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教育現狀(3 / 3)

可如果大家去查一查貧困人口的意思,就不會這麼想了。貧困人口的意思,就是吃不起飯,讀不起書,看不起病,每天掙紮在溫飽線上的那些人們。簡而言之,是連飯都吃不起,衣服都沒兩件的,才叫貧困人口!

這些人,別說讀書,連下一頓都沒有著落,就更不用考慮教育的問題。

除此之外。

再來看看農村人口比例,2002年,農村人口有8億多,占全國人口64%,平均收入是年/2476元,也就是說一個月大概在200元左右。勉強能解決吃飯的問題,說到讀書,就是強人所難。即便能上得起學,可能連課本費,都得到處去借。

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實行義務教育製度,本身就是一種非常良心的教育。它讓那些讀不起書的孩子,有機會考上大學。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走入城市,找份工作,養活自己的家人,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有品質!

所以那些在國內批評應試教育的悲哀,填鴨式教育有多差的人,就是一種笑話了。當你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國家免費供應你讀書,用巨量的教育資金,來彌補龐大的人口基數。使人人上得起學,學得起知識,改變得起命運。哪怕這種教育是一種廣泛式填鴨教育,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國家本來就處於經濟發展階段,不僅要建設教育,還要兼顧國防、水利、公共設施、文化、醫療、城市化等等發展,哪有那麼多錢來學習西方國家,給你每個人都做針對性培養?

不同的教育方式,本就隻能適應於不同的國家國情。當你出生在一個吃飯都困難的家庭的時候,能吃得起飽飯,讀得起書,就已經非常令人滿足了。何來的什麼精英教育,何來的扼殺孩子天性的問題?

所以當人們在溫飽得以滿足,開始思考教育和生活品質問題的時候,可以理解。但要是全盤否定,那就純粹是吃飽了撐著。大家反思的不該是國家整體教育,而是富裕家庭自己的教育。

你有錢當然可以選擇培養孩子興趣,讓孩子做某方麵的天才和精英。更甚至可以讓孩子出國留學,成為海龜。因為這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權利。但當你吃飽喝足的時候,請你千萬別對那些還掙紮在貧困線上的人們指手畫腳,因為他們沒有錢去做什麼興趣培養,也沒有錢讓孩子出國留學去受到更好的教育,可他們同樣有受教育的權利。哪怕是那種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也好過當一個沒有知識的文盲,一輩子在鄉下田間勞作,困在農村裏繼續祖祖輩輩貧困下去得好。

因此。

林明不反對那些靠自己才能,不去讀書,擁有自己一技之長去自謀生路的人。

他反感的是那些吃著飽飯,還要挑三揀四。總以為自己是對社會現象和教育機製進行反思和批判,是對人民有益的反省性思維,是推動社會改革的主力軍,卻從未考慮過社會現狀和現實的人。

這群人,才是社會的敗類和毒瘤。

因為他們真正要維護的,從來都不是廣大人民的利益,而是自己這個階級的利益。他們隻是披上為人民說話的偽裝,來反對為人民謀取利益的教育機製。

他們,應該被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