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君子”必然是管理者,他們對待親人和老朋友的方式,決定著人民的去向。這說明管理者的榜樣作用是無限的,一位管理者如果能夠對自己的親人充滿深情厚愛,他人便會受到感染,而走向仁德。他對老朋友不遺不棄,則人們就會友愛相待。
本章的核心是講“禮”,無論是“篤於親”,還是“故舊不遺”,都是“禮”的一部分。在《論語》中,本章是講“禮”相對比較透徹的,首先孔子通過四個方麵闡述“禮”的重要性:“恭”、“慎”、“勇”、“直”。這四點在為人處事時都很重要,但是一旦脫離了“禮”則會產生不良後果:“勞倦”、“懦弱”、“引發混亂”和“傷人”。事實上,這四類狀況在企業組織中,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很多員工由於不能深刻理解“禮”的含義,而造成處理事務不當。他們要麼整天可以恭敬而內心疲倦,要麼因為過於謹慎而膽小怕事,要麼因為無知之勇而引發混亂,要麼因過於耿直而出言傷人。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嚴重影響自身或他人的工作效率和狀態。由此可見,“禮”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絲毫不容忽視。
【行動指南】
讓每一位員工學習“禮”的重要性,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新進員工,他們總是或過恭,或過慎,或過勇,或過直。要使他們盡早發揮出價值,就必須讓他們懂得“禮”,遵照“禮”。
星期二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泰伯篇》8.3
【譯文】
曾參生病時,將門下弟子召集起來,說:“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經》上說:‘戰戰兢兢,好比麵臨深淵,好比行走在薄冰之上。’從今往後,我知道自己已經可以免於傷害了!小子們!”
【筆記】
孔子講求為人處世時刻保持小心謹慎,方可免除災害,曾參無疑對此深有體悟。因此,在自己病危之時,將弟子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或許是曾參感覺到病情的嚴重性,所以說了一句狂話:“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一旦死去,自然就不再擔心有所傷害,也就不再需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了。
事實上,不僅是人生需要小心謹慎,經營企業同樣如此,著名企業家張瑞敏便曾經說過管理企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管理者做出一個錯誤的決策,通常能夠將企業引向失敗。所以,在企業管理過程之中,必須時刻保持謹慎,對每一項決策都報以高度的敬畏,對之展開透徹思考,尋找到最為適合的解決方案。唯有如此,企業才能夠保持平穩發展。
當然,你也可以像曾子一般,大放狂言:“而今而後,吾知免夫!”那必定是你決定離職之時。
【行動指南】
管理者從事的是一項謹慎、縝密的事業。任何一個錯誤的決策都有可能將企業引向消亡,使得企業成員們失去工作,甚至為社會帶來重大的損失。因此,管理者必須謹慎行事,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般地小心處理每一項事務。
星期三
君子三道
曾子有疾,孟敬之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泰伯篇》8.4
【譯文】
曾參患了重病,孟敬子前來探望他。曾參說道:“鳥快死的時候,鳴叫聲是悲淒的;人將要死時,說出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珍惜的原則有三個:注重儀態,就可以避免粗暴和怠慢;端正神態,就可以做到信實;注重表達和言語,就可以避免低俗和過錯。至於禮儀的細節,自有主管的人員負責。”
【筆記】
可想而知,曾參在說這些話時是多麼嚴肅。他在將自己一生為人處世的道理告訴孟敬子,我不得不感慨:孟敬子是一個幸運者。
我們來看看曾參臨死之前總結出的君子三道:“動容貌”,一個人隻有注重自己的儀態容貌,才能夠避免粗暴和怠慢;“正顏色”,隻有嚴肅認真的態度,他人才會相信你;“出辭氣”,在說話時注意表達的方式和言辭,而避免陷入低俗和過錯之中。
這三點都是講一個人需要注重的“禮節”,尤其適合於管理者,或許曾參正是針對管理者的,畢竟孟敬子是魯國大夫。
仔細反思一下,我們會覺得這三個方麵說得非常正確。我們身邊的很多管理者正是因為缺乏對這三個方麵的關注,而犯下了一些令人難以接受的錯誤。粗暴、傲慢、輕佻、言不由衷等等,這些現象經常在企業中出現,而與之對應的則是員工們對上司失去尊敬和信任,甚至認為上司是惡俗卑鄙之人。一旦如此,管理還能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