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總是給我們留下最多美好記憶的地方,對於我而言,那辛酸歲月不僅無限美麗,還是我38年裏所有的光榮和驕傲。回憶往昔我止不住熱淚盈眶,那個馴良乖巧的小男孩會想到他會變成某個模樣嗎?那個聰明可愛的小男孩真的存在過嗎?
我1975年正月出生在湖北玉沙縣灣橋鎮八王村。一年前已經二十四歲的父親迎取了二十歲的母親,他們在一間草房成了家,二舅父為母親打了一張桌子兩個箱子作為嫁妝,那間草房和那張像書桌作梳妝台用的桌子差不多是他們全部財產。
父親當時與奶奶相依為命。爺爺是在62年鬧譏荒時被活活餓死的。父親言語不多,有一次聽母親說爺爺賭博將六間廂房輸了個精光,我想像爺爺是一個地主家的花花公子。在那年冬天爺爺餓倒在床上,十一歲的父親到一個池塘挖了兩支蓮藕,回來熬了先端給爺爺喝,爺爺對父親說:你自己吃吧。爺爺這樣沒有想給他孫子任何記憶早早故去了。
奶奶出生於灣橋街旁柳家村的一個書香門弟,我猜想她從來沒有融入過這裏的生活,奶奶是在我八歲時去世的,母親是個整日操勞的人,我實際上是奶奶帶大的,我還依稀記得兒時是奶奶帶我睡覺的,但她從來沒有和她孫子建立起某種感情,我想那是因為她從來不笑,我想她的心其實早已死了,我記憶中她不做什麼事也從不說什麼話,還有點記得的是一個老太婆著急地尋找著她的孫兒,不停地呼喚:“平兒,平兒…”。她調皮的孫子對她隻有厭煩,把故意讓她焦急當作快樂,若幹年後我開始有了愧疚,那是在我上中學的一個暑假,幾個大嬸在乘涼的時候說起一個關於我的笑話,說我一萬年擠不出一句屁來的奶奶抱著出生不久的我說:“正看反看,就像伯香(父親的小名)”。奶奶有個最親的女兒,這個54年父母雙亡的孤兒被奶奶收養,我這個愛哭的愛說話的大姑媽是對奶奶最親的人,她一輩子不停地敘說著奶奶的恩情。我這個親姑媽一生受盡磨難,婚後好些年才過上幸福日子又中年喪偶,小兒子一度不肖摳打母親妹妹,最後兒孫滿堂時癱瘓在床,2008年臥床了十三年後去世。
父親有兄妹四人,大伯父自小過繼給了人,二姑媽小時得了一場重病,爺爺奶奶都以為沒氣了準備去埋時突然醒了過來,但從此成了啞吧,後來嫁給了程集鎮曾周村的一個耷啞人,二伯父成人後無以為家去石首縣新堤村給人做了女婿。
母親是永集鎮紅聯村十組人。外公是在65年被當地主鬥中死去的,我猜身體摧殘是其次,外公是受不住這樣的侮辱並過度激憤而離開外婆和六個子女的。外婆是熟讀《烈女傳》的女子,三年後因為悲傷過度也追隨外公去了。大舅天生聾啞,十六歲的二舅,當時寥橋中學的優秀學生不得已綴了學,義無反顧承擔起照顧兄弟妹妹的重擔。母親排行第四,是兄妹中唯一的矮個子,身高長大後也隻有一米五,母親善良勤勞,經常是整天地挖野萊,把好吃的讓給大舅,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姐姐調皮搗蛋的五弟相比是最讓二舅父省心的,兄妹一直保持了較其他兄妹更好的感情。六舅那年還隻有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