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1)(2 / 3)

但如果我們始終深信不疑,

有扇門就會向我們打開,

它也許不是我們曾經想到的那一扇門,

但我們最終將會發現,

它是一扇有益之門。

“大家要多學嗅嗅和匆匆,不要學哼哼!”簡潔而又意義深遠,話語狠狠地衝擊著人們潛意識中對於傳統和習慣的固持。這種衝擊和被衝擊的痛苦強迫人們不得不去回頭張望來時的路。

遙遠的阿拉巴馬,可惡的象鼻蟲,機敏的小老鼠,你們緣何如此苦苦相逼?!

從危機到轉機,往往隻有一念之差。

此刻,正是2002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春節的序曲,距離阿拉巴馬的轉機已近百年,而甘肅電信的新轉機也正在明朗之中。

冬天的故事——白銀

春的希望通常總是潛藏在冬的考驗中。但2001年的冬天對白銀並沒有特別的眷顧。雲在北邊的天空重重疊疊,風已吹響號角,但雪仍在猶豫。

12月中旬的一天,一個浩浩蕩蕩的車隊,一群表情各異的人們,未及洗卻遠路的風塵,便從省城蘭州急急火火地趕到了銅城白銀。是什麼讓他們如此急切,又是什麼令他們如此緊張?話,還得從頭說起。

這一年的10月,中國電信集團召開了一個座談會,中心議題是企業薪酬製度改革,主要內容是以“勞動、人事和分配”為核心的三項製度改革,以及薪酬等五項機製創新。目標是通過改革建立麵向用戶快速反應的市場導向機製,和“工資能升能降、崗位能高能低、人員能進能出”公平、競爭、擇優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機製,從根本上改變甘肅電信的運營機製模式。當時的這些改革,在後來被總結為兩個理念:一是經營客戶;二是經營人才。甘肅電信感到了深深的壓力。這可不是什麼人一時的心血來潮,更不是一榔頭、一棒子的零敲碎打。這種調整和改革改變的,不單純隻是一種製度和模式,而是一種人們已經習慣了數十年的習慣和傳統思維,是根本性的。

任何一次改革都離不開現實,任何一次改革也都有曆史。

13年前,一個金秋送爽的日子裏,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一個聲音在久久回蕩:“轉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中心環節!”

整整1年零1個月後,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審議通過了市場經濟建設的一個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若幹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製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這是十幾年來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特別是企業改革經驗的結晶,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以此為標誌,國有企業改革由“放權讓利”進入了“製度創新”的新階段,並一步步走向高潮。

1997年9月,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著眼於搞好整個國有經濟,抓好大的,放活小的(簡稱“抓大放小”),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這是黨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的發展戰略層麵的指導思想,這也成為日後電信改革重組的直接依據。兩年後,繼尋呼剝離、政企分開之後的中國電信揭開了新一輪改革浪潮的序幕——移動分營,從這次以後,中國電信開始慢慢步入了在非全業務經營和不對稱管製政策下的發展曆程。

“從計劃到市場,這是我們遇到的真正的考驗。”每一個企業領導人都在深深思索。從中央到基層,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從下指標、完任務到競爭到效益,從改革到發展到穩定……曆史的車輪輕輕一滾就是6年。

1999年,還是一樣的地方,還是一樣的秋天,還是一樣金色的日子,曆史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這一天,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一個直到今天還被稱作是綱領性文件的重要決斷一《中共中央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圈定了中國國企改革的目標、重點和方向:到2010年,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適應經濟體製與經濟增長方式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製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