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調整升遷的心理——成功在於控製自己內心世界(2)(1 / 3)

其實在職場中,有著建軍這樣遭遇和困惑的人不在少數。從理論上來說,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選擇是雙向的。員工勤勤懇懇為企業工作,企業快快樂樂為員工付薪。企業需要人才來推動,但人才又怎能離開企業這個平台呢?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使再優秀的人才,再閃光的人才也不可能保持你永恒的光彩。當你真正表現出你不僅是人才,而且是隻為老板奉獻的人才時,老板才會更放心的在你身上付出更大的代價,培訓、高薪、升職,不是早晚的事情嗎?

在這個社會裏充滿了各種誘惑。眼前看起來是是好環境、高工資、廣闊的發展前景,但說不定什麼時候我們就可能掉進陷阱。誘惑隨時可以讓一個人背叛自己信守的道德、情感和原則。很多公司都有這樣的員工:他們為了一己之私,不顧老板和企業的利益,將企業的商業機密出賣給別人。雖然這樣做能獲得一時利益,但長期下來,損害的將是自己的職業聲譽和前途。

春秋時期,宓子賤擔任魯國的單父宰相。有一次,齊國的軍隊要去攻打魯國,單父是齊軍進攻魯國的必經之地。

城中的百姓們聽到齊國要進攻的消息後對宓子賤說:“這個時候麥子已經成熟,很快就該收割。但是,齊國軍隊很快就要行軍到這裏了,此時已經做不到每個人自己收割自己種的麥子,請您讓我們一起出城集體收割麥子,這樣我們可以收割到自己的糧食,不會資助齊國人,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宓子賤聽後卻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很快,齊國的軍隊路經此地後將麥子搶收了。魯王因為這件事非常惱火,質問宓子賤為什麼不去及時收麥子。宓子賤對魯王說道:“雖然今年的麥子已經沒有了,但是我們明年還可以再種。不過,我們如果在齊國的軍隊到來之前,讓全城的百姓去收麥子,必然會出現哄搶的現象,其中勢必會有不勞而獲者,如此下去,我們的百姓定然會產生惰性,他們不去種地而整天希望敵國軍隊犯境,長期下去,魯國很快就會衰落下去。單父國的麥子對整個魯國來說隻是九牛之一毛,它的丟失不會讓魯國遭受多少損失,但是,假如我們將不勞而獲的思想衍生出來,那將會有幾代人因為那點麥子而受害啊!”

很多時候,我們要要學會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這樣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盡管眼前的利益讓我們難以割舍,但是,想一想以後的大利吧,如果為了眼前和私己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利益的話,對一個人來說不會獲得大利,對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來說貪圖小利無異於飲鴆止渴!

對於每一位身處職場的人士來說,隻有不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動,才能獲得更長遠的利益。隻有維護公司的利益,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這樣的員工才會受到老板的信任和重用。

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會麵臨來自外界利益的誘惑。而在誘惑麵前三思而後行,堅定職業目標,關鍵是要全力維護公司和老板的最大利益。忠誠是對事業負責的動力,真正高層次的員工,忠誠應該體現在以企業利益為主的全方位考慮中,這種高層次的員工忠誠才是現代社會保持組織優勢的根本基礎,隻有這樣的員工,才能獲得更長遠的利益。

從心裏把自己當作領導者

許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曆:小的時候被大人或老師問過長大後想做個什麼樣的人啊?而回答的結果多數與父母向自己講過的人物有關,如果父母向自己講得更多的是關於科學家的故事,那回答就是長大要當個工程師、科學家。可如果父母講得多是領導者的故事,那回答一定是長大要當個總統、市長,最低也是個經理什麼的。而實踐證明一個人將來要做什麼,立誌很重要,也就是心理因素是關鍵,領導者一定是那些隨時隨地從一點一滴的行動上都堅定自己要做領導的人,為此,在他的行動目標中總是具有:

(1)主動做他人的領導者。

創業除外,每個人在入職前基本上都有一個先於自己存在的單位,一切人事都在我們之前安排好了,我們大多數在單位隻是做了被領導者。因而許多人抱怨,總是找不到做領導的機會!解決這類問題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你必須主動要求做領導。你可以先建議由自己來主持一個項目或一個小組。絕大多數人不會對一個項目產生太多注意,而且項目領導者也不是單位內法定的領導人,這樣上級會很容易批準你的建議。查爾斯·加非爾德是加非爾德財團的總經理,有過許多平凡卻能引人思考的經曆。當他當上總經理的時候,有記者問他:“是什麼經曆才使您鍛煉出如此出色的領導能力?”他的回答讓在場者無不感到不可思議:“我有關領導能力的一切,都是通過領導我9歲兒子的足球隊學到的。”這話一點都不假,他不僅從這個運動中學習,還通過與孩子父母的溝通改善了與他人的交往技巧。