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多中心城市區域”既是發達國家與地區的城市聯盟參與國際競爭的基本空間組織形式,也是城市化發展到高級階段時期空間演化的一般現象與普遍規律。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及參與國際競爭的橋頭堡,在目前城市區域化和區域城市化不斷發展的態勢背景下,正麵臨著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地化的張力之間尋求一條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

本課題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城市區域的發展具有兩麵性:一方麵,3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與城市化的持續發展,使長三角城鎮密集區呈現出明顯的“多中心空間結構”指向,表現出與發達國家和地區“殊途同歸”的趨勢;另一方麵,受長期計劃體製的影響,長三角城市區域的發展體現出明顯的轉軌體製痕跡,空間協調發展的阻力大、成本高。

課題以多中心城市區域發展的一般現象與普遍規律為導向,結合長三角實際,在對長三角16城市區域和杭州大都市區域空間結構演化的實證研究基礎上,通過理論邏輯推演,建立起一個立足於中國體製轉軌時期的區域空間協調發展的理論分析模型,總結了模型對理論研究的啟示意義,提出了長三角構建成熟發達的多中心城市區域的政策製度及相關的策略建議。(1)理論啟示:多中心城市區域的空間演化與發展研究必須考慮不同體製下的交易成本因素,長三角區域發展策略設計應該注重“微觀機理”與“宏觀機製”相結合的原則;應該將“製度、結構與績效”作為多中心城市區域內部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係統進行研究,使交易效率成為區域發展理論的一個核心範疇。(2)策略建議:加快建立自由完善的區域要素市場;健全政府宏觀調控與指導能力;大力推進區域基礎設施網絡的統一規劃與協調建設;積極籌謀“大集中、小分散、多中心化”的城鎮體係分布,引導優化區域產業空間布局;建立區域發展基金,確保實現主體功能區劃的建設目標;完善相關政策配套,促進多中心城市區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多中心城市區域 空間結構 協調發展 長三角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developing integration of global economy,“Polycentric Urban Region”is not only the basic form of spatial organizationthat city allian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participate in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but also a general phenomenon and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whil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reaches thehigh‐level stage.I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ity regionalizationand regional urbanization,The Yangtze River Delta,as a leader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fortress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in China,is confronting with a strategic choice of finding an independentdeveloping road under the paradox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