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既然是燃起的希望,那為何不用雙手創造財富,而是接受莫名其妙的遺產之後,才有那種追求屬於自己幸福的權力。難道在此之前,她沒有在抗爭命運,沒有在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嗎?這與文章前半部矛盾也太大了一點。”
徐子涵搖搖頭,不想認同。他與林明的爭議就是在於簡在後半段的性格變化,與前半段變得太大。在他看來,就應該讓簡一直處於命運中抗爭下去,而且結局淒慘一點,來進行更深的文學創作,那樣文章才會得到升華。
當然,這種觀點在後世也有很多人認同。像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辛克萊·劉易斯就認為:“《簡愛》的結尾過於圓滿了,甚至脫離了那個時代女性不具備地位的社會特點,它是敗筆。”
但依舊有更多的人認為這是點睛之作,因為前半段的堅強不屈,在飽受困苦折磨之後,發生性格上的變化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在那個時代,簡做的事情已經算是非常出格了。如果仍然像前半段如此劇烈不甘於命運的安排,那對於簡的下場來說,顯然是逃不出一個淒涼悲苦的結局。這樣的文學意義雖然巨大,但會讓更多的女性讀者變得悲觀,因為即便抗爭命運也得不到一個好的結果。那為什麼還要抗爭呢?所以正因為如此,一個圓滿的結局,才象征了希望。
林明剛才其實已經告訴過徐子涵,這樣的結局安排,其實是一種對希望與光明的向往之情,內心中的一種渴望。可出於在女神麵前找存在感,徐子涵是絕對不會認同林明說的話,堅持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來表達自己與世俗的不同。
關於這一點,心理年齡近三十的林明心知肚明。即便是繼續與徐子涵爭執下去,哪怕徐子涵認同他的說法,但礙於麵子,也絕不會口頭上落入下風,所以林明很清楚,這是個沒完沒了的悖論,已經沒必要再說下去。
聽到徐子涵的話,林明笑著搖搖頭,目光看向風景秀麗的雲河對岸,不再開口。見林明不太想搭理自己,徐子涵臉色不是很高興,他覺得林明太沒有禮貌,有些沒把他放在眼裏。
於是他轉頭對安然說:“安然,相比於《簡愛》,我更推薦你看《呼嘯山莊》。個人覺得《呼嘯山莊》比《簡愛》的內涵更加深奧一點。”
“啊?你剛才說什麼?”安然回過神來,歉意地笑:“不好意思,剛才在看那條船。”
“呃....”
徐子涵看向雲河,有一條挖沙船正悠悠地從雲河上開過去。
船有什麼好看的?徐子涵沒想到明白,想不明白也懶得想,他轉頭還打算喋喋不休,但他忽然看到了安然臉色有些不對,因為安然即便表露歉意,也並沒有在看他。
這證明,她並不想繼續和他交談。
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
那刹那,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的徐子涵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可能是惹安然有些厭煩了。
得想辦法補救。
他連忙很有風度地道:“我想說的是,我朋友在叫我,我先過去了。”
“嗯,好的。”
安然禮貌地點點頭,沒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等徐子涵走後,安然才看向林明,目光中略微有些歉意。似乎在說,這個人跟我關係不熟。
林明回了一個安心的微笑,並沒有表露出任何不開心的表情。
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女朋友身邊有追求者會感到反感甚至生出危機意識,覺得自己的女朋友應該向外界表明自己名花有主。但高中生的身份本就注定現在難以公開這種戀情,使得一些高中生很容易產生憤怒心理,遷怒自己的女友。
而一旦兩人發生爭吵,就容易讓女方感覺到自己的男朋友與其他追求者產生對比差距,從而造成分手並轉入他人懷抱。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高中生戀情,本就不是什麼穩固的感情。很容易因為雙方的不信任而造成崩塌。
可對於林明來說,安然追求者多,也在側麵證明安然本身的確很優秀。能得到如此優秀的女孩垂青,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更何況。
上一世已經足夠證明,安然願意為了他去赴死。
那今生。
這一點小事,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