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臣率領大齊黑甲軍撤退後, 摩訶多國王和托利王子在塔利爾王子的保護下, 迅速的遁入吐魯番城。
吐魯番城原是西昌國的首都, 人口有二十萬之多, 被烏孫人攻占之後, 加固了原有的城牆, 駐兵屯糧, 使此地成為軍事重鎮。
進了吐魯番城,總算是脫離了險境,摩訶多國王清點手下的人馬, 六千人隻剩下不足兩千,隻能用慘敗來形容。
回憶起這一路亡命奔逃的驚險和狼狽,黑甲軍如同跗骨之蛆, 窮追不舍, 摩訶多國王感到心有餘悸,又覺得恥辱憤恨。
一進城, 他就命令托利將隨軍的人馬仔細審問, 試圖找出內奸, 然而卻一無所獲, 這更加重了他對顧懷清的猜疑。
摩訶多國王畢竟上了年紀, 在逃亡的路途中擔驚受怕, 感染了風寒,竟然發起高燒來。托利見國王病得不輕,隻好打消了回王都的打算, 下令在吐魯番休整, 請來隨軍禦醫給國王治病。
顧懷清被嚴密看管起來,不得自由行走,不過由於托利特地關照過,雖然沒有人身自由,在衣食吃住方麵倒是不曾苛待他,還有專門的醫師為他治療腿傷。
托利也沒有放棄遊說顧懷清投降,畢竟他的眼睛不能再拖下去了,可是軟的硬的法子都用盡了,顧懷清隻是搖頭不允,油鹽不進的模樣將托利頗為無策。
不過,很快的,顧懷清就發現烏孫人顧不上自己了,因為烏孫人一覺醒來,震驚的發現城外出現十萬大齊軍隊,將吐魯番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烏孫人這才如夢初醒,原來段明臣率領的三千黑甲軍隻是先鋒,身後還跟著十萬精兵,由侯老將軍親自掛帥,氣勢洶洶的攻過來。看來這次大齊是動真格的了!
塔利爾在吐魯番的駐軍,加上托利帶的兵馬,加起來才三萬人而已,對上大齊的十萬精兵,勝負可想而知。
摩訶多國王聽說被敵軍圍困,病情更重了幾分,躺在榻上起不了身。幸好他的兩個兒子托利和塔利爾都頗有能耐,一邊緊急派人求援,一邊組織城內的軍民抗敵,才沒有自亂陣腳。
吐魯番城池頗為堅固,托利和塔利爾親自指揮抗敵,大齊軍隊一時倒也拿不下來。
******
七日後,吐魯番城內的軍帳中,氣氛十分凝重。
齊軍圍困多日,日日強攻不止,烏孫的守軍苦苦抵抗,傷亡慘重,陣亡將士的鮮血把城牆都染紅了,而齊軍卻像潮水般源源不斷,前赴後繼的衝上來,照這樣下去,吐魯番城遲早要守不住的。
烏孫國國王摩訶多不得不強撐著病體,召集托利和塔利爾兩位王子,商討抗敵之計。
“派出去求援的信使有消息傳回麼?”摩訶多國王問托利道。
托利黯然搖頭道:“我每日都派好幾撥信使,可惜大部分人一出城就被敵軍逮住,隻有少量的人蒙混出去,但是至今尚無消息傳回。不過我相信,信很快就會傳到母後手裏,援軍總會來的,我們必須堅守下去。”
“可是,方才齊軍放話了,說我們再不出城投降,就用紅夷大炮轟我們了。”塔利爾沮喪著臉,“我方才在城牆上看到他們的大炮,十幾門大炮一字排開,看起來威力驚人,恐怕我們的城牆抵擋不住!敵人如此強大,而援軍遲遲不來,這可如何是好?”
摩訶多國王閉著眼,吃力的喘了幾聲,突然問道:“大齊先鋒大將還是段明臣麼?”
“是,雖然是侯老頭坐鎮掛帥,但其實主要是段明臣在前線指揮。這廝武功高,攻城尤其賣力!”塔利爾心有餘悸的說道。
摩訶多國王唔了一聲,又問托利:“顧懷清怎麼樣了?”
托利不明為何突然問到顧懷清,奇怪的看了國王一眼,答道:“還是老樣子,被關著,但也不肯投降。”
塔利爾咬牙道:“齊人欺人太甚,殺了我們那麼多弟兄!這顧懷清既然不肯投降,鐵了心為齊國效命,王兄何必對他客氣?不如殺了祭旗,也好出我們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