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把握改革的關鍵環節(1 / 3)

國有企業的改革很難,尤其是關乎職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涉及敏感問題的改革更是充滿了風險。據我們了解,改革開放30年來,天津港在改革方麵作出了很多成績,也涉及到了很多方麵。您認為在諸多改革中哪些改革是關鍵性的?

於汝民:這30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用改革創新來推動發展。1984年,天津港下放到地方以後,在體製機製改革方麵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傳統的人事管理向現代化人力資源管理轉化的過程中,用人、用工和分配製度改革是其中的關鍵。用工體製改革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內容,在天津港的發展曆程中,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們改革用工體製的?

於汝民:眾所周知,港口裝卸業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生產規模和效率決定了企業效益,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生產是裝卸產業發展的關鍵。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經濟開始複蘇,市場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新型貨類不斷增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人員不斷增加,本地勞動力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要。同時,更多的貨物需要專業化生產,必須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化團隊支撐,而傳統的用工體製和模式逐漸顯現出管理僵化和低效率,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天津港的快速發展。天津港在整個用工製度改革過程中,經曆了哪些重要的階段,目前處於什麼階段呢?

於汝民:1984年開始,天津港實施裝卸用工製度改革,引入了農民合同工的用工機製,邁出了天津港用工製度改革的第一步,進入起步階段。

1995年開始,天津港推行裝卸勞務承包化,1997年開展了單船裝卸勞務承發包試點,1998年開始,天津港推行市場化的勞務承發包體製,1999年提出單船核算改革。這個階段是探索階段。

2000年開始,天津港進一步深化裝卸用工製度改革,在勞務承發包體製模式下,我們提出了生產全過程承發包模式,逐步完善了管理體係,並逐步構建完善了三個層次的勞務公司布局結構。形成了以集團控專業化聯營勞務公司為主導層,以集團子公司控聯營公司為骨幹層,以勞務基地公司為補充層,人才中介機構為服務層的港口勞動力市場格局,為此我們花了20年時間。

目前,由於曆史的原因,天津港還有大量的正式員工從事各種操作崗位工作,同時,各層次的勞務公司尚處在發展階段,不能完全滿足天津港生產全過程承包的需要,從體製上仍未實現全過程承包。現在我們用工製度改革仍處在過渡階段,也是關鍵階段。目前,國家大力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天津港在用工體製改革過程中,是如何體現和諧的呢?你們采取了哪些措施?

於汝民:天津港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和分配關係作為用工製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處理好勞務員工的切身利益問題,我們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調研和座談,聽取一線員工的心聲,出台政策之前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用工製度改革得到了員工的響應和社會輿論的認可。

目前,我們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勞務員工福利保障體係。建立了勞務員工勞動報酬增長機製,勞務指導價位實行市場化的標準,按照略高於市場價位的水平確定,價位具體標準每年根據“五大要素”進行動態調整;設立了勞務員工工齡津貼、職業技能等級津貼、隊站長職務津貼等;完善了勞務員工的福利保障製度,目前農民勞務員工全部按照國家和天津市的規定,建立了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所需費用全部由天津港承擔;實行了農民工帶薪探親假製度和農民工到期輪換一次性獎勵製度;城鎮勞務員工全部建立了“五險一金”;勞務員工和正式員工一樣實行了帶薪休假製度和工間餐製度。

同時,為維護勞務員工合法權益,我們健全完善了勞務員工合法權益維護機製;建立了勞務員工信訪訴求受理機製和勞務承發包內部稽查製度,及時查糾侵權行為。

另外,考慮到勞務員工職業生涯發展問題,我們建立了勞務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通道,為勞務員工個人發展搭建了平台;建立勞務員工的素質提升的機製,全麵實施了勞務員工職業技能等級定級(晉級)鑒定製度,引導和促使勞務員工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踐行“發展港口、成就個人”的企業核心價值理念。

這些措施的出台都極大地穩定了勞務員工隊伍,有效調動了勞務員工的積極性,也博得了社會媒體的廣泛宣傳和好評,目前天津港已獲得國家AAA級和諧勞動關係企業稱號。聽說最近天津港成立了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這個公司的成立對天津港勞務體製改革有什麼影響,未來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於汝民:2008年,我們在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審視用工體製機製的基礎上,對天津港勞務體製作了又一次大膽嚐試,對用工體製架構作了重新調整,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我們用工體製改革的又一個重要標誌。

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將作為投資主體參股天津港現有特級承包公司,逐步整合一級承包公司,形成母子公司格局。構建起以勞務發展有限公司為市場主要供方投資主體的宏觀調控層,以各專業化子公司為骨幹層,以各勞動力基地為輸出層,以人才中介機構為服務層的港口勞動力市場架構。

天津港勞務發展有限公司將進一步加快市場布局結構調整,通過勞務控股公司資本運作,鼓勵和引導承包公司逐步做精、做強。對承包公司規模進行適當調整,實現相對均衡發展,提高承包公司的整體質量和專業化程度。根據未來生產模式,構建新型的、高效的現代企業管理組織架構,實現人員配置輕型化、管理精細化,推動用工體製改革進一步走向深入。我們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天津港在近幾十年進行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改革,但都沒有引起大的波動,比如用車製度改革。我們在來天津港訪談之前,也看到了不少車改失敗的案例,車改之後引發的糾紛很多,天津港為什麼還要捅這個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