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意誌力讓你變得更強大(1)(3 / 3)

戈瑟爾斯說:“要想成功地完成一項任務,你不僅要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最大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要確保讓你所管理和指導的每一個人也發揮他們最大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要充滿自信,還必須相信自己能夠激勵別人,讓他和你同樣有信心。所以,當你領導一個團體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僅要了解他們的能力,還要了解和承認他們作為一個人的需求和權利。我的意思是說:一定要關心他們,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要公正合理地對待他們,把他們看作是人類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

戈瑟爾斯的另一段人生經曆還成為西點軍校課堂上的經典教案。

有一年冬天,戈瑟爾斯所在部隊駐守的城市被圍,敵人近在咫尺,情況危急。如果第二天下午之前仍得不到援兵,城市就將完全陷落。長官決定派戈瑟爾斯去河對岸的另一座城市尋求支援,戈瑟爾斯接受了這項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戈瑟爾斯馬不停蹄地趕到渡口,卻看不到一隻船,他根本沒有辦法渡河。按照慣例,渡口一般總會有幾隻木船擺渡,但是由於兵荒馬亂,船夫全都逃難去了,哪會有人在這兒等著渡河的人?戈瑟爾斯心急如焚,心想:如果今晚過不了河,不僅自己會成為俘虜,就連城市也保不住。

夜幕降臨後,黑暗和寒冷加劇了戈瑟爾斯的恐懼與絕望。這是戈瑟爾斯一生當中最難熬的一夜,各種痛苦的感覺環繞著戈瑟爾斯,他覺得自己已經四麵楚歌,走投無路了。更糟糕的是,當時下起了鵝毛大雪。戈瑟爾斯蜷縮成一團,緊緊抱住戰馬,借戰馬的體溫取暖,後來他甚至連抱馬的力氣都沒有了。在那時,戈瑟爾斯不停地鼓勵自己:“活下來,一定要活下來!”就這樣,戈瑟爾斯摸著黑在寒風冰雪中過了一夜。天亮時,戈瑟爾斯已經被凍得奄奄一息了。

就在戈瑟爾斯醒來時,他的眼前一亮,他發現,那條阻擋他前進的大河上麵已經結了一層冰。戈瑟爾斯興奮不已,他試著在河麵上走了幾步,發現冰凍得非常結實,完全可以從上麵走過去。他欣喜若狂,牽著馬從冰上輕鬆地走過了河麵。結果可想而知,戈瑟爾斯搬來了救兵,城市得救了,他也因此獲得了“勇敢者”獎章。

通過這次生死考驗,戈瑟爾斯懂得了一個道理;“能否多堅持一分鍾,是強者和平庸之徒的分水嶺。”

還有一個事例可以證明戈瑟爾斯的堅韌品質,那就是他主持開鑿巴拿馬運河。

1899年,麥金利總統曾指定一個委員會調查美洲中部的運河河道,但是一直等到羅斯福總統執政才開始行動。1904年5月4日,美國政府接管了從大西洋的科隆到太平洋的巴拿馬這一段10英裏長的運河區域。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當有消息說要挑選一名降軍工程師來開鑿巴拿馬運河時,戈瑟爾斯毫無懸念地成為首選人物,因為他已有的業績、能力、品質以及美德已眾所周知。他自己也早已做了充分的準備——他要將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他要鑿穿兩個大陸,使它們徹底分開;他要戰勝別人為之卻步的困難,創造曆史上最偉大的工程建築奇跡。

剛開始的時候,巴拿馬人嘲笑美國政府居然指派了一個軍隊工程師來管理開鑿巴拿馬運河,這簡直是一件瘋狂的事情。組織龐大的人力和物資完成這項人們期待已久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並非一般人所能夠勝任。工人們認為,這位新上司肯定是一名嚴格執行軍紀的軍官,所以最好是學會如何用敬禮來表示服從,並猜想著一個滑稽的上校,身穿鮮豔、華麗、布滿飾物的製服,胸前掛六七個勳章,不管乘橋或駕著馬車走到哪裏,身邊總有一大堆溜須拍馬的軍官伺候著。工人們對新上司並沒有抱很大的期望,認為他不會堅持太久就會無功而返。

誰知,戈瑟爾斯悄然來臨,並沒有禮炮或任何歡迎儀式等著他。他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也不在乎那些虛偽的東西,他來的目的隻是修好運河。

戈瑟爾斯在開鑿巴拿馬運河時,沒有使用蒸汽挖掘機,而是選擇使用傳統的人力。這就使得從頭到尾每件事都要靠人來完成,其首要任務便是人力方麵的管理。戈瑟爾斯始終相信:隻要找到合適的人選,隻要對待他們絕對公正,那麼人的力量就是無窮無盡和無所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