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為民所係(1)(2 / 2)

16日10時左右,省電信公司向省傳輸局下達了援災命令。

11時左右,省電信傳輸局應急通信保障隊攜帶4套海事衛星設備迅即從蘭州出發。

晚23時,到達火災現場的應急通信保障隊馬不停蹄展開工作。

“啟動油機、開通短波電台、海事衛星端站;架設帳篷!”現場總指揮號令明確。

“車載電台開通。”

“海事衛星站開通。”

“帳篷架設完畢。”

伴隨著陣陣報告聲,15分鍾後,現場2套海事衛星設備搭建、開通,達拉鄉政府“4·15”森林火災滅火指揮部1套海事衛星搭建、開通。

一點多址、無線環路、特高頻通過交換機接人電信公網,實現了無線延伸。

車載天翼通接入公眾互聯網,實現了現場計算機無線寬帶聯網。

……

火災現場實現了與外界的固話、無線、衛星、寬帶的多手段通信,應急通信網暢通無阻。

嘀……滅火指揮部鈴聲不斷。

“喂……我是森林公安局……”

“喂、喂……我是氣象局……”

“這裏是中央電視台……”

滅火指揮工作有序展開。災情現場報道工作有序展開。通信,顯示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到了19日,應急通信隊員個個都顯出了疲態。為保障通信暢通,連日來,他們吃住均在車上,餓了,拿饅頭和方便麵充饑;困了,就在車上坐著養一會神;冷了,打一會兒汽車暖氣。在現場,當問及他們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有什麼想法時,應急隊員們的回答著實讓記者感動了一把,“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隻要我們的應急通信能給甘肅電信增光就夠了!”

甘肅電信應急通信保障隊,是應對我省境內搶險救災通信保障任務而組建的一支專業隊伍,主要用於保障各種緊急狀況下的通信,如發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使地麵通信線路中斷。因該網具有較高的機動性及靈活性,能夠快速組網,迅速恢複重要通信,對組織搶險救災、防汛、應對突發事件、保持信息暢通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擁有的車載移動和便攜式通信設備,可提供電報、電話、圖像、傳真、供電等多種通信服務。各種通信車既能單獨使用,也能聯合組網,還能方便地進入公眾網,應急通信走到哪裏,哪裏就是一個小型移動的電信局。

“以前我不太了解電信,對電信有諸多不滿意之處,但這次,當我親眼看到電信應急通信隊的能吃苦精神以及他們在整個保障支援中的突出表現,我對電信的看法變了……”現場一位電視台記者說。

在這次火災救援工作中,該隊不僅保證了滅火指揮工作的通信暢通,而且為中央電視台、我省(市)各大新聞媒體記者現場報道提供了400餘次的通訊服務,兩次隨同氣象局人員赴崗嶺溝為人工降雨作業現場開通電話。

當大地震顫時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隻有在危急時刻才能將其本質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2003年10月25日晚8時41分,民樂縣與山丹縣的交界處。

大地猛地一顫,房屋開始在搖擺中倒塌,哭聲喊聲交織成一片,撕裂了寧靜的鄉村。7分鍾後——8時48分,大地又是一顫。

來自北京和蘭州的有關權威部門測定:大地的兩次顫動,是罕見的連環地震,兩次震級分別為6.1級和5.8級地震!

麵臨不可阻擋的天災,人的本能反應是逃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但也有人有不同的選擇。

張掖市電信分公司

第二波強震剛過,驚慌失措的人們紛紛向樓下跑去尋找躲避的空地時,張掖電信分公司總經理張軍卻衝向了分公司辦公大樓維護中心。在確信網絡整體運行狀況良好後,他長長舒了口氣。此時,張掖電信辦公大樓所有辦公室都已亮起了燈光,員工們已經自發地來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待命。

隨後,張掖分公司立即組織人員,成立應急小組,應急通信組即時監控網絡運行情況。根據監測結果,立刻通知民樂、山丹增開電路,以緩解災後通信擁塞狀況;應急搶險組人不離車,隨時待命。之後,在近170餘次的餘震中,分公司全體員工就在辦公大樓各自的崗位上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民樂縣電信分公司

當王宗山局長趕到縣局時,全局23名員工也已經自發地趕到了各自的崗位上。隨後,副局長賀吉慶帶領人員趕赴受災現場,是震後最早趕到現場的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