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三個大胖小子(2 / 3)

而美國高層堅持要使用原子彈,這裏麵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老美希望通過投擲原子彈,迫使日本在蘇聯對日作戰前投降。二是即使蘇聯參戰,美國也想通過原子彈遏製和削弱蘇聯參戰的作用和意義,抬高美國在戰勝日本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就是檢驗一下原子彈作用在城市上的威力和後果。

波茨坦會議後,杜魯門乘美國軍艦回國,回國途中,杜魯門就向軍方下達了原子彈炸日本的命令。

509大隊接到了杜魯門的命令之後,立即著手準備。

時隔不久,一件秘密貨物被運到提尼安島,這個神秘貨物就是原子彈的核心部分——裝在金屬密封筒裏的鈾235。

原子彈的彈體另外用B-29飛機運到了提尼安島,之所以把彈體和鈾原料分開運輸,是為了保證原子彈的絕對的安全,這顆原子彈的代號為“小男孩”。

完整的“小男孩”順利到達,美軍司令部下達了作戰命令,由7架B-29重型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實施警告性原子彈轟炸,具體轟炸目標視當天氣象情況而定。

此時,509大隊成員才知道自己的終極任務是什麼。

數架轟炸機中的序號為82號的B-29轟炸機開始裝彈,82號轟炸機的正駕駛是509大隊的大隊長蒂貝斯上校。

蒂貝斯上校是B-29轟炸機的試飛員,也是美國對歐洲進行首次遠程空襲的空中指揮官,他的經驗非常豐富,是美國最優秀的轟炸機的王牌飛行員。

由於機組成員中沒有一個人了解原子彈的構造,所以原子彈專家帕森斯上校奉命隨機起飛。如此,機組人員就達到了12個人,起飛前機組人員都領到了氰化物劇毒膠囊,其目的不言而喻,是為了一旦飛機被擊落,機上人員避免落入日軍之手。

執行任務的有七架飛機,一架為原子彈載機,兩架負責轟炸效果觀測,三架擔任氣象觀察。此外,還有一架飛機當做“備胎”,留在硫磺島,隨時準備替換發生故障的飛機。

82號機臨時命名為“依諾阿蓋依”號,這是蒂貝斯上校母親的名字。

82號機起飛的時間定在次日淩晨兩點左右,這樣從提尼安島用7個小時飛到日本的時候,正好是上午9點鍾左右,這時,天空的能見度較高,有利於原子彈的準確投放。

在此之前,負責氣象觀察的三架B-29已經分別飛往廣島、小倉和長崎,它們將把這三個城市的氣象信息傳給82號機。

“依諾阿蓋依”號滑出跑道起飛。

當攜帶四噸多重原子彈的82號飛機爬升到5000英尺高時,核彈專家帕森斯上校爬進彈艙進行了細致全麵的各項檢查,確認無誤後,最後安裝上了引爆器。

此時,“依諾阿蓋依”號收到了前去廣島偵察的氣象飛機發來的一條重要信息:廣島上空能見度良好,雲層覆蓋率低,偵察中未遇敵方戰鬥機截擊,敵軍高射炮的火力也很微弱,建議優先考慮在廣島施暴。

這個建議被采納。

大約半小時以後,“依諾阿蓋依”號接近日本廣島。

此刻,廣島市民對習以為常的空襲警報已無動於衷,因此,很少有人進入防空洞躲避。

投彈員最後一次校正目標後,副駕駛劉易斯上校打開了投彈保險的開關。

一切準備就緒,蒂貝斯上校親自按動了投彈按鈕。

原子彈被投出了彈倉,由於飛機突然減輕了四噸多的重量,飛機劇烈搖晃起來,飛行員趕緊穩住飛機,然後以一個漂亮的折身動作,快速逃離作案現場。

原子彈在離地麵六米處爆炸,爆炸發出了耀眼的強光和聲波、高溫氣浪。

方圓四十多平方公裏內一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

廣島一片廢墟。

僅僅這這一顆原子彈導致了廣島十四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