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家對於保健品有非常規範的管理和劃分。食品,保健品,藥品是有嚴格的區分標準的。食品級別的就是日常接觸的食物提取出來的營養劑,有專門的食品標示是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的。保健品是藥食同源的食物提取出來的,長期服用對身體沒有副作用,有專門的保健品標誌也就是大家說的小藍帽。現在國家對藥品的管理逐漸規範和嚴謹分為非處方藥和處方藥。處方藥就是紅色的otc,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才能買到的藥。但是這些東西很多人不關注,隔行如隔山。就想著隻要他們說管用就試試唄,造成了保健品市場現在混亂不堪的局麵。現在人的觀念是越簡單越省事越好,在國家沒有規範藥品管理的時候,很多人吃藥都是看廣告,廣告上說這個藥好那就買來吃,也不管是不是處方藥,也不管對不對自己的症狀,每年因為吃錯藥產生的問題非常嚴重,後來國家才出台了處方藥的管理辦法,這些人類拿自己的生命來給自己試驗給醫生出難題真是可笑之極。更可笑的是現在部分人群的崇洋媚外。吃藥也選外國藥,連外國字都看不懂,藥物是否過期都不知道,每次的用量多少也不知道,新聞上報道一個案例,一個人吃外國藥,藥瓶子上寫的每天最大攝入量不超過3粒,結果人家隻認識3,每次吃3粒,一天吃3次,發現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直接進了醫院,腎衰竭。一個年輕的生命就給外國藥活生生的做了免費的人體試驗了。醫生也惋惜的不行但是卻無能為力。無知者無畏,讓傻大膽們勇往直前卻在這條路上不斷的跌倒。這是多麼讓人惋惜的事情。可是教訓卻不斷的重演,這是為什麼呢?
話歸正傳,程然知道這個雖是食品吃的多也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價格確實高的嚇人。看著屋子裏嗚嗚泱泱的坐著一大幫的老年人,如果每個人都消費的話這一場活動下來就是好幾萬的收入。這也是相當驚人的數字啊。至於療效,那就隻能嗬嗬了。畢竟食品類的東西。你吃一顆白菜和和吃十顆白菜肯定是不一樣的效果。
不過程然發現這些商家在講課上和推銷自己產品上還是相當有一套技巧的。從健康知識講起來,然後自然銜接到自己的產品上,重點來了在推銷自己的產品上就開始大作文章,大肆吹噓自己的產品有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好。很多老年人就開始信以為真了,試試就試試唄,反正每天都吃那麼多的藥,萬一有效果不用吃藥了多好啊。這些商家抓住老年人這樣的心理,成交率自然也高了不少。老張聽了聽課程和程然領了禮品就悄悄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