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盛世習文,亂世習武。由於各國戰亂紛紛起,各地盜匪橫行,習武之風日盛。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大小門派也日漸興盛,習武強身健體自不必說,保家護院,博取功名有朝一日封侯拜將也是普通人的理想。除了朝廷廣招能人異士需求巨大,各地商賈富戶鏢行錢莊也多請武師教頭,有了他們的或供養或資助,各個門派也有了穩定的收入,紛紛圈地擴山,修房造屋發展勢頭更為迅猛!各派的弟子也開始大顯神通,逐漸與上至朝廷,下到江湖市井都產生了密切交集,隱隱約約各種勢力交織,形成了盤根錯節的複雜局勢,其身後的各個門派成為左右江湖形式的巨大力量,對時局動蕩反複也產生了微妙影響。。
當然,這些和狗三無關。下人和鄉野農夫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有東家,能勉強保持溫飽,和乞丐無異,乞丐偶爾還能討的肉食,普通農戶多不見葷腥,飼養家禽除了遇到重大事宜,如婦人懷孕生產外,都是販賣出去換取鹽米物質。窮不習武,不是他們不想去學,而是習武首先得吃飽肚子,打找各類兵器用具花費頗高,且經常傷筋動骨也需各類藥物,更不提服用給種強健體魄的靈丹妙藥,便訪名師。能滿足前幾點的基本耗費已是大多數普通人家無法想象的。各出門派的門檻也日漸水漲船高,除了要名士保薦便是供奉不小的金銀入門費,底層子女幾乎沒有機會拜入。江湖中不乏風頭正勁的少年英豪,無一不是出自名門望族。大多三五歲開始打基礎,八九歲家中就重金恭請名師指導傳授武藝,從不操心生計,除了習武心無旁怠,弱冠之年便能初漏頭角。
狗三趕著牛群走到後山,看著牛兒們歡快的吃著草,他平複一下內心的氣惱,摸了摸還略微發燙的臉頰,躺在草地上看著天空。“老天啊,讓牛兒多吃點草吧,多長點膘,年底就能多領十個賞錢啦!”狗三越想越開心,仿佛忘記了剛才的羞辱和臉上的疼痛。未來如何,從來不是底層人所能考慮的,什麼才是夢想?又或許是這些人中大部分人從來就沒有過夢想!此時,狗三已經十八歲了。
這時一個小乞丐蹦蹦跳跳的從樹林走來,“小夏,快來,看看今天我有什麼好吃的。“小夏是城裏的一個小乞丐,偶爾來後山的小河溝洗澡,一來二去兩人熟識起來。小夏經常把他討來的飯菜分給狗三吃,狗三也常帶些府裏的剩菜剩飯招呼小夏。同為底層人群,實則他們的夥食都差不多,有時候小夏討來的食物甚至比狗三的還好,因為狗三在府裏吃的剩菜飯有點肉塊的葷腥都被其他下人挑去了。“哇塞!狗三,不錯啊!今天的飯裏這麼多肉!”小夏忙不迭的抓了一把塞到嘴裏細細品嚐,“那是!今天東家吃餃子,剩下的肉餡王大廚就拌在飯裏煮了一鍋肉燜飯。”狗三得意的挑了挑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