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幹掉一切對手 (3)(1 / 3)

1933年大危機之後,美國聯邦政府成了IBM最大的主顧客。羅斯福“新政”的實施,政府需要大量IBM的機器去處理社會福利、價格控製和公眾工程等計劃。各大企業也因需向政府報送大量統計材料,而向IBM訂購製表機。二次世界大戰更使IBM受益無窮,作為指定軍用物資的供貨商和軍火生產商,二戰期間IBM的產品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到1947年,IBM的銷售額達到了1.5億美元以上,在美國已經跨入大公司行列。

這是一個現成的榜樣。

溫伯格很聰明,他很快就從托馬斯的經曆為高盛總結出克敵製勝的絕招:客戶至上。

4. 百年鐵打的營盤

這是一個很平常的早晨,員工們啃著麵包走進辦公室,高盛的會議室異常壓抑。

高盛聯席執行官史蒂芬·弗裏德曼突然將合夥人們召集到會議室開會,大家到了會議室才知道首席執行官魯賓剛剛從華盛頓返回紐約,已經接受了總統克林頓的任命,擔任國家經濟顧問。合夥人們很是沮喪,高盛的律師都當上了國務卿,西德尼·溫伯格影響了四屆總統,魯賓怎麼就一個顧問的虛名呢?

魯賓之前已經有過專職律師約翰·福斯特·杜勒斯侍候過美國的三位總統,成為白宮三朝元老的高盛人。西德尼·溫伯格更是羅斯福總統新政的堅定支持者,差點還被派到莫斯科擔任美國駐蘇聯大使。之前進入白宮的高盛人都是實權擁有者。

不值得,合夥人搞不明白魯賓跟著克林頓幹什麼。

魯賓的心思隻有老朋友史蒂芬·弗裏德曼了解,當初魯賓跟弗裏德曼被選定為高盛的掌門接班人的時候,沒有人看好這一對:交易員跟銀行家的組合。事實證明兩人合作非常的默契,魯賓跟弗裏德曼往往能想到一起去,這一次弗裏德曼知道,魯賓這是在為擔任財政部長進行熱身。

26年了,看慣了的同事們馬上就要告別了。

魯賓的眼裏閃爍著淚花,強裝微笑地看了看合夥人,又開始埋頭吃盒飯。

弗裏德曼開始向合夥人介紹魯賓的決定,魯賓還在埋頭吃著早餐,這是他妻子朱莉親手給他做的。就在昨天晚上,朱莉還是不敢相信他的丈夫魯賓會離開處於上升期的高盛,甚至給他做好了今天的午餐,讓魯賓帶著到辦公室吃。

從華盛頓回到紐約,魯賓跟弗裏德曼探討過,弗裏德曼非常的失落,但是他很清楚魯賓需要一個更大的舞台去施展他的才華,老朋友了,弗裏德曼沒有朱莉那樣的兒女情長,他痛快地支持魯賓的決定。

魯賓邊吃早餐邊聽弗裏德曼對合夥人解釋魯賓的離去以及對魯賓的情感。魯賓突然推開早餐,很動情地說:“26年了,高盛是我生命的基礎,離開是很困難的,公司的管理層的確可以出色地領導一個國家,而不僅僅是一家投資銀行。”

弗裏德曼非常理解魯賓的話,老掌櫃西德尼·溫伯格跟美國的四屆總統關係密切,在華爾街贏得了少有的尊重,在實業界更是推崇備至,通用汽車等超大型公司都聘請老掌櫃擔任董事,那個時候老掌櫃身兼100多家的董事,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參加這些公司的董事會等活動,當然這些公司也成了高盛最忠誠的客戶。

領導一個國家,那是更好地為高盛服務。

魯賓後來跟合夥人們一一地握手道別,希望高盛的老朋友們能夠精誠團結。最後魯賓握住弗裏德曼的手,弗裏德曼有點局促了,尷尬地微微一笑,說他已經失落的麻木了。

魯賓成功坐上了財政部長的寶座,成為克林頓政府摟錢的大管家。此後,高盛跟全球各地政要關係密切,歐洲的私有化項目、中國的頂級私有化項目,都被高盛拿走,甚至利用中美世貿雙邊談判的籌碼,高盛在那個戰火紛飛的1999年,搞定了中國最大的石油石化改革項目,將一條腿深入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領域。

魯賓的離開讓聯席的首席執行官位置出現空缺,弗裏德曼突然感覺到有點空落落的。

弗裏德曼很是失落,是否再找一位搭檔?公司裏麵的議論很熱烈,弗裏德曼很苦惱這個問題,當年西德尼·溫伯格從危險天才威迪奧·凱琴斯手上接過高盛,為了避免一個人獨斷專橫搞垮公司的教訓,就慢慢地形成了一個選擇繼承人的標準:那就是兩個為公司贏利最多的合夥人共同執政。

魯賓跟弗裏德曼就是按照這個標準選出來的,直到1993年,弗裏德曼依然沒有發現高盛有這樣的人才,尤其是離開了魯賓後,弗裏德曼覺得越來越孤獨,在公司再也找不到配合默契的搭檔,弗裏德曼每天強裝笑臉,他內心已經萌生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