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孫振耀曾經說過:“惠普公司有創意地實施移動化辦公環境,就連我這個總裁也沒有固定的座位,我常說‘我沒有座位是不要緊的,總裁的工作是如何給員工安排適合每個人的座位’。我個人認為,‘尊重人、培養人、鍛煉人、各盡所能、人適其位’的用人之道,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其實,不隻是惠普,對於世界上那些偉大的企業來說,人都被置於高於其他一切資源的地位,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騰飛和壯大。事實上,用人好壞決定了事情成敗的一大半。經營者再懂經營,沒有人幫助其實施也難成大器。所以,微軟用人追求“傑出”,IBM營造“人”的“緊迫感”,通用電氣以“尊重”為用人的核心原則……這些哲理人所共知。
可是,當你試圖去追問中國很多企業家和管理者什麼對企業真正重要時,你會發現: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是“人”,但是當你讓他深思後再作答,你會發現答案是如此之多,戰略、資金、技術……所有的東西似乎都很重要。麵對這樣的答案,你不得不悲哀地承認,“人”並沒有真正沉進他們的心裏,而是在變成一些衝動的口號。
顯然,企業之間的根本差距是用人的差距。
這個“用人”包含了四個內涵:選拔人、培養人、激勵人、引導人。
對於天津港這樣一個擁有3萬名員工的大國企、老國企而言,要讓它運轉得井井有條,一定要把人用好。而在我們看來,天津港在用人方麵頗有點“大道無為”的境界。或許舒適的根本在於寬度,因為它讓人們的空間更開闊;或許和諧的根本也在於寬度,因為它能容納更多的人共同發展。作為一個企業領導,於汝民給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思想、視野和胸懷上的“寬度”。概括來說就是,在選拔人的時候,能容人之短,用人所長;在培養人的時候,能知進知退,進退自如;在激勵人的時候,能剛柔並濟,柔中帶剛;在引導人的時候,能心存寬厚,友好親善。這一切都直指問題的核心,那就是成就人、尊重人。成就和尊重不僅是出於道德,還是激發員工努力工作的有效工具。給予員工應得的成就和尊重,就能讓他們將潛能徹底發揮出來,就能讓天津港的人事管理在個性和組織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使天津港的員工成為開心和努力工作的人。
可能人真的是太多樣,太無邊了。無論成敗,企業家在性格上難以找到明顯的規律,可謂“大道無道”。但於汝民一定是代表了成功的一種,無論別人能否借鑒,我們還是相信這其中一定有一種相通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