出來,缺的不是圖紙,不是技術,而是材料。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上級不同意,李正隻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