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的發展戰略被稱為建設世界一流大港的戰略,我們想知道,天津港距離“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標還有哪些差距?製約你們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因素有哪些?
於汝民:“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標主要體現在規模化、現代化、國際化三個方麵。
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們在規模化方麵已經取得相當大的進步。例如,港口等級已經由原來的10萬噸級提升到現在的30萬噸級;2001年,我們的吞吐量完成1億噸,2004年,吞吐量達到2億噸,2007年,吞吐量超過3億噸,2008年吞吐量超過了3.5億噸;企業規模也上去了,我們的利潤從3億多增長到12億,營業收入也從四、五十億增長為2008年的近130億。
在現代化方麵,我們的裝備水平應該說是世界一流的,不論是設施設備,還是信息係統,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港口比較起來,我們都不落後。例如,我們的調度指揮中心,在全世界的港口中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它實現了各種信息資源和信息采集手段的整合。在我們的調度指揮中心不但可以方便地了解全港的生產經營情況,下達各種指令,而且可以通過國際海事組織的衛星係統了解世界各港口的相關信息。
在“建設世界一流大港”發展戰略的指引下,我們超前完成了預定任務。對於天津市確定的天津港到2010年的各項指標,除了集裝箱吞吐量之外,其他指標到2007年都提前完成了。
天津港調度指揮中心
製約我們成為世界一流大港的主要因素是天津港國際化的水平還不夠高。除了現代企業管理還沒有完全與世界接軌之外,集裝箱業務的發展也還沒有達到世界一流水平。2008年,我們的集裝箱量隻有850萬標準箱,排在世界前20位,而集裝箱吞吐量是現代化港口的重要標誌,所以,在這方麵與“世界一流大港”有明顯的差距。我們認為,要稱得上“世界一流大港”,在集裝箱吞吐量方麵無論如何應進入世界港口前10名。我們製定的“十一五”目標是達到1200萬標準箱,即使如此,也還不能進入世界前十名,所以集裝箱始終是我們重點發展的貨類品種。我希望天津港能利用5-7年時間,進入世界集裝箱港口前10名。那麼,為了達到進入世界集裝箱港口前10名的目標,你們有何考慮?
於汝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製定了“乘世界上最大的船出海”的國際化戰略。我們要與世界上前20強的航運公司結盟,與前10強的港口運營商結盟,下一步我們還要和國際上最知名的物流企業合作,建設區域物流中心。
比如說,天津港歐亞國際集裝箱碼頭就是由天津港與AP穆勒碼頭有限公司、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合資建設。這個項目總投資額是36億元人民幣。
我們的合資方AP穆勒公司,是全球第三大碼頭營運商,在集裝箱碼頭操作方麵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它在全球運營著35個集裝箱碼頭,另外還有10座碼頭正在建設中。
我們在東疆保稅港區的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的合作方——新加坡港務集團也是全球前幾名的碼頭運營商。和這些國際上大的跨國公司合作,實際上就是乘世界上最大的船出海。通過與這些世界級的大公司合作,我們下屬企業進入了跨國集裝箱班輪公司的業務網絡,培養了一大批國際化的經營人才,引進了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這些對我們加快集裝箱業務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據我們所知,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港口都有自由港的政策支持,例如我國的香港特區、新加坡港、荷蘭的鹿特丹港等。2007年底,天津東疆保稅港首期也正式封關運作了。東疆保稅港的建設是否可以對天津港集裝箱業務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於汝民:正如你所說的,世界上排在前幾位的集裝箱港口幾乎都有自由港政策的支持。因為有了自由港政策的支持,有利於港口開展集裝箱的國際中轉業務,而國際中轉業務是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標誌,自由港政策也有利於發展臨港產業,如出口加工等業務。國家在批複設立東疆保稅港區的文件中,明確規定東疆保稅港區有五項功能,即:國際物流、國際中轉、國際貿易、國際采購和出口加工。顯然,東疆保稅港區的建設對天津港集裝箱業務的發展會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我們聽說,你們正在與迪拜港的自由貿易區商談在東疆保稅港區的合作問題,這種合作是出於利用外資的目的,還是有其他方麵的考慮?
於汝民:剛才我講過,我們要乘世界上最大的船出海。與迪拜自由貿易區的合作,一方麵是考慮利用他們的資金。因為,這些年石油輸出國積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他們有投資實力。另一方麵,迪拜有成功的自由貿易區運作經驗。他們在世界上運作著四個自由貿易區,與他們合作,可以吸收他們的一些經驗。東疆保稅港區的辟建,為天津港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國際物流平台,你們將如何利用好這個平台?
於汝民:我們希望用不太長的時間把東疆保稅港區的五項功能都能有效地開發出來。在國際物流和國際采購方麵,我們希望能和國際上著名的零售商業集團進行合作,使天津港成為他們的國際配送中心。我們也希望與國際上大的集裝箱班輪公司進行合作,使東疆保稅港區成為他們進行國際中轉的樞紐。我們在開發出口加工功能方麵希望與一些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企業進行合作,以便利用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我們還希望進一步探討利用東疆保稅港區開展離岸金融業務,當然這主要是吸引大的金融機構來東疆開展這些業務。我們看到這樣一個信息,就是2006年12月9日,天津港集團、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出資組建了天津港財務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港口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也是濱海新區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政策的第一個非銀行金融機構。這個公司在天津港集團的企業戰略中具有什麼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